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 不加禮敬。他鄉異縣,微藉風聲,延頸企踵,甚於饑渴。校其長短,覈其精麤,或彼不能此矣。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昔虞國宮之奇,少長於君,君狎之,不納其諫,以至亡國,不可不留心也。(顏之推〈慕賢〉)
【題組】25.本文主旨在勸誡人不可:
(A)貴遠賤近
(B)數典忘祖
(C)欺善怕惡
(D)見利忘義。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91195
統計:A(629),B(95),C(12),D(59),E(0)

用户評論

【用戶】蘇小智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語譯:世上的人大多有所壅蔽不能通明,重視所說的而輕視看見的,重視遠處的而輕視身邊的。從小到大常往來的人中,如果有了賢士哲人,也往往輕慢,缺少禮貌尊敬。而對身居別縣他鄉的,稍稍傳聞名聲,就會伸長脖子、踮起腳跟,如饑似渴地想見一見,其實比較二者的短長,審察二者的精粗,很可能遠處的還不如身邊的,此所以魯人會把孔子叫做「東家丘」。從前虞國的宮之奇從小生長在虞君身邊, 虞君對他很隨便,聽不進他的勸諫,終於落了個亡國的結局,真不能不留心啊!

【用戶】蘇小智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語譯: 世上的人大多有所壅蔽不能通明,重視所說的而輕視看見的,重視遠處的而輕視身邊的。從小到大常往來的人中,如果有了賢士哲人,也往往輕慢,缺少禮貌尊敬。而對身居別縣他鄉的,稍稍傳聞名聲,就會伸長脖子、踮起腳跟,如饑似.....看完整詳解

【用戶】蘇小智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語譯: 世上的人大多有所壅蔽不能通明,重視所說的而輕視看見的,重視遠處的而輕視身邊的。從小到大常往來的人中,如果有了賢士哲人,也往往輕慢,缺少禮貌尊敬。而對身居別縣他鄉的,稍稍傳聞名聲,就會伸長脖子、踮起腳跟,如饑似.....看完整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