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8.下列案例何者較貼近「比馬龍效應」(教師期望原理)?(A)江老師公開讚賞小明的圖畫,使得小明更努力精進得到美展第一名(B)王老師讓最愛講話的小華與最安靜的小安同座,小華講話頻率降低了(C)小姜的學

【評論內容】

不能對題目的文字過度解釋(講白一點就是不能自己腦補)

B的敘述沒有提到老師對學生的看法,也沒有提到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看法

雖然我們可能會自己推想,但是題目沒講出來的東西,就得當作沒有

而A已經很清楚地寫出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就四個選項來說只能選A

【評論主題】28.下列案例何者較貼近「比馬龍效應」(教師期望原理)?(A)江老師公開讚賞小明的圖畫,使得小明更努力精進得到美展第一名(B)王老師讓最愛講話的小華與最安靜的小安同座,小華講話頻率降低了(C)小姜的學

【評論內容】

不能對題目的文字過度解釋(講白一點就是不能自己腦補)

B的敘述沒有提到老師對學生的看法,也沒有提到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看法

雖然我們可能會自己推想,但是題目沒講出來的東西,就得當作沒有

而A已經很清楚地寫出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就四個選項來說只能選A

【評論主題】洗腦是屬於(A)主要社會化(B)預期社會化(C)再社會化(D)反社會化

【評論內容】

學習「未來」需要的價值,才可算是預期社會化,已進入團體後才學習的就不算

所以6F的最後一句需要再修正一下

【評論主題】洗腦是屬於(A)主要社會化(B)預期社會化(C)再社會化(D)反社會化

【評論內容】

學習「未來」需要的價值,才可算是預期社會化,已進入團體後才學習的就不算

所以6F的最後一句需要再修正一下

【評論主題】四、游離輻射防護法第四章為罰則,請問最重與最輕之罰則,其輕重以及內容各為何?(12 分)

【評論內容】

樓上連結失效

請參考國教署網站頒布之課綱:(最佳解所說應是指綜合活動能力指標的說明文字)

http://www.tpde.edu.tw/ap/sid17_law.aspx

【評論主題】洗腦是屬於(A)主要社會化(B)預期社會化(C)再社會化(D)反社會化

【評論內容】

學習「未來」需要的價值,才可算是預期社會化,已進入團體後才學習的就不算

所以6F的最後一句需要再修正一下

【評論主題】28.下列案例何者較貼近「比馬龍效應」(教師期望原理)?(A)江老師公開讚賞小明的圖畫,使得小明更努力精進得到美展第一名(B)王老師讓最愛講話的小華與最安靜的小安同座,小華講話頻率降低了(C)小姜的學

【評論內容】

不能對題目的文字過度解釋(講白一點就是不能自己腦補)

B的敘述沒有提到老師對學生的看法,也沒有提到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看法

雖然我們可能會自己推想,但是題目沒講出來的東西,就得當作沒有

而A已經很清楚地寫出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就四個選項來說只能選A

【評論主題】以下何者為學習如能達到知、情、意三者融於一體的境界的表徵? (A) 未知,焉得仁 (B)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D)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評論內容】

榮→融,請修正!

回1F

C選項的「知、好、樂」中,「樂」的層次最高,包含前兩者

滿足題幹的要求

(也只能選C,其他選項完全不可能啊!)

【評論主題】吳老師正在考慮期末考要使用的試題題型,為了確保試題的合宜性,他決定詢問學生們的意見,請你幫吳老師判斷下列哪個說法較正確?(A)根據學生的說法,考試焦慮會干擾他們的試題表現 (B)若使用論文題最好可以提

【評論內容】

B的「選題」應該不是指選擇題的選項

有些申論題考試,可能會給三個題目,要求你選其中兩個作答

大學的考試很常出現這種形式

但這種方式不一定好,要看情況,因此B選項保留

而A確定是對的,因此捨棄B

【評論主題】27.依據教育基本法第十條之規定,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係由何人擔任召集人?(A)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首長或教育局局長 (B)教育學者專家 (C)教師代表 (D)家長代表

