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測量時使用兩個相對的形容詞所構成的量尺,要求受試者對某一個主題概念加以評定,此種方法稱之為:
(A) 文字聯想測驗
(B) 主題統覺測驗
(C) 語句完成測驗
(D) 語意區別測驗。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43328
統計:A(40),B(176),C(74),D(1561),E(0)

用户評論

【用戶】趙吉米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一、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  投射測驗中編造技術,美國哈佛大學診療中心心理專家Murray 在1938 年  創用,全套共30 張內容曖昧圖片與一張空白卡片,內容多為人物與景物  畫。TAT 刺激比文字聯想結構性還低,但比羅夏墨漬測驗高,基本上需較  複雜、組織化有意義的語文反應。主試者要求受試者依圖片內容編造故  事,受試者常會不自覺融入個人內心衝突與慾望穿插在編造故事中,主試  者藉此分析故事中情節與主角扮演了解個人心理需要。 二、語句完成測驗  屬於投射測驗,讓學生造句,發現兒童一些共通的情感、態度 ...

【用戶】汪佩陵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語意分析法為奧斯古德(C.E. Osgood)所創,將兩個相對的形容詞如「好/壞」、「強壯/軟弱」、「被動/主動」放在一個量尺的兩端,而將其間分為七個等級,然欲用若干這樣的量尺去評量某些概念的語意。奧斯古德將語意分析所得的資料加以因素分析,認定語意分析主要包括三個因素,即評價(evaluation)、力量(potency)和行動(activity)。在實際應用時,可因研究目的而選定所要包括的因素數目,可以包括一個,也可以同時包含三個。但是習慣上,每一因素應採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量尺。語意分析法可應用在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及文化比較研究上。其實施步驟甚為簡單,即使是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亦不難了解其做法。 EX:受試者對"老師"的概念       好 :_*_ :__:__:__:__:___ 壞 無價值:___ :__:__:__:__:_*_ 有價值            (形容詞) (形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