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5. 依據《一百零七學年至一百一十一學年幼兒園基礎評鑑指標》之內容,有關幼兒發展篩檢評鑑項目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每學年應對新入園幼兒實施發展篩檢(B)對疑似發展遲緩幼兒應留有處理紀錄(C)篩

【評論內容】

(A)每學年應對新入園全園幼兒實施發展篩檢

(B)對疑似發展遲緩幼兒應留有處理紀錄

(C)篩檢項目應得採用衛生機關所定項目不得自行訂定或其他單位所定項目,或由各園自行訂定。

(D)對園內具有身心障礙證明文件之幼兒仍應實施發展篩檢免檢核該生此項資料。

【評論主題】41.五歲的小丘很清楚 10 多於 8,但當實驗者以同樣大小的鈕扣放在桌上,指著一排 10顆緊鄰的鈕扣和一排 8 顆距離較鬆的鈕扣,問小丘哪一排鈕扣較多時,小丘毫不遲疑地指著較長的 8 顆鈕扣並說:「

【評論內容】

集中概念(centration) :只注意到一個面向,忽略其他的面向;多半受知覺的外表影響;無法注意到中間轉型的動力過程(如倒水),因此起始和結束的狀態沒有關聯。

【評論主題】38 下列哪些是幼兒動態評量特別強調的重點?甲、幼兒先前獲得的知能 乙、幼兒對教師教學的回應丙、幼兒的學習過程和潛力 丁、幼兒在標準化測驗的表現(A)甲丁 (B)丙丁 (C)甲乙 (D)乙丙

【評論內容】「動態評量」是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評量學生的解題能力;此理念的產生,是由於體認到解題的過程是動態的,標準化的測驗及多重選擇題,無法反應學生的理解力與差遣知識的能力,而發展出的「另類評量」取向。此種評量是基於韋考斯基(L.S. Vygotsky)的認知發展理論,最早用於智障者或學習緩慢者,以輔助受試者在測驗過程中開發潛在的高階思考能力。   學童所具備的能力事實上比我們可觀察到的要高,遠非當今客觀化測驗工具所能評定,因而尋找各種適合的方式,在評量之時,導引學童更高水準的表現,便極有必要。韋考斯基認為兒童認知發展的心理歷程是動態的,是在社會文化情境中進行的,兒童的實際能力可藉由社會互動而提高,其潛在的發展力,亦在互...

【評論主題】66.根據《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下列有關幼兒園實施教保活動課程之敘述,何者正確? (A)每學年召開一次全園性教保活動課程發展會議 (B)全園性教保活動課程發展會議與園務會議得合併辦理與紀錄 (C

【評論內容】

(A)每學年(每學期)應至少召開一次全園性教保活動課程發展會議(B)全園性教保活動課程發展會議須獨立召開,不得併入其他會議辦理。(C)參與人員為全園教保服務人員

【評論主題】59.吃水果時,鈞鈞算數著碗裡的小番茄,從碗裡拿出第一個小番茄時說「1」,拿出第二個小番茄時說「2」,拿出第三個小番茄時說「3」,拿出碗裡剩下的最後一個小番茄時說「4」,然後說我的碗裡總共有4顆小番茄

【評論內容】

基數原則(The Cardinal Principle)

點算到最後一個物件時唸到的數字,就是這堆物件的數量。

一對一原則(The One-to-one Principle)

一個物件只數一次。

抽象原則(The Abstraction Principle)

數字可以代表任何可數的物件,且不受物品特性影響。

固定順序原則(The Stable-order Principle) 

計算物件時,要遵守一定的數字順序。

【評論主題】28.下列何者是《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中提及的語文領域目標?(A)擁有主動探索的習慣 (B)展現豐富的想像力(C)合宜參與日常社會互動情境 (D)樂於與他人溝通並共同合作解決問題

【評論內容】

(A)擁有主動探索的習慣:認知(B)展現豐富的想像力:美感(C)合宜參與日常社會互動情境:語文(D)樂於與他人溝通並共同合作解決問題:社會

【評論主題】59.吃水果時,鈞鈞算數著碗裡的小番茄,從碗裡拿出第一個小番茄時說「1」,拿出第二個小番茄時說「2」,拿出第三個小番茄時說「3」,拿出碗裡剩下的最後一個小番茄時說「4」,然後說我的碗裡總共有4顆小番茄

