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0. 以下何種理論係從社會學互動論(Interactionalism)的觀點解釋青少年偏差行為的成因 ?
(A)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
(B)文化傳襲理論(cultural transmission theory)
(C)標記作用(labeling theory)
(D)社會壓力理論(social strain theory)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43378
統計:A(2066),B(603),C(4140),D(81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標記理論、社會控制論

用户評論

【用戶】林怡慈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認為人之所以成為犯罪者,往往肇因於父母、學校、朋友、警治機構等,在處置個人之偏差或違法行為時,對其貼上了「壞」的標籤,致使他轉而依附具相同標籤(壞孩子)的同儕團體,近於「比馬龍效應」或「自驗預言」。 自我標籤化(self-labeling)-指一旦青少年因犯錯而遭致「壞孩子」的負面標籤,自我概念深受打擊,自知無法獲得傳統社會團體認同,轉而依附同類(壞孩子)標籤同儕團體,學習其動機、態度、偏差行為模式,此歷程即自我標籤。由此可知青少年的低自我肯定、負面自我形象或自我概念乃導致偏差行為的重要癥結。 教育名詞彙整 - 地圖日記 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114597.htm#ixzz0tZLgrEub (網址連回本文)

【用戶】Jessie Su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標記理論是源自社會學的符號互動論觀點, 重視標記符號在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過程與影響, 人與社會均處在持續互動的過程中, 他人會對當事人產生不同的看法, 而個人也會因他人反應而對自己言行作修正"

【用戶】葉凱文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9F的解釋應該可以,互動論(Interactionalism)是屬於"解釋論"學派而角色衝突是屬於"衝突論"學派,所以不能選標籤論是貝克(H. S. Becker)提出的,是互動論的分支互動論的其他分支還有高夫曼(E. Goffman)的戲劇論

【用戶】Tiffany Sue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歷史發展方面,符號互動論取向的社會分析,主要源於一九三○年代時的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of Chicago)。當時一批社會學者與心理學者包括米德(G.H. Mead, 1863~1931)、顧里(Ch. Cooley, 1864~1929)、湯瑪斯(W. Thomas, 1863~1947)、派克(R. Park, 1864~1944)等人開始由「互動」的觀點研究社會行為,由於符號互動論早期代表人物多出於芝加哥大學,因此有時亦稱為芝加哥社會心理學派。經過一九三○與一九四○年代,主張互動論的學者逐漸散布於北美各地大學,同時亦將互動論傳播開來。而最早使用「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者則是美國社會學家布魯默(H. Blumer),布氏在一九三七年於一篇名為〔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