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在教學中鷹架的使用,何者敘述有誤?
(A)教學需要動態的鷹架策略
(B)鷹架應持續提供以利學習
(C)教師可透過提問與學習單提供鷹架
(D)混齡或異質分組的同儕刺激可作為鷹架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16667
統計:A(1),B(5),C(4),D(2),E(0)

用户評論

【用戶】pika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根據維高斯基的這種觀點,布魯納、羅斯和吳德在1976年將兒童得自成人或同儕的這種社會支持隱喻為鷹架支持(scaffolding),強調在教室內的師生互動歷程中,教師宜扮演社會支持者的角色,猶如蓋房子時鷹架的作用一樣,最初孩童需要在成人或同儕的支持下學習,但是,當孩童的能力漸漸增加之後,社會支持就應該逐漸減少,而將學習的責任漸漸轉移到孩童自己身上,如同房子蓋好後,要把鷹架逐漸移開,因此,維高斯基的社會建構論的主張有時可稱為鷹架理論。

【用戶】pika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根據維高斯基的這種觀點,布魯納、羅斯和吳德在1976年將兒童得自成人或同儕的這種社會支持隱喻為鷹架支持(scaffolding),強調在教室內的師生互動歷程中,教師宜扮演社會支持者的角色,猶如蓋房子時鷹架的作用一樣,最初孩童需要在成人或同儕的支持下學習,但是,當孩童的能力漸漸增加之後,社會支持就應該逐漸減少,而將學習的責任漸漸轉移到孩童自己身上,如同房子蓋好後,要把鷹架逐漸移開,因此,維高斯基的社會建構論的主張有時可稱為鷹架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