【評論內容】

教育基本法第10條提到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設立教育審議委員會

所以沒有中央的

【評論主題】48.下列何種教學活動比較符合「資訊融入教學」?(A)教師使用資訊設備播放製作好的教材上課 (B)教導學生如何上網自主學習(C)教學中教師依課程需要運用相關網站或資料庫進行教學 (D)要求學生使用文書

【評論內容】

答案沒有問題,把A和C放在一起比較會比較清楚

A的教材是事先做好的(跟資訊相關的僅僅是「播放設備」)

C的教材則是透過資訊管道而得,同時還能讓學生學習從資訊管道蒐集資料的方法

【評論主題】洗腦是屬於(A)主要社會化(B)預期社會化(C)再社會化(D)反社會化

【評論內容】

學習「未來」需要的價值,才可算是預期社會化,已進入團體後才學習的就不算

所以6F的最後一句需要再修正一下

【評論主題】38.關於螺旋型課程(spiral curriculum)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重視教材的邏輯結構 (B)歸納法是常用的教學法(C)強調學科基本概念結構 (D)教材內容以能力本位為原則

【評論內容】

樓上對「能力本位」的說明有誤,能力本位教育的理論依據為「課程即目標」的主張

例如現行課程中的「分段能力指標」即為能力本位教育的體現

【評論主題】夢想國小六年甲班國語文的期中考全班平均75分,且大多數學生的成績均未滿70分,則關於該班此次測驗的「中數」,下列何者正確?(A)小於75分 (B)大於75分 (C)等於75分 (D)等於70分

【評論內容】

經驗法則只能用來估計,對付特殊情形有時會不符合

就像今天這題給的數字已經足夠造出反例

若分數為65、66、68、69、91、91

則中位數為68.5,平均數為75,眾數為91

即滿足題目之要求,又不滿足經驗法則

因此經驗法則不能用來解有標準答案的題目

9F的解法反而是最簡潔明瞭的方式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回樓上,沒錯也就是兩人平坐向前直視時,視線交角是直角

【評論主題】【題組】 ⑵假如方案 C 的壽命改為 6 年 殘值為 200 萬元 其餘資料不變 請以現值, , , (present worth)法為方案比較的分析基礎,分別計算各方案的現值,並選擇最佳的方案。 (

【評論內容】

雖然很多人會不認同,但我覺得對聯的規則是常識

也可以讓自己多一份文學鑑賞的能力,或者至少貼春聯的時候不會貼錯

有些人買春聯回家就是照上面字條寫的順序貼

殊不知製作的人原本就弄錯了上下聯平仄,怎麼看怎麼怪

之前電視新聞也曾報過一家廟宇貼「媽」「祖」二字的嵌字聯

居然貼反變成「祖媽」(用台語發音很尷尬...)

就算貼回「媽祖」,但上下聯的結尾平仄反而錯了

也就是那副對聯本來就有問題,是不成立的一副對聯

(補充對聯的規則:結尾字不只要平仄對應,上聯結尾要仄聲,下聯結尾要平聲)

【評論主題】7.計算下列各式的值:〔(-48)+(-24)〕÷(-8)×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論內容】

這題是問「教育局」(地方),不是「教育部」(中央)

另外,教育部已沒有國民教育「司」,制度修改後變為「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評論主題】6.「擰」乾

【評論內容】2樓的「權力」應改成「權利」才對。權力=power,權利=right。

【評論主題】9.一「幀」照片:

【評論內容】請修正D選項的英文為variable-interval schedule

【評論主題】四、依中幽画書分類法,(20%)【題組】1.「農藝化學」歸到那一類目?__________

【評論內容】

抱歉修改了好幾次

 

衝突理論的概念: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

  資產階級為了確保其經濟利益與既有財產,會塑造各種有利於自身的意識型態與價值觀念,用來欺騙無產階級,使其無法體認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所處的不利地位,進而無法開展階級意識,發動無產階級革命。

