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李老師使用問題導向學習模式,帶領學生探討單一選區兩票制是否會讓立法院更有效率的運作,而讓學生分組探究其感興趣的子題。在此模式下,教師較不宜採取下列何者行為?
(A)將學生引導到問題情境
(B)指定閱讀資料和確定研究細節
(C)協助學生思考假設和資料蒐集
(D)以實作評量方式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00743
統計:A(32),B(754),C(46),D(244),E(0)

用户評論

【用戶】Smilrita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陳志銘2012年10月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名詞解釋:(一) 定義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課程設計與教學模式,係以學習者為中心並利用真實的問題來引發學習者討論,透過老師決定教學目標與進行問題的引導,藉由小組的架構培養學習者的思考、討論、批判與問題解決能力,有效提昇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動機,並進行目標問題的知識建構、分享與整合。(二) 問題導向學習模式學者Edens綜合過去學者所提出之問題導向學習模式步驟並簡化之後,將問題導向學習模式分成以下三個階段:(1)問題發展(problem development),目標問題可由教師自行決定、師生共同決定及學習者之間共同決定三種,...

【用戶】想不到吧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站僕拿了錢還騙人喔?

【用戶】owenhogrider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B) 指定閱讀資料和確定研究細節 - 指定感覺就被限制探索範圍了。

【用戶】108年就要上岸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D)以實作評量方式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 我想到的例子是如2018年1124大選前曾經有高中生模擬公投,雖然應該是由教師來設計課程,但如果代換到這題來也不失為一種實作評量方式?(讓學生設計另外一套他們認為更理想的投票制度,與現行的投票來做對比)。不管結果為何,在設計的過程中更能夠考量及分析原制度的優缺點。而(B) 指定閱讀資料和確定研究細節,則是直接限制學生能夠探索範圍,而非題幹中所指「讓學生分組探究其有興趣的子題」(強調學生對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會有較強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