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上聲隨著語音環境的不同而有了兩種變調的情形。上聲字的變調可以概括成一個口訣:「上後非上前半上,上上連讀前變陽,上後輕聲原為上,或讀半上或讀陽。」下列哪一組詞語完全合乎「上後非上前半上」的情況呢?
(A)語言、感謝、腦袋
(B)舉止、橄欖、野草
(C)耳朵、椅子、奶奶
(D)木炭、互助、電話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77858
統計:A(628),B(544),C(229),D(4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2、國音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用户評論

【用戶】Wang Wa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推敲推敲,終於懂了前三句,第四句仍待高手解答先備知識:陰平即是國語的第一聲陽平  第二聲上聲  第三聲去聲  第四聲以兩字一詞連讀為例上後非上前半上第一字上聲,第二字不是--第一字仍讀上聲(A)語言、感謝、腦袋上上連讀前變陽兩個上聲連讀--第一字變成陽平(B)舉止、橄欖、野草上後輕聲原為上第一字是上聲,第二字是輕聲--第一字仍讀上聲(C)耳朵、椅子、奶奶或讀半上或讀陽......待高手解答

【用戶】鄭恩賜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上聲在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輕聲前都會產生變調,只有在單念或在詞語、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讀原調。也由此可知上聲變調是因為「音長」過長的關係。上聲有兩種變調情形,就是口訣的前兩句:1.上後非上,前半上:上聲後面接不是上聲字,原本的上聲要變為「半上」(半上的意思是上聲「2114」的結構,被截去後半只剩前半「211」)2.上上連讀,前變陽:上聲後面接上聲字,原本上聲要變「陽平」(從上聲「2114」變成陽平聲「35」)口訣三四句:上後輕聲原為上,或讀半上或讀陽上聲後接輕聲字,符合第一種變調方式,所以原本上聲讀為「半上」(原為上,讀半上)或讀陽平的情形,目前找不到例子可佐證,應該是口訣有誤...

【用戶】Ellie Chen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上後輕聲原為上,或讀半上或讀陽意思有兩種1.原為上讀前半上,如餃子,好的2.原為上讀陽平,如小姐,可以

【用戶】Aliva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上後非上前半上→上音是三聲的意思,所以應翻譯為:三聲後面的字若不是接三聲而是接其他聲調的話(上後非上),則那個三聲的聲調就要改念成前半上的音調(前半上)。也就是原來的三聲(214)只要念(211)即可。

【用戶】鄭恩賜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上聲在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輕聲前都會產生變調,只有在單念或在詞語、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讀原調。也由此可知上聲變調是因為「音長」過長的關係。上聲有兩種變調情形,就是口訣的前兩句:1.上後非上,前半上:上聲後面接不是上聲字,原本的上聲要變為「半上」(半上的意思是上聲「2114」的結構,被截去後半只剩前半「211」)2.上上連讀,前變陽:上聲後面接上聲字,原本上聲要變「陽平」(從上聲「2114」變成陽平聲「35」)口訣三四句:上後輕聲原為上,或讀半上或讀陽上聲後接輕聲字,符合第一種變調方式,所以原本上聲讀為「半上」(原為上,讀半上)或讀陽平的情形,目前找不到例子可佐證,應該是口訣有誤...

【用戶】Ellie Chen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上後輕聲原為上,或讀半上或讀陽意思有兩種1.原為上讀前半上,如餃子,好的2.原為上讀陽平,如小姐,可以

【用戶】Aliva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上後非上前半上→上音是三聲的意思,所以應翻譯為:三聲後面的字若不是接三聲而是接其他聲調的話(上後非上),則那個三聲的聲調就要改念成前半上的音調(前半上)。也就是原來的三聲(214)只要念(211)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