  政治結構原本只是下層經濟結構的反射物,然而歷史發展的事實卻證明,政治結構不但無須聽命於下層的經濟結構,而且它往往反客為主,擁有控制的力量。

 

※有趣的例子:芭比娃娃被認為是上層階級塑造錯誤意識的產物,已有相關研究與書籍問世。

可參考《解讀芭比娃娃》、《妹妹不背洋娃娃》等書。

【評論主題】3 ( ),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 )也。

【評論內容】

8F不好意思,但你這樣說似乎是認可「淺意識」這個用語,但是那真的是錯字

是「ㄑㄧㄢˊ」意識,不是ㄑㄧㄢˇ意識

寫成淺意識,字義上完全說不通

用語要釐清,不要得過且過,這也是觀念分析學派給我們的教訓

【評論主題】【題組】 ⑵ Quercus v.s. Hibiscus

【評論內容】

回樓上,那並沒有將景物比喻成什麼,而是看到景物產生聯想,是「興」

你自己也po了:由秋水旁茂盛的蒹葭「起興」...

【評論主題】五、在人類健康風險評估中,有閾值與無閾值的劑量-反應模式通常分別用來評估人類曝露於非致癌性與致癌性農藥的風險。試說明此二模式如何評估農藥的非致癌性與致癌性風險。(20 分)

【評論內容】

問題是題目已經說是在「綜合活動」(也就是最後的總結階段)

而且又是"歸納單元重點",當然就是建構完整概念架構阿!不然你要選什麼?

【評論主題】一、下列 C 語言程式碼,讓程式 main()執行後將會印出什麼訊息?(10 分)

【評論內容】

如果聯想到兒童的法律定義是未滿12歲,就比較容易知道是國小了

【評論主題】二、土地使用變更所造成之外部性有那些類型及內涵?請說明之。(25 分)

【評論內容】

3F已經說得很清楚,零拒絕就是不得拒絕任何一個兒童入學

此處所指的兒童當然是已達學齡的兒童

因為未足齡的兒童在一般情況下本來就不得入學,不用去討論

不用在文字上鑽牛角尖

【評論主題】一 、 中譯英 ( 占 8 分 )1. 蚊子一旦叮咬過某些傳染病的患者,就可能將病毒傳給其他人。

【評論內容】D選項是針對功利取向而言,因為建立內在動機比較容易產生遷移

【評論主題】【題組】60.Participating in 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is a big c_e for me because I havenever had that e

【評論內容】

全國法規資料庫:憲法(所有條文)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00001

【評論主題】一、簡答下列各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40 分)【題組】⑴ ETA 修正超過多少時間,需主動通知 ATC?

【評論內容】

合認知性:真

合價值性:善

合自願性:美

 

【評論主題】三、試繪圖說明單空調區系統、雙風管系統與多空調區系統的送風模式及其優缺點。(25 分)

【評論內容】那請問怎樣才叫清楚呢?還有+1...是相對於誰呢?

【評論主題】一、請回答以下各子題:【題組】⑴寫出等價劑量(equivalent dose)與吸收劑量(absorbed dose)之間的關係式,並且加以解釋。(5 分)

【評論內容】

回8F,當然是要站在相同的立足點去看

既然題目這樣問就沒有在考慮你所說的部分的

【評論主題】【題組】 ⑶臨床路徑之實施要如何才能做到如同戴明循環般地持續性品質改善?(4 分)

【評論內容】

回樓上,沒有「地方教育署」這個單位

6F已說明,是「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簡稱「國教署」

【評論主題】三、「環境影響評估監督及裁處不法利得作業要點」所稱之「書件」是指那些書件?主管機關派員監督開發單位執行各項環境影響評估書件內容時,監督重點為何?(25 分)

