【評論主題】【題組】(4)AVT。(4 分)

【評論內容】

1.懵懂期

2.接觸期

3.辨識期

4.文化實體期

5.統整期

【評論主題】二、請比較臺灣的「中元普渡」與近年來開始在臺灣流行的美國「萬聖節」,這兩種跟「鬼」有關的節日相同與差異的地方。(25 分)

【評論內容】

會不會因為題目問的是"組織",我聽過像有些公家機關裡也會有像學校輔導室的地方~裡面也會有輔導人員(抱歉我不知道實際的職稱)

輔導室只是學校裡的一個單位,如同協談室(我想功能應該也是跟輔導室一樣)只是市政府裡的ㄧ個單位~不像其他三個選項都是自己就是一個跟輔導有關的組織~

【評論主題】二、某 25 層供複合用途使用之高層建築物於 18 樓處發生火災,你為轄區消防分隊長,到達現場後,如果不得不使用電梯進行救災,在救災指揮作業中,應做那些處置以確保救災同仁之安全?(20 分)

【評論內容】

(A)定錨效應(anchoring)是指決策者將注意力放在最先獲得的資訊之傾向。

(B)沉入成本(sunk cost)代表的是過去在做抉擇時所投資的時間、金錢等成本。

(C)面臨證據出現的陷阱:在一個實驗裡,研究人員給了支持死刑與反對死刑的兩組人兩篇文章,一篇是死刑是有效的,一篇是無效的,兩篇文章都客觀的舉出實驗數據與結果,但是兩組人看完都更堅定了他們原本的論調,這就是堅定證據的陷阱,他們過度重視支持他們論調的證據,而忽略了對立的證據。

(D)偏好維持現狀的陷阱:對於維持現狀有強烈的偏好,會避免採取可能會打亂目前狀況的行動。

【評論主題】79.The writer finds inspiration in everyday life experiences, thus making it easy for the readers to

【評論內容】

少數族族教育成就現象之歸因

1.文化斷層理論

(1)把少數民族低教育成就的現象歸因於文化、語言、和溝通形態的差異。

(2)學校課程與教學是以社會主流文化或優勢族群為範疇,少數民族之文化被貶抑或漠視的現象,造成其學生進入學校後面對一文化的斷層;例如:課程內容是另一種陌生的文化、使用語言不是慣用族語……等。

(3)學校的文化斷層使少數民族學生產生較多之學習困擾,他們須花費更多心力克服,同時也面對學習失敗和輟學率較高的現象。

 

2.結構不平等理論

(1)把少數民族低教育成就的現象歸因於低社經地位及社會的不公平待遇,而與他們的智能和努力無關。

(2)「社會階層」將其邊緣化,並剝奪其「向上流動」的機會。

(3...

【評論主題】73.Outside the operation room, Mr. Wu waited in s______e. He wanted to know if the operation on his

【評論內容】

實施原則:

一、非義務教育:尊重學生與家長的教育選擇及參與權,不強迫入學。二、入學普及化:提升國中畢業生入學高中職比率,期達百分之百。三、學校類型多元: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須提供各學區類型多元、品質優良且數量充足之後期中等教育學校。四、教育優質化:縮小城鄉差距,逐步擴增優質高中職,全面提升高中職教育品質。五、就學在地化:落實高中職社區化,逐步達成就近入學目標。六、學習一貫化:銜接高中職、國中小教育,使學生學習經驗與身心發展階段連結。七、就學少負擔:減免學生學費,減輕家長經濟負擔。

【評論主題】29.下列有關「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之描述,何者錯誤?(A)本課程之規劃係為追求教育機會均等、平衡城鄉差距及維護學生之學習權(B)本課程為各類後期中等教育學校學生之必修科目(C)本課程著重於各類

【評論內容】

壹、基本理念

本共同核心課程之規劃係依據下列三項基本理念:

一、追求教育機會均等、平衡城鄉差距及維護學生學習權。

二、培養各類後期中等學校學生應具備之共同基本素養。

三、提供各類後期中等學校課程發展之基礎。

 

貳、目標

本共同核心課程之目標在於協助學生:

一、加強自我瞭解、終身學習與生涯發展的能力。

二、培養人文、社會與科技的基本知能。

三、提昇生活應用與創造的能力。

四、形塑服務社會的理想與信念。

 

肆、實施要點

一、本共同核心課程指引於民國九十三年八月三十日發布,並於民國九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修正發布,自九十五學年度起實施。

二、本共同核心課程指引為普通高級中學、綜合高級中學、職業學校...

【評論主題】【題組】(4) 60 秒時,N2O 的濃度多大?

【評論內容】

(一)Egan助人模式理論的說明:(廖鳳池、紐文英,1990)

1.起緣:Egan 所發展的三階段問題解決諮商模式,是根據Carkhuff的問題解決模式發展來的,其綜合Rogers的同理心技術、學習論的行為改變技術、認知治療技術,以及社會影響理論而成。

2.Egan將問題解決的諮商歷程:問題解決的諮商歷程,可分為「澄清問題」、「設定目標」與「促成行動」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有系統性與累積性的。茲說明如下:

(1)第一階段為「澄清問題」:

A.「澄清問題」則是將問題情境須加以探討及澄清。假若求助者對於自己的問題或困難毫無知覺;或對問題的情境不清楚、無正確的了解的話,那麼良好的協助關係則將無從建立,而助人者也無法對求助者的困難有所助益...