【評論內容】

基數原則(The Cardinal Principle)

點算到最後一個物件時唸到的數字,就是這堆物件的數量。

一對一原則(The One-to-one Principle)

一個物件只數一次。

抽象原則(The Abstraction Principle)

數字可以代表任何可數的物件,且不受物品特性影響。

固定順序原則(The Stable-order Principle) 

計算物件時,要遵守一定的數字順序。

【評論主題】33.依照布羅斐布(U. Bronfenbrenner)提出的發展生態系統理論,臺灣文化環境對於生長在臺灣的幼兒,是屬於何種系統?(A)外系統(exosystem) (B)微系統(microsyste

【評論內容】

微系統(microsystem) :又稱小系統,指個體直接接觸的人事物。例:家庭成員

中間系統(mesosystem):個體直接接觸,兩個以上之小系統間的連結關係。例:親師關係。

外系統(exosystem) :個體「未」直接接觸*,但會影響個體直接接觸的小系統者。如:父母的工作場所、政府福利政策。

大系統(macrosystem) :又稱鉅視系統,為同時影響三個系統的較高層次系統。例:文化、風俗、價值觀等。

*:我個人覺得那點很難判斷。提供詳解給大家,希望少燒一點鑽石。

【評論主題】11.維高斯基(L. S. Vygotsky)主張每個文化會透過下列何者,以傳遞特定的信念和價值,亦即教導兒童想什麼及如何去想?(A)鷹架作用(B)近側發展區(C)參與式學習(D)智能適應工具

【評論內容】

題幹關鍵詞:

教導兒童想什麼及如何去想

智能適應工具(tools of intellectual adaptation):意指兒童從其與社會較有能力的成員之互動中,內化而來的思考方法及問題解決策略。

【評論主題】41.五歲的小丘很清楚 10 多於 8,但當實驗者以同樣大小的鈕扣放在桌上,指著一排 10顆緊鄰的鈕扣和一排 8 顆距離較鬆的鈕扣,問小丘哪一排鈕扣較多時,小丘毫不遲疑地指著較長的 8 顆鈕扣並說:「

【評論內容】

集中概念(centration) :只注意到一個面向,忽略其他的面向;多半受知覺的外表影響;無法注意到中間轉型的動力過程(如倒水),因此起始和結束的狀態沒有關聯。

【評論主題】83.要提供幼兒「動態平衡」的活動技能,以下何者較為適當?(A)讓幼兒模仿金雞獨立,單腳站立在平衡木上,比賽看誰站得久 (B)播放音樂,讓幼兒隨著音樂在彈簧墊上模仿兔子彈跳 (C)讓幼兒定點拍球,比賽

【評論內容】靜態平衡

是人體在固定位置上,保持均勢的能力,例如能平穩的單足站立或站在平衡板上。

動態平衡

為人體在運動中保持均勢的能力,例如能平穩的走在平衡木上或彈跳於彈簧床上。 

引用自《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之名詞解釋

【評論主題】83.要提供幼兒「動態平衡」的活動技能,以下何者較為適當?(A)讓幼兒模仿金雞獨立,單腳站立在平衡木上,比賽看誰站得久 (B)播放音樂,讓幼兒隨著音樂在彈簧墊上模仿兔子彈跳 (C)讓幼兒定點拍球,比賽

【評論內容】靜態平衡

是人體在固定位置上,保持均勢的能力,例如能平穩的單足站立或站在平衡板上。

動態平衡

為人體在運動中保持均勢的能力,例如能平穩的走在平衡木上或彈跳於彈簧床上。 

引用自《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之名詞解釋

【評論主題】38 下列哪些是幼兒動態評量特別強調的重點?甲、幼兒先前獲得的知能 乙、幼兒對教師教學的回應丙、幼兒的學習過程和潛力 丁、幼兒在標準化測驗的表現(A)甲丁 (B)丙丁 (C)甲乙 (D)乙丙

【評論內容】「動態評量」是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評量學生的解題能力;此理念的產生,是由於體認到解題的過程是動態的,標準化的測驗及多重選擇題,無法反應學生的理解力與差遣知識的能力,而發展出的「另類評量」取向。此種評量是基於韋考斯基(L.S. Vygotsky)的認知發展理論,最早用於智障者或學習緩慢者,以輔助受試者在測驗過程中開發潛在的高階思考能力。   學童所具備的能力事實上比我們可觀察到的要高,遠非當今客觀化測驗工具所能評定,因而尋找各種適合的方式,在評量之時,導引學童更高水準的表現,便極有必要。韋考斯基認為兒童認知發展的心理歷程是動態的,是在社會文化情境中進行的,兒童的實際能力可藉由社會互動而提高,其潛在的發展力,亦在互...