【評論內容】

依條文來看,是修正那六項,不是只有這六項

家政議題沒有變動,所以未列出,並不代表去除這議題

所以還是七項

【評論主題】【題組】 ⑶干預

【評論內容】

以學生共同學習的錯誤為編製題目的依據,是為了找出問題點所在

因此是「診斷性評量」

還有如果需要其他用戶幫忙解答,不要只打「???」,看起來很敷衍

請詳述問題所在,並虛心且誠心求教

【評論主題】【題組】⑵試舉例說明資料抽象型態(abstract data types)參數化(parameterized)之功能。(10 分)

【評論內容】

依照一般華語的使用習慣,關聯性愈大=正相關程度愈高

正常的對話裡面,有可能把「關聯性愈大」解釋成負相關嗎?想想看就知道了

【評論主題】一、一桁架受力狀況如圖所示,求解各桿件內力(假設桿件受拉力為正)。(25 分)

【評論內容】

關懷倫理是Carol Gilligan(是女性,現已76歲)所提出

她雖繼承Kohlberg的理論,卻也批判其理論以男性出發的觀點

參考維基百科的條目: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7%BD%97%E5%B0%94%C2%B7%E5%90%89%E5%88%A9%E6%A0%B9

【評論主題】【題組】⑶為什麼?(10 分)

【評論內容】

題目的敘述就是"代替學習(替代學習)"的定義,這是專有名詞

【評論主題】1. 一般人體組織含微量加馬放射性核種,其比例最多者為______。

【評論內容】

Erikson的人格發展論認為人的一生以「自我」的發展為重點

隨著階段的進展,個體的「自我」概念愈來愈清楚

如果發展順利的話,青春期以後將達到「自我統合」的階段

【評論主題】二、設下圖電路之運算放大器為理想,試以相量分析法(phasor analysis)求電流 iL(t)之相表示法 IL(phasor representation)(請以 R , C 與ω之函數表之)。

【評論內容】

動機是準備律可以應用之處,但準備律本身並不是論述動機的

5F6F的解釋很清楚,可以參考

【評論主題】15.人本主義主張如何選擇決定課程與教材?(A)由教育部統一規定(B)由學校選擇決定(C)由教師選擇決定(D)由學生自由選擇決定。

【評論內容】

這題是要問人本主義的主張,所以只能照選

而理論沒有正確與否,端看教育工作者如何運用

【評論主題】9. 下列何者不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的鑑別特徵?(A)粗心大意,常不注意細節,常出錯。(B)無法遵照指示,完

【評論內容】回2F,是鑑別特徵之一,不代表有這個特徵一定是ADHD,題目並沒有錯

【評論主題】依據「私立學校法」之規定,下列何種學校不在私人申請設立之範圍?(A)軍警校院 (B)體育學校 (C)師範校院 (D)藝術學校

【評論內容】

最佳解說的早就不知道是幾年前的法條了,現在完全沒有這項規定

這舊考題已不合時宜,請刪除。想實事求是的人可以參考全國法規資料庫的條文: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01

【評論主題】29.過早建立的認同以父母的選擇為基礎,未經歷過認同危機,是屬於何項認同?(A) 未定型認同(B) 定向型認同(C) 迷失型認同(D) 早閉型認同

【評論內容】

題目講得很清楚。

「過早建立的認同」、「未經歷認同危機」

剛好是早閉型的特徵。

【評論主題】24.友誼對於青少年在他們的生活中影響很大,請問它是屬於何種發展?(A) 社會關係發展(B) 自我認同發展(C) 認知發展(D) 情緒發展

【評論內容】

青少年時期的自我認同很重要沒錯,但不代表沒有其他的

況且這一題都很明白的問"友誼"是何種發展了...

