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六書名稱與其定義的配對,以下何者正確?
(A)「視而可識,察而見意」/象形
(B)「比類合宜,以見指撝」/形聲
(C)「以事為名,取譬相成」/假借
(D)「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轉注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222222
統計:A(6),B(0),C(1),D(2),E(0)

用户評論

【用戶】108正式教師必上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定義化成其物,隨體結詘視而可識,察而見意比類合宜,以見指撝補:比、合→合體字以事為名,取譬相成補:事→依事物性質       譬→發聲相似建類一首,同意相授補:一義多字考、老是也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補:一字多義

【用戶】Godislove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會意者,比類合宜,以見指撝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

【用戶】Ya-hui Chang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六書說文解字定義象形化成其物,隨體結詘,日、月是也。象形就是將實物形體,隨著物體的自然形狀描繪出來,如日與月。指事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指事就是用眼看就可知道,再觀察便可了解其意,如上或下。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補:比、合→合體字會意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初文配合成一個字,使人領悟出它的意思來。「比類」即將此一類與被一類比配而成;「合誼」即會合其意義。「指撝」即所指之意向,武信之類是也,人言為信,止戈為武,會合人意,故云會意也 。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

【用戶】TOYOBO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最佳解!

【用戶】chu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視而可識,察而見意」→指事(B)「比類合宜,以見指撝」→會意(C)「以事為名,取譬相成」→形聲(D)「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轉注 √

【用戶】黃曉米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轉注漸繁假借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