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教師在身心障礙幼兒熟悉的兒歌或遊戲中添加新動作,變換進出教室的路線或方式,或在玩具角增加不同的新玩具,這些都屬於活動本位教學中的哪一種策略?
(A)新奇法
(B)違反期望法
(C)尋求協助法
(D)干擾妨礙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17316
統計:A(944),B(139),C(28),D(4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幼兒遊戲階段論、誘發幼兒自發學習教學策略

用户評論

【用戶】郭佩蓉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1. 遺漏法(forgetfulness):所謂遺漏法係指教師遺漏了某項學習材料或用具,或者教師過度強調活動中幼兒熟悉或重要的部分,而遺漏了其他部分。此種方法可以促進幼兒的行動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也可以用於瞭解幼兒所知與所能做的。例如:點心時間到了卻不即刻提供餐點、圖畫課沒有準備蠟筆、或故事時間缺少了故事書時,幼兒會發現被遺漏的部分,並且提出詢問、找尋缺少的物件或試著以可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等,這即是遺漏法的運用。 2. 新奇法(novelty):幼兒通常會被新的玩具或活動所吸引,利用此一特性可以引發幼兒出現教師期望的行為反應。對於重度障礙的幼兒,很適合在例行或日常活動中使用新奇法來教學,例如:可以在幼兒熟悉的兒歌或遊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