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 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 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本文作者認為諸生學業不精、道德不佳的主要原因為何?
(A)學習環境不善
(B)學習心志不專
(C)學習條件不佳
(D)學習天賦不優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51724
統計:A(117),B(3450),C(36),D(22),E(0)

用户評論

【用戶】JiaYi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現在諸生在太學裡讀書,天天有朝廷供給的公糧,年年有父母寄來的衣服,沒有挨餓受凍的憂慮;坐在大廈底下讀著詩書,不再有奔走的辛勞了;有司業、博士做老師,沒有問了不告訴、求了得不到的事情了;凡該有的書,都已搜集在這裡,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錄,向別人借書然後才讀得到。如果有學業不夠精進,修養沒成功,那麼若非天資低劣,便是不如我這麼專心罷了。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1110000014KK09075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15 有人必定要有一間高雅的書房,杜絕閒雜人等的干擾,焚香靜坐,才完成讀書的架式,卻又說不定神遊太虛, 書本上的之乎者也,並未輸入他的腦裡。相反的,也有人雖或處在鮑魚之肆,人聲喧囂而腥臭難耐,偏偏 他可以持其足夠的定力,不聞不問,集中心志在其課業上,終於也獲得很高的成就。 依作者之意,造成上述兩種不同結果的主要原因是: (A)個人天性 (B)學習態度 (C)環境差異 (D)讀書計畫 

【用戶】f0623230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 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 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現在諸生在太學裡讀書,天天有朝廷供給的公糧,年年有父母寄來的衣服,沒有挨餓受凍的憂慮;坐在大廈底下讀著詩書,不再有奔走的辛勞了;有司業、博士做老師,沒有問了不告訴、求了得不到的事情了;凡該有的書,都已搜集在這裡,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錄,向別人借書然後才讀得到。如果有學業不夠精進,修養沒成功,那麼若非天資低劣,便是不如我這麼專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