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古代聖賢曾就為學提出許多看法,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孟子:「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強調學習堅持有恆的重要
(B)諸葛亮:「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主張唯有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方能有所成就
(C)《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說明人各有所長,不必羨慕他人,而應開發自己
(D)朱子:「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鼓勵學者欲學有所成,須勤於論難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36154
統計:A(1235),B(48),C(90),D(10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孟子_君子三樂、四書、古時候年齡代稱

用户評論

【用戶】陳維維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諸葛亮的「戒子書」http://tw.myblog.yahoo.com/jw!LaA52ZWCAhjWHtqVC207BlN5YUejYHUS/article?mid=2395&prev=2396&next=-1「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在於內心的寧靜,而非外在環境的安靜.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C)別人一次可以學會的,我就學習一百次;別人十次可以學會的,我就學習一千次。如果真能如此去做,雖然愚笨,也一定會變得聰明;雖然柔弱,也會變:“書讀的遍數多瞭,它的意思自然會得剛強。(D)書讀的遍數多瞭,它的意思自然會顯現出來。”就是說書讀得熟瞭,那麼不依靠別人解釋說明,自然就會明白它的意思瞭。

【用戶】陳維維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諸葛亮的「戒子書」http://tw.myblog.yahoo.com/jw!LaA52ZWCAhjWHtqVC207BlN5YUejYHUS/article.....看完整詳解

【用戶】我愛阿摩,阿摩愛我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C)別人一次可以學會的,我就學習一百次;別人十次可以學會的,我就學習一千次。如果真能如此去做,雖然愚笨,也一定會變得聰明;雖然柔弱,也會變:“書讀的遍數多瞭,它的意思自然會得剛強。(D)書讀的遍數多瞭,它的意思自然會顯現出來。”就是說書讀得熟瞭,那麼不依靠別人解釋說明,自然就會明白它的意思瞭。

【用戶】C.C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謂別人化一分氣力,自己用百倍力量。即以百倍的努力趕上別人。

【用戶】安琪拉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三國·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文中一句,意指不學習就無從增長知識,提高才幹。釋義:不學習就難以增長才幹,不立志就難以學有所成。譯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