【評論主題】關於高成就動機學生的行為特徵,以下哪一個是錯誤的?(A)比一般學生更聰明 (B)能容忍失敗的挫折 (C)將成敗歸因於努力 (D)獨力完成指定作業

【評論內容】

2F錯了,那是「高成就」學生而不是「高成就動機」學生

要有動機,必定要歸因於「努力」

【評論主題】17. 情意層面教學目標的最高層次是(A)價值判斷(B)價值組織(C)接受(D)品格形成

【評論內容】

不,價值判斷是情意層面。

【評論主題】14.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建議:為使學制分流與課程分化,高級中學學校應朝(A)完全中學(B)綜合高中(C)明星高中(D)普通高中 發展。

【評論內容】

敘述明明就不一樣,原本的句子是:為使學制分流與課程分化「能滿足未來的需求」

http://www.cles.mlc.edu.tw/~cerntcu/099-curriculum/Compulsory%20education/Education_Reform_1996.pdf (第11頁)

少了那幾個字,語意完全不同,題目依舊要修正

【評論主題】20.九十一年起,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試場,攜帶手機進場者,處以下列何項懲罰? (A) 處以罰金(B) 立即沒收手機(C) 該科以零分計算(D) 失去應考資格

【評論內容】

此題已不合時宜,不用為了該份考古題的完整性而勉強保留

請逕行刪除,謝謝

【評論主題】13. 美國政府在 1960 年代開始重視貧窮與弱勢族群子女的早期教育,並於1965 年特別針對這類貧窮與弱勢族群的子女推動一項計畫,這項計畫稱之為(A)托育從業人員計畫(B)提早開始計畫(C)促進思

【評論內容】

作答時點在選項的文字中間比較安全,點圓圈容易點錯

另外連續作答時思緒容易跳針

基本上系統沒有問題,這種狀況幾乎都是寫太快造成的

【評論主題】教師在實施教學評量時應遵守評量的原則,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A)採多種方式評量(B)成績評量應由教師負責(C)成績評量應注意學生平實的學習活動(D)評量應依據學生身心成熟的程度。

【評論內容】

全稱用詞是相對於特稱用詞而存在的,沒有強調時自然就是全稱

「成績評量應由教師負責」在語用上要自動理解成「成績評量應『全部』由教師負責」

即使是單純從測驗的效度來看,若把「全部」寫出來,就顯然是答案了

比照其他選項盡量用中性一點的敘述句才是好的題目

【評論主題】45、以下有關全語文的敘述,何者為是?(A)在全語言的學習中,學習的焦點在於真實語言事件所承載的意義,而不在於語言本身(B)全語言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有新的體會認識時,會立刻和同事分享。這種同儕間互相的扶

【評論內容】

A的意思是全語文學習強調藉由真實語言事件來學習語言

而在此過程中,聽說讀寫等能力(也就是A指的語言本身)將一併學習到

不須將其分化出來教學(聽力課程、寫作課程...等)

與不可分割並不衝突

(說白了就是以某物為焦點,不代表要跟其他東西分割)

【評論主題】50. 以下何種理論係從社會學互動論(Interactionalism)的觀點解釋青少年偏差行為的成因 ? (A)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 (B)文化傳襲理論(cultural tran

【評論內容】

9F的解釋應該可以,互動論(Interactionalism)是屬於"解釋論"學派

而角色衝突是屬於"衝突論"學派,所以不能選

標籤論是貝克(H. S. Becker)提出的,是互動論的分支

互動論的其他分支還有高夫曼(E. Goffman)的戲劇論

【評論主題】能用自己的話說明「熱傳導作用」的意義,是屬於認知層次中的何種目標?(A)知識 (B)理解 (C)應用 (D)分析

【評論內容】

可參考最佳解

分析必須涉及進一步處理,而「能用自己的話說明」頂多是把該概念拆開來分段瞭解

不能把「分析」二字的意思過度解釋

【評論主題】8.馬西亞(James Marcia)曾以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期發展論為根據,將青少年的統合狀態分為四類。其中「對未來的一切尚未找到自己的方向,但在心理上並未有危機感。既不考

【評論內容】

6F,那不叫做"考慮"未來,考慮未來必須是自主的、主動的

早閉型是"完全"交給他人決定,我們不能玩文字遊戲或對文字過度解釋

【評論主題】班度拉三元學習論(A)行為個人環境(B)遺傳個人環境(C)個人行為遺傳

【評論內容】

可由班度拉提出社會學習論來聯想,他重視的是環境的作用以及行為所產生的影響。

【評論主題】根據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理階段論,認為家庭基本成員最重要的是哪一階段(A)3 (B)4 (C)5 (D)6

【評論內容】

該不會是因為題目說家庭"基本"成員吧...