【評論主題】【題組】 ⑵訂購點。

【評論內容】

Fuque &Hartman(1983)將生涯不確定的難題區分為三類:

1.發展性不確定,是個人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階段,可藉由適當生涯資訊的提供來處理,治療方法為教育性的,

探索興趣生涯方向,決定方法。

2.情境性不確定,系個人對環境壓力的無效因應方式。可透過支持性問題解決諮商協助。

3.長期性不確定,反映出個人心理上或人格特質上的功能不良,表現出普遍性的猶豫。治療方法為長期性個人/情緒諮商。

 

資料來源: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  p.110 吳芝儀著

【評論主題】一、甲住所設於臺南市,乙住所設於基隆市。甲以乙於民國 100 年 3 月間,在臺中市無故毆傷伊,致伊受有支出醫療費用新臺幣一百萬元之損害,故向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起訴,請求乙賠償上開醫療費用。乙則以:伊不

【評論內容】

實驗確實是完形沒錯,我想(B)應該是錯在並沒有在晤談前先設計好,

"實驗是透過治療者與當事人間的交互作用而產生...治療歷程本身就是一系列的實驗組成。"

而"練習"才是現成的技術唷!

【評論主題】【題組】 ⑵假設可延後一年投資,其 NPV 為何?(10 分)

【評論內容】因為題目有說"從個人中心治療學派"來看唷!

【評論主題】一、試簡述臺灣地區土壤資料之建置歷史及其主要存放位置。(25 分)

【評論內容】請問蘇格拉底式對話技術不是貝克使用的嗎?

【評論主題】二、請說明下列載體的特性與用途:(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題組】⑴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YAC)

【評論內容】

1.懵懂期

2.接觸期

3.辨識期

4.文化實體期

5.統整期

【評論主題】二、請列舉出四種臺灣重要經濟闊葉樹,分別列出其中文名稱、學名、科名、鑑別特徵及分布。(20 分)

【評論內容】

孟氏行為困擾調查表:旨在瞭解受試者的困擾問題

賴氏人格測驗:提供學生對自己個性的了解,同時提供教師認識學生的人格特徵,

 做為生活輔導、教育輔導及職業輔導之參考。做為一般學生的人格診斷參考。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旨在測量受試者自我概念的良窳,是從內在架構與外在架構等各種不同的角度,

  探討自我的各層面,以衡量個人自我概念結構之特性。

艾德華斯個人興趣量表:用來測量一個人的心理需求的人格測驗。

【評論主題】三、何謂觀光遊憩「承載量」(Carrying Capacity)?(10 分)推估計算承載量時宜遵循那些原則?(15 分)

【評論內容】學年學分制:由教育部所定的課程標準或綱要中,訂定學生畢業應修習的學分總量,除修習指定必修科目和學分外,學生依規定可自由修選自己需要的科目和學分,修習及格達到規定畢業學分即可畢業,此種課程修習制度稱之為學分制。而採用學分制的學校,如果同時也規定學生修業年限,即稱為學年學分制。

【評論主題】二、在設計旋風集塵器(cyclone)時,分離因子(separation factor, S)之數值大小為一重要因子。已知分離因子之定義如下:S 等於顆粒之徑向速度(particle radialve

【評論內容】

D選項應該是學校不會主動調查,要先有人申請調查或檢舉,學校有受理之後,才會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E選項,性別平等教育法第二條第五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為學校校長  、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評論主題】25.Rogers的十九個命題中,有關有機體的發展趨勢何者為非?(A)維持(B)繁衍自我(C)擴展(D)尋求接納

【評論內容】

有機體有一個基本的傾向:力求實現,維持與增進體驗中的有機體。

【評論主題】25.關於各發展階段的特徵,何者有誤?(A)學步期的友誼建立與物理環境有關(B)學前兒童將生活真實情景搬到遊戲中(C)學齡兒童的同儕關係為單邊夥伴(D)青年時期的迷戀是將對方過度理想化的結果

【評論內容】

 

(C)選項Selman(1979)友誼發展五階段

0階段:暫時性的玩伴(3-7歲)兒童常是自我中心及不能以別人觀點來看實情

1階段:單向的協助(約4-9歲)友誼是單向的,好朋友需要是聽別人要他做什麼

2階段:雙向的公平性的合作(約6-12歲)施與受是公平的

3階段:親密、共同分享的相互關係(約9-15歲)此階段,個體視朋友是生活中一部分。

4階段:自主的相互依賴(12歲以後) 兒童為了彼此依賴及自主相互尊重對方的需求

【評論主題】70. 家信經由晤談發現,他暴戾行為主要是把它當作在家中價值與需求受懷疑的一種補償,香萍則覺得在家庭被拒,把犯罪當作自我放逐,請問他們分別屬於哪一種犯罪類型?(A)虛張聲勢型,敵意型(B)遠離家庭型,

