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 淳琦老師想運用初層次同理心(primary empathy)來協助學生,以下何種行為是正確的?
(A) 指出學生暗示的意思
(B) 協助學生連結相關的資訊
(C) 反應學生傳達的表層意思
(D) 提供學生具體建議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19831
統計:A(240),B(390),C(3299),D(95),E(0)

用户評論

【用戶】Archer Wang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Carkhuff於1969年,提出同理心可分為初層次同理心(primary empathy)與高層次同理心(advanced empathy):前者常出現於諮商師與當事人建立關係的初期,藉由當事人所表達的感受、行為予以設身處地的反映;後者多發生於諮商師與當事人在治療關係穩固良好時,諮商師反映當事人所隱含的含意或尚未經驗的感受,催化當事人面對問題的真正感受並自我探索,對困擾有著真正的瞭解與進一步的處遇(引自Egan, 1988/1992)台 灣 心 理 諮 商 季 刊2011年,3 卷 2期,01-14頁 

【用戶】李健美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初層次同理心=簡述語意技術+情感反應技術

【用戶】pika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初層次同理心:只針對當事人明顯表達的意思及感覺作一個基本了解的溝通,協助當事人從自身的參考架構來探索及澄清自己的問題。例如:來談者:「老師老愛盯我,真是氣死人」諮商師:「老師對你太嚴格的作法,讓你感到不舒服」高層次同理心:指出當事人說了一半或隱藏在話中的意思,這些可留待下個階段再做,是屬於高層次同理心了,其目的是為了協助當事人對自己及其問題產生新的觀點、新的了解。例如:來談者:「老師老愛盯我,我還是不舒服」諮商師:「你感到不舒服,因為你不知道如何達到老師要求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