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小明正在減重,他每天量體重並作紀錄。下列何者最適合描述他目前的行為?
(A)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B)自我應驗(self-fulfilling)
(C)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
(D)自我增強(self-reinforcement)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64347
統計:A(84),B(19),C(3354),D(21),E(0)

用户評論

【用戶】ting ting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1. 自我效能:Bandura提出,係指個體對自己從事某工作的能力,以及對該工作可能達成的程度的一種主觀評價。2. 自我應驗:做某件事情或是對待某人,心裡有預期,而事情的發展也如自己的預期的內容一致、實現。3.自我監控:指個體對自身的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握,調整行動,以達到所預定的模式或目標的自我實現過程。4.自我增強:指個人按自訂標準評判自己的行為之後,在心理上對自己所作的獎勵或懲罰。

【用戶】color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C)自我監控一詞有兩方面的涵義:其一是當成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一部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等於後設認知。   布朗(Ann L. Brown)持第一種觀點,認為自我監控是後設認知的一部分。在布朗的後設認知理論中,將後設認知分成:認知的知識與認知的調整兩部分。認知的調整包括計畫、監控和查核結果三方面,而監控是指個人對於自己的認知活動具有監督、控制、測試、修正,或是重新安排認知策略的能力。   另一方面,傅來福(John H. Flavell)的後設認知理論則經常被當成是認知的自我監控。傅來福認為後設認知包括認知目標、後設認知知識、後設認知經驗,和認知行動或策略等四個部分。這四個部分不但有各自運作的功能,而且能交互作用以監控個人的一切認知活動。

【用戶】color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D)自我增強是指個人依照自訂的標準來評鑑自己的行為,並根據評鑑的結果在心理上施予自己獎勵或懲罰。換言之,這種獎勵或懲罰都是自己給予的,並非別人所施予的。在班杜拉(Aldert Bandura)的觀察學習理論中,兒童對楷模進行模仿前,會根據楷模的行為替自己訂立一個標準,並依此標準來評鑑、修正自己的行為。如果兒童覺得自己的行為符合標準,則心理上就有滿足感,並因而增強了他所模仿的行為。這種心理現象,可稱為自我增強。因此,主張社會學習論的學者有時會在人格測驗中,評量個人運用自我增強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