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 洪老師在教學中以康德(I. Kant)的美學觀來施教。下列何者最不可能是洪老師的美育觀?
(A)「美感經驗」是一種純粹而無私的滿足,並無外在的利害考量
(B)美感教育除了認知領域的教學外,還需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C)美感教育可運用「優美」的境界,撼動觀賞者心靈,使產生一種高揚的精神狀態
(D)美感教育可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亦能陶養學生的人格,達成道德教育之目的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05174
統計:A(1203),B(1091),C(2929),D(574),E(1)

用户評論

【用戶】書真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康德美學:主觀的唯心主義,提出「審美無利害說」,美感不等於生理的快感。所以(C)的「撼動心靈,使產生高揚精神狀態」應不相符。

【用戶】曾怡智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C)美感教育可運用「優美」的境界,撼動觀賞者心靈,使產生一種高揚的精神狀態  美感是單純的快感,「優美」的境界,故觀者的心靈處於「平靜安定」狀態  崇高是由壓抑轉到振奮,故觀者心靈處於動蕩狀態。

【用戶】sticktoit99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整理各位高手資料 有錯煩請指正康德(I.Kant)的美學觀l 質:美是主觀的、無利害的(主觀的唯心主義,提出「審美無利害說」)l 量:審美判斷是無概念(非邏輯、客觀的)、普遍性l 關係:審美判斷是無目的(無實用、利害關係、道德之目的)   的合目的性(人對美有所期待,並經由形式喚起主觀情感的愉悅)l 認為美感是「無關心的滿足」:無關心的滿足(不同於有善惡目的引導的道德判斷)或  自由的快感(不同於受制於自然現象的知識判斷)優美壯美性質上具有吸引人的特色除了質以外還有「量」的特質,如力學的壯美是力量無窮。性質單純的快感複雜的心情轉換。觀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