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林老師發現山山國小各班學生的英文程度差距很大,為了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她會因不同班級的學生程度調整教學內容。此屬於下列何者?
(A)運作課程
(B)經驗課程
(C)理想課程
(D)知覺課程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10811
統計:A(30),B(3),C(1),D(3),E(0)

用户評論

【用戶】蘇彎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一)理想(或意識型態)課程(ideal curriculum):由政府、學者、課程委員所設計,是從理想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如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等。(二)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學校採用,是國家認可,經學校或教師採用,表現在某些書寫的文件上,如各版本教科書。(三)知覺課程(perceived curriculum):教師依照不同經驗與觀點所體會的,此乃心中的課程(curriculum of mind),不同師生所知覺的課程不一定就是正式認可的教學或學習內容,因此知覺課程是影響意識型態和正式課程、決定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等成效的關鍵。(四)運作課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指一節課或每一天實際進行的活動,與教師知覺的課程不一定相同,如班級研討會、社團活動等...

【用戶】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理想-----政府正式-----學校知覺-----教師解讀課程運作-----教師實施課程經驗-----學生習得課程

【用戶】許碩碩60112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古德拉(Goodlad)將課程分為五類:意識形態課程(理想課程)、正式課程、知覺課程、運作課程、經驗課程。(一)理想課程(意識型態)根據課程理論設計、規劃,並考量國家需要討論制定。(二)正式課程(地方政府)教育機關正式規定與實施的課程。(三)知覺課程(教師)教師對課程的了解與看法所認定的課程。(四)運作課程(師生互動)教師實際教學時的課程。(五)經驗課程(學生)個別學生教學歷程中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