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某甲從童年就立志成為立法委員。請問某甲的自我統合是傾向於何種統合狀態?
(A)迷失型統合(identity diffusion)
(B)未定型統合(identity moratorium)
(C)早閉型統合(identity foreclosure)
(D)定向型統合(identity achievement)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困難0.195794
統計:A(3),B(10),C(2205),D(540),E(0)

用户評論

【用戶】古大同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自我統合一詞最早出現在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為青年期的主要發展任務。若發展良好則為「自我統合」反之,發展不佳則為「角色混洧」。自我統合的定義:個體嘗試把自己有關的多個層面統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覺得協調一致的自我整體。 Marcia(1980)延續Erikson的理論,提出自我統合的兩種類型四種狀態:定向型(identity achievement):自我追尋以達到自主定向地步者。瞭解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已經歷過統合危機且有一番情緒掙扎,對未來已下決定並對該決定有強烈的承諾。未定型(identity moratorium): 尚未確定未來方向,正處於危機尚未統合者。瞭解自身所處的現實環境,但不覺滿意;有心改變想要改變但尚未確定方向。迷失型(identity diffu...

【用戶】ㄚㄚ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6.某甲從童年就立志成為立法委員。請問某甲的自我統合是傾向於何種統合狀態?(A)迷失型統合(identity diffusion) (B)未定型統合(identity moratorium)(C)早閉型統合(identity foreclosure) (D)定向型統合(identity achievement)修改成為6.某甲從童年就立志成為立法委員。請問某甲的自我統合是傾向於何種統合狀態?(A)迷失型統合(identity diffusion) (B)未定型統合(identity moratorium)(C)早閉型統合(identity foreclosure) (D)定向型統合(identity achievement)

【用戶】Yu-Shi Chen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覺得題目出得不好~~~~

【用戶】Sandra Hsu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所以這題是c還是d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