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研究中國文字,最重要的一部書是下列何者?
(A)《論語》
(B)《方言》
(C)《說文解字》
(D)《世說新語》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46785
統計:A(14),B(3),C(854),D(6),E(0)

用户評論

【用戶】Taickbin Ch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一部中國東漢許慎編著的文字工具書,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說解共用133,441字,原書分為目錄一篇和正文14篇。原書現已失落,但其中大量內容被漢朝以後的其他書籍引用,並有北宋徐鉉於雍熙三年(986年)校訂完成的版本(稱為「大徐本」)流傳至今。宋以後的說文研究著作多以此為藍本,例如清朝的段玉裁注釋本。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是中國現存最早字典。

【用戶】Taickbin Ch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訓詁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詞典[1]。《漢書·藝文志》將《爾雅》列為儒家的經典之一,儒家學者將其歸類為訓詁書,列入十三經之中。唐朝時,是學館生徒必讀書之一[2]。其中「爾」是「近」的意思;「雅」本意為「正」,引申為官方規定的規範語言,即「雅言」。「爾雅」就是「近正」,使語言接近於官方規定的語言。《爾雅》是後代考證古代詞語的一部著作。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

【用戶】Taickbin Ch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一部中國東漢許慎編著的文字工具書,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說解共用133,441字,原書分為目錄一篇和正文14篇。原書現已失落,但其中大量內容被漢朝以後的其他書籍引用,並有北宋徐鉉於雍熙三年(986年)校訂完成的版本(稱為「大徐本」)流傳至今。宋以後的說文研究著作多以此為藍本,例如清朝的段玉裁注釋本。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是中國現存最早字典。

【用戶】Taickbin Ch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訓詁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詞典[1]。《漢書·藝文志》將《爾雅》列為儒家的經典之一,儒家學者將其歸類為訓詁書,列入十三經之中。唐朝時,是學館生徒必讀書之一[2]。其中「爾」是「近」的意思;「雅」本意為「正」,引申為官方規定的規範語言,即「雅言」。「爾雅」就是「近正」,使語言接近於官方規定的語言。《爾雅》是後代考證古代詞語的一部著作。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

【用戶】Taickbin Ch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一部中國東漢許慎編著的文字工具書,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說解共用133,441字,原書分為目錄一篇和正文14篇。原書現已失落,但其中大量內容被漢朝以後的其他書籍引用,並有北宋徐鉉於雍熙三年(986年)校訂完成的版本(稱為「大徐本」)流傳至今。宋以後的說文研究著作多以此為藍本,例如清朝的段玉裁注釋本。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是中國現存最早字典。

【用戶】Taickbin Ch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訓詁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詞典[1]。《漢書·藝文志》將《爾雅》列為儒家的經典之一,儒家學者將其歸類為訓詁書,列入十三經之中。唐朝時,是學館生徒必讀書之一[2]。其中「爾」是「近」的意思;「雅」本意為「正」,引申為官方規定的規範語言,即「雅言」。「爾雅」就是「近正」,使語言接近於官方規定的語言。《爾雅》是後代考證古代詞語的一部著作。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