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下列有關目標導向理論的敘述何者正確?
(A)相對於國小階段,中學生採取迴避型工作目標之比例有減少趨勢
(B)由於華人的愛面子文化,長久來看,表現目標比精熟目標更有助於台灣學生發展適應性動機
(C)大多數學生在不同學習情境會同時擁有許多目標,並採取許多策略去調和多元目標
(D)一般而言,隨著年級增加,中學生會逐漸傾向抱持精熟目標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69398
統計:A(56),B(197),C(1765),D(276),E(0)

用户評論

【用戶】伊伊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相關考題連結內有詳解65.下列有關「目標導向」理論的敘述何者正確? (A)表現目標(performance goal)會減低學業成就 (B)學習目標(learning goal)也稱精熟目標(mastery goal),老師可透過強調教材的實用性和趣味性來幫助學生建立 (C)迴避型工作目標(work avoidance goal)的學生會爭取很多表現的機會,或挑最難的任務,雖敗猶榮,以強化自我效能 (D)一般隨著年級增加,學生會逐漸傾向抱持學習目標導向(learning goal)。教檢(教師檢定)◆教育原理與制度- 102 年 - 102年 新北市立高中職102學年度教師聯合甄選#10173答案:B線上測驗: /item-65.%E4%B8%8B%E5%88%97%E6%9C%89%E9%97%9C%E3%80%8C%E7%9B%AE%E6%A8%...

【用戶】廖大可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chuchu 大一下 (2017/05/10) 7 筆記-隨著年級增加,學生會逐漸傾向抱持表現目標導向,越高年級越容易覺得成績好是因為能力,成績不好是因為能力不足,因此他們重視的是別人的觀感,想要表現(好想要表現更好,不好想要避免表現出無能)而非單純地為了學習線上測驗: /item-65.%E4%B8%8B%E5%88%97%E6%9C%89%E9%97%9C%E3%80%8C%E7%9B%AE%E6%A8%99%E5%B0%8E%E5%90%91%E3%80%8D%E7%90%86%E8%AB%96%E7%9A%84%E6%95%98%E8%BF%B0%E4%BD%95%E8%80%85%E6%AD%A3%E7%A2%BA%EF%BC%9F++%28A%29%E8%A1%A8%E7%8F%BE%E7%9B%AE%E6%A8%99%EF%BC%88perform..-422450.htm#ixzz5HPgpVDKs

【用戶】weichiahsi200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由於華人的愛面子文化,長久來看,表現目標比精熟目標更有助於台灣學生發展適應性動機 B選項錯在哪?

【用戶】decadetoyo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表現目標導向」是學習動機信念的一種,其意義是: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是為「表現」。重視個人能力在團體中的相對地位與自我價值感,透過教師的各種教學評量,凸顯與肯定個人的能力水準,而達成社會所期許與認可的目標。因此學習者傾向於挑可以成功而避免失敗的工作環境或工作挑戰,以維持自尊並贏得重要他人的讚許。亦即學習動力來自想獲得好成績,以證明自己的能力,並獲得他人的認可。因此其成就行為的特徵是:可以獲得好成績的情境積極參與。反之則逃避之,以避免傷害自尊,視自己能否勝任來選擇工作的難易度,而努力學習是一種獲得別人讚賞的手段。資料來源:教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