【評論主題】34 下列有關腸病毒的敘述,何者正確?(A)腸病毒流行期間,可儘量安排室內休閒活動(B)已經感染過腸病毒的幼兒,就不會再次感染(C)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冬天也有腸病毒病例,只是比較多而已(D)在發

【評論內容】

腸胃型感冒(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時期才是冬天喔!

病毒性腸胃炎

腸胃炎係指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有多種不同的病毒可導致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台灣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隔年3月間,而腺病毒則一整年內都會發生。資料來源:http://www.cdc.gov.tw/diseaseinfo.aspx?treeid=82ce806a312cefec&nowtreeid=f0fd5a55bbb6c41a&tid=9FA12F779BF31729

【評論主題】33.依據「幼兒園及其分班基本設施設備標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甲、室內活動室不得設置於地下層乙、走廊之地板面有高低差時,應設置臺階丙、樓梯應裝設雙邊雙層扶手,扶手直徑應在 3 至 4 公分範圍內丁、

【評論內容】

甲、室內活動室不得設置於地下層(O)

乙、走廊之地板面有高低差時,應設置臺階(X)

正解:應設置斜坡道,且不得設置臺階。

丙、樓梯應裝設雙邊雙層扶手,扶手直徑應在 3 至 4 公分範圍內(O)

丁、水龍頭採分散設置者,至少有總量 1/3 以上設置於盥洗室(含廁所)內 (X)

正解: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設置於盥洗室(含廁所)內。

【評論主題】33.依據「幼兒園及其分班基本設施設備標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甲、室內活動室不得設置於地下層乙、走廊之地板面有高低差時,應設置臺階丙、樓梯應裝設雙邊雙層扶手,扶手直徑應在 3 至 4 公分範圍內丁、

【評論內容】

甲、室內活動室不得設置於地下層(O)

乙、走廊之地板面有高低差時,應設置臺階(X)

正解:應設置斜坡道,且不得設置臺階。

丙、樓梯應裝設雙邊雙層扶手,扶手直徑應在 3 至 4 公分範圍內(O)

丁、水龍頭採分散設置者,至少有總量 1/3 以上設置於盥洗室(含廁所)內 (X)

正解: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設置於盥洗室(含廁所)內。

【評論主題】16.融合班的小美在積木角玩積木,王老師對小美說:「你的積木城堡蓋得好漂亮,有好多種不同的形狀,有三角形、圓形與方形耶!」王老師使用了下列哪一種語言策略?(A)擴展(expansion)(B)詳述(e

【評論內容】延伸(extension)、詳述(expatiation):指教學者在兒童說出某些話語之後,再將其話語延伸,增加更多的語意訊息,或是示範更多個該目標語言結構在類似但不同語境中的使用情形。

【評論主題】28.下列有關幼兒語言發展的敘述,何者錯誤?(A)詹姆斯基(N. Chomsky)主張人類擁有天生的語言產生機制(B)當幼兒看著老虎圖片指其為貓咪,是語言過度延伸的表現(C)大腦威尼克區(Wernic

【評論內容】

聽障兒童的語言發展問題n– 形式

1. 過度使用名詞與動詞,較少使用副詞、介係詞、n代名詞等,常會漏掉功能性詞彙。

n2. 大部分句子是主詞n+動詞n+受詞的簡單句,句中使n用語詞較一般兒童少。n

3. 語法結構較簡單,常有顛倒語詞排列的情形。

4. 大多循一般兒童相似的順序發展語言能力,但每n個發展階段停留的時間均較長。

n5. 過於嚴重遲緩者,可能循著異常的發展型態。n6. 語言能力較同齡兒童落後2-3n年。

資料來源:

