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何者是在自然情境中採用的課程評鑑模式?
(A)感應性評鑑模式
(B)做決定的評鑑模式
(C)差異評鑑模式
(D)行為目標模式。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64509
統計:A(2755),B(641),C(615),D(79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感應性評鑑、評鑑類型、【課程評鑑模式】:目標導向、CIPP、感應性、外貌評鑑、認可評鑑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感應性模式²  創始者:史鐵克(R.Stake),認為教育評鑑如符合以下三種情況,即屬於感應性評鑑︰a.以方案活動為導向的成分多於以方案意圖為導向的成分b.在於反應有關人士需求的資訊c.提出不同的價值觀,攸關方案報告的成敗者。²  強調︰教育的問題(issues),而非目標或假設。²  對於問題的確認特別敏感。²  相當具有彈性。課程評鑑的標準與模式 - 秦永齡39043056 夜外四A

【用戶】chenghaotso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感應性模式與外貌模式 感應性模式與外貌模式 1.強調教育的議題(issues)而不是目標或假設 2.直接或間接涉入或參與正接受評鑑的課程,以進行觀察 3.對於問題的確認,特別敏感 4.常在自然情境中採用,也具有相當的彈性

【用戶】高郁喬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這跟自然情境有什麼關聯?

【用戶】相信自己絕對可以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反應式評鑑採用的是自然觀察的方式,強調隨時適應情境變化或當事人的需求,不僅是反應式的,也是當事人中心的評鑑。而這正是史鐵克「評鑑的目的在服務當事人」觀點的延伸。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反應式評鑑&search=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