【評論內容】

Stott(1982)將青少年犯罪分為五類:

1.逃避與興奮型:此類青少年尋求興奮感並將它當作忘掉家庭煩惱的手段。

2.遠離家庭型:由於家庭四分五裂,青少年乃重複犯罪,以便能被捕,進而可以遠離家庭。

3.敵意型:此類青少年覺得被家庭所拒絕,並且把犯罪當作自我放逐的方法。

4.犯罪忠誠考驗型:此類青少年在考驗他們的父母威脅要把他們放棄是否為真。

5.虛張聲勢型:此類青少年行為暴戾,主要是把它當作在家中的價值與需求受懷疑的一種補嘗。

【評論主題】5. a三山實驗、b 自我中心語言(egocentric speech)、c 私我語言(private speech)、d 直覺時期(intuitive period)、e潛在發展區域(zone of

【評論內容】四到七歲正處於心智運思前期的「直覺時期」,就是他們對於事物的理解會集中於單一的最顯著的知覺特徵(集中一面),而非邏輯或理性的思考歷程。

【評論主題】20.當團體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增強團體成員的優勢態度、價值、行為或規範,在團體壓力下,使得成員在團體內逐漸不能開放討論與評論,形成一言堂。這種現象稱為:(A)文化膠囊化(B)團體迷結(C)團體固着(D)

【評論內容】

文化膠囊化:1.以刻板化印象來取代真實的世界。2.武斷的堅持某種普遍的真理,忽略了文化的變異性。3.對諮商歷程採用技術取向的定義。

【評論主題】行為取向生涯諮商主張,個人職業偏好的形成係奠基於一連串的工具或連結性的學習經驗,這樣學習經驗不包括哪項?(A)自我觀察類推(B)重要他人的期許與現在行為的關連(C)任務取向技巧(D)行動

【評論內容】

生涯決策理論

(二)社會學習論:

Krumboltz,et al.(1975):生涯發展的歷程錯綜複雜,受許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影響,其中主要有以下四類:

(1)遺傳天賦與特殊能力、(2)環境條件和事件、(3)工具性學習經驗、(4)任務取向技巧。

在這些影響下,透過經驗的累積與歷練產生如下的結果:

自我觀察之類推、任務取向技巧與行動。若是個人未能做適當的選擇,在於學習經驗的不足。

 

資料來源:http://ksped.nknu.edu.tw/learn/uploads/8c7f2c7e-af8b-e5cf.doc

【評論主題】行為取向生涯諮商主張,個人職業偏好的形成係奠基於一連串的工具或連結性的學習經驗,這樣學習經驗不包括哪項?(A)自我觀察類推(B)重要他人的期許與現在行為的關連(C)任務取向技巧(D)行動

【評論內容】

社會學習理論與生涯選擇行為:克倫布兹(Krumboltz)影響一個人決定進入某一職業領域四大因素:1.遺傳及特殊能力2.環境情境及重要事件3.學習經驗::

a.工具性的學習經驗:經由自己對某些事件的反應,他人的反應及一些可以直接觀察而得的學習經驗。ex: 個人生涯計畫能力及決定技巧 

b.聯結性的學習經驗::指原為中性不具任何意義的事物,經由與其他事物連結而賦予該中性刺激一新的意義。ex: 個人的職業偏好

4.任務取向的技能:指個人所學的認知及表現能力,這些能力與個人生涯決定歷程有關。

四大因素交叉作用結果:

1自我觀察推論(自我統整、自我觀念):指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及評估和對職業的選則。

2.世界觀之推論:指個人對所處環...

【評論主題】國一學生趙小華罹患循環性情感疾患,意指他的症狀至少持續了多久?(A)一週(B)兩週(C)一年(D)兩年

【評論內容】

成人應該是至少兩年沒錯,

不過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是必須至少一年唷!!!

所以答案應該沒有錯~

 

【評論主題】Krumboltz 將社會學習論應用於生涯諮商中,他所主張對工作世界的探索及評估,稱之為(A)世界觀之推論(B)自我調節觀察(C)鏡中自我推論(D)自我觀察推論。

【評論內容】

◎  Krumboltz(1991)根據「生涯信念量表」的測驗結果,發展出6個步驟的生涯諮商模式:

1.  傾聽與瞭解

2.  確定生涯信念量表的類型

3.  探究特別的信念

4.  提出反證

5.  列出求證信念的具體步驟

6.  要求具體步驟

【評論主題】Krumboltz 將社會學習論應用於生涯諮商中,他所主張對工作世界的探索及評估,稱之為(A)世界觀之推論(B)自我調節觀察(C)鏡中自我推論(D)自我觀察推論。

【評論內容】

根據Krumboltz(1979)生涯信念的基模,有2:

  1.自我觀察的推論:係指與個人特質有關的基模,多屬事件記憶,由過去的生活經驗所形成。如:「我是一個擅長推理的人」。

  2.世界觀的推論:根據自我觀察的推論,相信自己可以在未來的工作世界可能發展的一種基模。如:「我是一個擅長推理的人,所以我有可能是一個成功的律師或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