聽覺障礙兒童的語言問題與治療 (pdf檔)

【評論主題】1.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規定公立幼兒園應優先招收不利條件之幼兒,請問不利條件之幼兒包含哪些身分?①中低收入幼兒 ②教育優先區幼兒 ③身心障礙幼兒 ④原住民幼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

【評論內容】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七條寫到:

「政府應提供幼兒優質、普及、平價及近便性之教保服務,對處於經濟、文化、身心、族群及區域等不利條件之幼兒,應優先提供其接受適當教保服 務之機會。」經濟不利:中低收入戶

文化、區域或族群不利:原住民幼兒

身心不利:身心障礙兒童

教育優先區的部分沒有支援幼兒園的優先招收,欲知定義可按以下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5%99%E8%82%B2%E5%84%AA%E5%85%88%E5%8D%80

【評論主題】19.教保人員爲幫助幼兒建立是非善惡的觀念,講述一則「伊索寓言」的故事,上述的教學 方式屬於下列哪一種教學法?(A)發表教學法 (B)思考教學法 (C)欣賞教學法 (D)練習法

【評論內容】

關鍵詞:是非善惡的觀念

 

欣賞學習法:凡培養幼兒態度、興趣、理想及價值觀,宜採用欣賞教學法

【評論主題】48. 概念圖之所以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效果,主要關鍵何在?(A)是一種學習的監控策略 (B)提供一個使學生容易記憶的圖像,並加深印象 (C)讓學生可以自行建構屬於自己的概念圖(D)評定學生的知識結

【評論內容】

概念圖之所以能對學習產生影響效果,是因為它可以使學生透過自己建構的概念圖來區辨並思考概念和概念間的關係,進而將這些概念有系統、有層次、有組織的統整起來(Novak,1991)。

資料出處:http://www.sciedu.ndhu.edu.tw/discourse/91holiday/915323.pdf

【評論主題】盧梭以「順應自然」及「返於自然」為教育理論的二大支柱,在「愛彌兒」一書中一切以下列何者為基礎,以自然為理想?(A)群體 (B)文化 (C)社會 (D)兒童

【評論內容】

請見盧美貴《幼兒教育概論》的47頁,節錄如下:

「盧梭主張兒童的教育應該順乎自然,以兒童為本位。」

【評論主題】56.概念圖之所以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效果,主要關鍵何在?(A)是一種學習的監控策略 (B)提供一個使學生容易記憶的圖像,並加深印象(C)評定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其不足之處 (D)讓學生可以自行建構屬於

【評論內容】

話說,我在東華大學的某論文中找到這句話,也許能幫助各位夥伴們理解這題答案。

概念圖之所以能對學習產生影響效果,是因為它可以使學生透過自己建構的概念圖來區辨並思考概念和概念間的關係,進而將這些概念有系統、有層次、有組織的統整起來(Novak,1991)。

資料出處:http://www.sciedu.ndhu.edu.tw/discourse/91holiday/915323.pdf

【評論主題】56.概念圖之所以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效果,主要關鍵何在?(A)是一種學習的監控策略 (B)提供一個使學生容易記憶的圖像,並加深印象(C)評定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其不足之處 (D)讓學生可以自行建構屬於

【評論內容】

我得說,教甄的題目有時候就是這樣。明明在學理上,有同樣是對的,或是更好的選項可以選,卻因為文字遊戲或是莫須有的緣故而在標準答案上起了爭議。不過,竟然想當公立的老師,就只能玩這個「經常有不太標準的標準答案」的遊戲了。大家加油!

【評論主題】33.「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的名言,生活中充滿概念及符號的應用,對年幼的孩子如何教導,符合適性發展及最佳發展區的方法是:(A)以討論來引發幼兒在生活經驗中自由探索及觀察(B)由幼兒經驗帶入設計的模擬生活

【評論內容】

以下為有點腦補的個人見解:我是從題目中提及「符合適性發展及最佳發展區」這句話去思考,

何謂適性發展?簡單的說就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最佳發展區則是維高斯基所提出能透過鷹架效應能引出幼兒潛在能力的區域。

仔細解析四個選項,哪一項可以最能符合"適性發展"與"最佳發展區"

 