【評論主題】6.在理解教育的意涵時,我們常會在有意或無意間,把教育比喻成某種事物或活動,以彰顯教育活動的本質。一種比喻就代表了一套對教育的基本假設與詮釋體系。在教育常見的比喻中,把受教者及其天性比喻成某種特定媒材

【評論內容】

最佳解明顯有錯,但不完全是一二相反

接生隱喻更準確地說是「觀念主義」,蘇格拉底強調人有內在理性與良知

教育就像接生,要將人的內在「啟發」或「引導」出來

塑造是經驗或行為主義沒錯,忽略受教者的先天差異

認為教育者可以隨心所欲塑造兒童的行為及人格

雕刻和塑造最大的差別在「素材」

每個待雕刻的石頭或玉都不一樣,承認受教者的先天差異

重視因材施教

【評論主題】為促進新住民教育,臺北縣政府擬有《新住民教育白皮書》作為主要根據。惟下列何者不屬該份白皮書中所提新住民教育政策三大主軸?(A)邁向成功學習 (B)培育社會公民(C)經營幸福家庭 (D)融入臺

【評論內容】

並非不管融入社會與否,不要亂做錯誤推論

D的最大錯誤在「主流」二字,在文化上所謂的主流常含有強勢文化霸權的意味

「融入主流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代表著被迫放棄自己的原生文化

這也是多元文化主義者最不喜歡的現象

【評論主題】研究方法中最能精確發現變項間的因果關係是 (A)實驗研究 (B)個案研究 (C)人種誌 (D)參與觀察法(93公務人員初等)

【評論內容】

假設今天要研究A對B的影響,實驗的過程如下:

固定其他無關的變項(控制變因),只改變要研究的變項A(操縱變因)

觀察要研究的變項B的變化(應變變因)

這樣的過程可以確定B的變化是A造成的,也就是能確定「因果關係」

實驗研究是最科學最客觀的方法,其他方法都帶有主觀因素,也不能確定因果關係

【評論主題】何種情事可解聘停聘不續聘(A)不能勝任但缺事實(B)行為不檢有待查證(C)教學不力有具體事實違反聘約(D)重大疾病

【評論內容】

推樓上

選項(C)中「教學不立」應更改為「教學不力」

【評論主題】36.學校不可能不受外部環境影響是何理論所主張?(A)開放系統理論(B)衝突理論(C)文化進化論(D)功能主義論

【評論內容】

請將題目敘述改成:學校「必」受外部環境影響適合理論所主張?

(雙重否定是不好的敘述方式)

【評論主題】下列何項是「官僚制度」(bureaucracy)之缺點?(A)分層監督能力不足(B)指揮功能不足(C)缺乏協商彈性 (D)增加人際關係磨擦

【評論內容】

官僚制度=科層體制,翻譯不同而已。「官僚」是因為其常見於政府組織中。

【評論主題】12.「多元評量」是教學評量的新趨勢,下列哪一項敘述符合多元評量的特性?(A) 多元評量是廢除紙筆測驗 (B) 多元評量只有一種評量(C) 多元評量是手段而非目的 (D) 為多元評量而多元

【評論內容】

C和D是矛盾的,「為多元評量而多元」就是把多元評量當作「目的」,而C說不是目的

因此必有一個是答案,而從多元評量的出發點來看,它是一個「方法」,因此是C

【評論主題】請就(1)研究者即行動者(2)研究者在研究方法和統計應用上必須具備相當專業素養(3)研究常起於發現教育實務現場的問題(4)研究目的不在於積極建立學術理論與原理原則選出哪些是行動研究法的特色?(A)2、

【評論內容】

請將題目的ABCD改為1234,1234改為ABCD,謝謝

 