(A)以討論來引發幼兒在生活經驗中自由探索及觀察:符合最佳發展區,但無法完全合乎適性發展。因為"自由探索" 這類開放式活動常會讓結果走向一個"無法預料"的方向,不一定會合乎幼兒需求。

(B)由幼兒經驗帶入設計的模擬生活經驗之學習活動 :針對幼兒經驗,合乎適性發展。模擬的生活經驗,讓幼兒有熟悉感,合乎最佳發展區。

(C)設計操作活動,由淺而深有系統的教學:雖是系統性地由淺到深,但如果每個幼兒都做一樣的事,還是會有幼兒比較不擅於操作,不合乎適性發展 

(D)由生活經驗中隨機教學 :原因和A類似,隨機性太高,不一定會合乎適性發展。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項輔導技巧最有助於啟發幼兒的創造力?(A)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 (B)隨時糾正幼兒的看法(C)直接幫幼兒解決問題 (D)對每位幼兒都一視同仁

【評論內容】感覺這題目的選項沒什麼鑑別度,如果A選項改成「與學生一同討論解決方法」會比較好

【評論主題】7.下列何者並非瑞吉歐(Reggio)幼兒園的教室空間規劃重點?(A)具結構性及秩序感 (B)提供社會互動經驗(C)呈現象徵符號語言訊息 (D)提供雙手及心智發展機會

【評論內容】

提供我自己的看法:(D)提供雙手及心智發展機會(瑞吉歐認為環境必須提供小團體工作和獨自工作的空間,工作能提供幼兒雙手及心智發展)

【評論主題】46.以下論述何者正確(A)福祿貝爾(Froebel)的遊戲理論強調訓練 (B)進步主義與派迪亞計畫(Paideia Proposal)有關 (C)洛克(Locke)的習慣說與行為學派類似 (D)柯門

【評論內容】

我想答案之所以認為  洛克的習慣說  與  行為主義  類似,應該指的是與桑代克的學習三律類似吧?

例如:練習律:刺激與反應的連結,次數越多效果越好。

聽起來好像跟習慣有那麼一些像?

【評論主題】35. 范德凡(Vander Ven)於1988 年提出之幼教專業成長理論,不包括哪一階段?(A)新手階段(the novoice stage) (B)求生階段(the survival stage)

【評論內容】

范德凡Vander Ven(1988)n的幼教老師生涯發展階段論:

1.新手階段 (the novice stage)

新手階段由於不夠專業,思考方式多為直線式的,對於各種教學活動情境的看法也非常主觀。

 

2.萌發階段 (the initial stage)

萌發階段的幼教工作者與新手階段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已經是個正式的職業幼教人員,此階段人員較容易接受監督人員的教導,會依循著管理者建議的方式自我提升。

 

3.獲知階段 (the informed stage)

此階段的幼教工作者經過深思熟慮,確定未來走幼教方向,並經常充實幼教理論的知識和所需的專業知能,對幼教領域具有高度的認同感。

 

4.整合階段 (the complex stage)

此階段的幼教工作者在幼教職場上已經從事很長的時間並且也累積了許多的經驗,會...

【評論主題】26.海威赫斯特Havighurst認為幼兒期的發展任務為(A)學習一般遊戲所需的身體技巧(B)學習如何與同伴相處(C)完成日常生活所需的概念(D)完成生理機能的穩定

【評論內容】

其實這題應該C、D都可以Forming concepts 講的不就是C選項?只問"幼兒期"這點也很有爭議衷心希望大家下次征戰大江南北的時候不要遇到這樣模稜兩可的題目

【評論主題】26.海威赫斯特Havighurst認為幼兒期的發展任務為(A)學習一般遊戲所需的身體技巧(B)學習如何與同伴相處(C)完成日常生活所需的概念(D)完成生理機能的穩定

【評論內容】

幼稚教育精粹上面的確是將Havighurst的發展理論分為三期,嬰兒期與幼兒期是分開的

但是我找了三份外文資料都將嬰兒與幼兒期合併。

資料一:

「Havighurst identified six major stages in human life covering birth to old age:

Infancy & early childhood (Birth till 6 years old)

Middle childhood (6–13 years old)

Adolescence (13–18 years old)

Early Adulthood (19–30 years old)

Middle Age (30-60years old)

Later maturity (60 years old and over)」

資料二: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 – birth to 5 years

L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