不要激動,試著提出解決之道才是一位合格的學習者該做的事

另外,超脫文字所造成的作答干擾(此D非彼D),也是種基本能力

【評論主題】下列有關組織文化研究觀點的敘述,何者正確?(A)起源於人類學與社會學(B)採取局外人的觀點(C)採用量化的調查方式(D)重視表面層次的顯示

【評論內容】

要研究組織文化(例如學生次文化)必須採質性研究、微觀的觀點(參考社會學的解釋論學派)

如果用客觀(局外人)的角度無法瞭解組織成員間的關係

【評論主題】61.能將五言絕句的一首詩改寫成白話文是屬於何種認知能力?(A)知識(B)理解(C)評鑑(D)分析

【評論內容】

如果脫離原意還能叫改寫嗎?因此「理解」是不可或缺的!

那麼「依原文之語意,將文字以其他語言重新表示」不就是翻譯嗎?

翻譯=不同語言之間的改寫~

【評論主題】61.能將五言絕句的一首詩改寫成白話文是屬於何種認知能力?(A)知識(B)理解(C)評鑑(D)分析

【評論內容】

要把詩翻譯成白話文,必須先「理解」文意。

創造是無中生有。

【評論主題】6.下列何者為現代合理性的教育觀?(A)棒下出孝子 (B)教錯的不如不教 (C)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D)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評論內容】

就算正式老師都會犯錯,也不代表教錯就是件合理的事

從中有所學習是另一回事

但今天是單純比較「教錯」與「不教」的價值性

教錯本來就比不教還糟糕,這才叫合常理

另外,C選項是盲目順從,不能選的原因很明顯

【評論主題】26.請由下列各題的難度值(P)判斷,那一題的鑑別度最高?(A)第一題(P=.10)(B)第二題(P=.25)(C)第三題(P=.49)(D)第四題(P=.70)

【評論內容】

我引用的是估計難度:(PH+PL)/2

在這個算式下,若「鑑別度達最大(也就是1)」則「難度為0.5」,此命題正確!

我特別分(1)(2)敘述就是因為兩種講法不同,(1)是「有機會」,(2)是「必」

乍看兩句話好像意思差不多,但這其實是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問題~

【評論主題】10 歐洲那一個國家最早實施強迫性公共教育?(A)英國 (B)法國 (C)荷蘭 (D)普魯士

【評論內容】題目講得很清楚是「強迫性」公共教育,意思等同於義務教育。此題沒有爭議。

【評論主題】8.自我的發展層次中,行為的動機訴之於最高道德命令。此階段謂之((A)生物我(B)社會我(C)理想我(D)本能我)。

【評論內容】

生物我(也就是本能我):與生俱來的生物性、各種慾望

 

理想我:行為的動機訴諸最高道德命令

 

而介在這之間、調和兩者而形成的,便是社會我

 

我們絕大部分的行為是社會我

 

社會我是生物我經過社會化之後產生的

【評論主題】7.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家長教育選擇權?(A)依學區分發入學 (B)教育券 (C)自行選擇學校就讀 (D)在家自行教育

【評論內容】

券,音ㄑㄩㄢˋ

關於教育券可參考維基百科的「學券制」條目: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B8%E5%88%B8%E5%88%B6

【評論主題】4.以下何者不是青少年發展的特徵(A)命題思考(B)自我中心的重現(C)同儕影響降低(D)理想主義。

【評論內容】

「命題」就是「若...則...」語句,亦即邏輯語句

命題思考就是假設性思考、邏輯思考,為皮亞傑的形式運思期的特徵

【評論主題】68.指一個社會中的人,按照某一個或幾個標準如財富、權力、職業等,被區分為各種不同等級的安排方法或狀態,其中每一等級的人都是一個社會階層(A)社會階級(B)社會階層化(C)社會流動(D)社會結構

【評論內容】

階層與階級的概念有所不同

社會階級的形成,除具備題目所述社會階層的條件外,尚有主觀因素

同一階級的人群,通常有其相似的"階級意識"與"行為模式"

這是區分社會階層與社會階級的主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