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下列何者不是良好福利服務輸送體系的評估指標?(A)可得性availability(B)品質 quality(C)有效性 effectiveness(D)可近性 accessibility。

【評論內容】福利服務輸送體系的評估指標:   1.可得.....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我國兒童福利法是在哪一年制定的? (A)民國51年(B)民國52年(C)民國61年(D)民國62年

【評論內容】

現今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修正日期】民國101年7月26日 【公布日期】民國101年8月8日

【評論主題】我國兒童福利法是在哪一年制定的? (A)民國51年(B)民國52年(C)民國61年(D)民國62年

【評論內容】兒童福利法【法規沿革】1‧中華民國六十二年二月八日總統(62)台統(一)義字第620號令制定公布全文30條 2‧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二月五日總統(82)華總(一)義字第0475號令修正公布全文54條 3‧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總統(88)華總(一)義字第8800084030號令修正公布第26條條文 4‧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六月十四日總統(89)華總(一)義字第8900147040號令修正發布第2、3、6、7、9、22~24、26、31、32、35、46條條文;並刪除第8條條文 5‧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100125170號令修正公布第1725條條文 6‧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二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300105721號令公布廢止 【註】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200069700號令制定公布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全文75條;並自公布日施行(「兒童福利法」及「少年福利法」合併修正為本法)

【評論主題】依據統計資料顯示,三歲以前所做的早期療育功效是三歲以後的幾倍?(A)三倍(B)五倍(C)十倍(D)十五倍。

【評論內容】【專題】發展遲緩兒家長支持網絡如何及早發現並給予早期療育?對於佔有人口百分之二的心智障礙者家長而言,最痛之處莫過於自己老時無力照顧這些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時,這些孩子該怎麼辦?我們希望家有心智障礙者的父母能藉由國內制度的建立,及早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及早進行療育及訓練,減輕其殘障程度,個個能在成年後儘量訓練能獨立自主、立足社會。按照國外的經驗,.....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早期療育係指針對未滿(A)三歲(B)五歲(C)六歲(D)八歲之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之個別需求,提供必要之治療、教育、諮詢、轉介、安置與其他服務與照顧。

【評論內容】第31條(六歲以下兒童發展評估機制之建立與早療服務之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  政府應建立六歲以下兒童發展之評估機制,對發展遲緩兒童,應按其需要,給予早期療育、醫療、就學及家庭支持方面之特殊照顧。   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應配合前項政府對發展遲緩兒童所提供之各項特殊照顧。   第一項早期療育所需之篩檢、通報、評估、治療、教育等各項服務之銜接及協調機制,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衛生、教育主管機關規劃辦理。

【評論主題】關於STEP,下列敘述何者為是?(A)重視修正孩子的行為(B)重視父母的管教權威(C)重視尊重孩子的自發性和自我創造的行為(D)重視培養孩子自我負責的自律行為

【評論內容】一、有效親職系統訓練(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   有效親職系統訓練(簡稱STEP)源於Adler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並由Dyinkmeyer與Mackay依此為理論基礎,發展出一套增進父母親子教養能力的訓練模式。STEP強調的是平等的親子關係、家庭社會化過程以及家庭的民主氣氛,而在眾多的親職教育方案中,STEP是目前最廣為人知與運用的親職教育訓練模式(何華國,民85;黃德祥,民86)。STEP主要的論點有下列兩點(李郁文,民87):  (1)幫助父母了解子女不當行為的行為目標如何產生,以及如何消除這些不當的行為表現。  (2)幫助父母了解自然結果(natural consequences)和邏輯結果(logical consequence...

【評論主題】PET模式的特點,下列何者是正確的?(A)教導父母明確的溝通技巧(B)教導父母使用紀律訓練的技巧(C)教導父母辨識孩子的行為目的(D)教導父母學習原理

【評論內容】一、有效親職系統訓練(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   有效親職系統訓練(簡稱STEP)源於Adler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並由Dyinkmeyer與Mackay依此為理論基礎,發展出一套增進父母親子教養能力的訓練模式。STEP強調的是平等的親子關係、家庭社會化過程以及家庭的民主氣氛,而在眾多的親職教育方案中,STEP是目前最廣為人知與運用的親職教育訓練模式(何華國,民85;黃德祥,民86)。STEP主要的論點有下列兩點(李郁文,民87):  (1)幫助父母了解子女不當行為的行為目標如何產生,以及如何消除這些不當的行為表現。  (2)幫助父母了解自然結果(natural consequences)和邏輯結果(logical consequence...

【評論主題】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九十一條規定供應毒品、非法供應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予兒童及少年者,處新臺幣幾萬元以下罰鍰?(A)三千~一萬五千(B)六萬(C)六萬~三十萬(D)二萬~十萬。

【評論內容】第91條(罰則)  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違反第四十三條第二項規定,情節嚴重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其未禁止兒童及少年為第四十三條第一項第二款行為者,並得命其接受八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之親職教育輔導。   供應酒或檳榔予兒童及少年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供應毒品、非法供應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予兒童及少年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   供應有關暴力、血腥、色情或猥褻出版品、圖畫、錄影節目帶、影片、光碟、電子訊號、遊戲軟體或其他物品予兒童及少年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評論主題】針對網路援交問題,下列那個法律可以對未成年人加以保護?(A)消費者保護法(B)家庭暴力防治法(C)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D)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評論內容】【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9條 以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體,散布、播送或刊登足以引誘、媒介、暗示或其他促使人為性交易之訊息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評論主題】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之規定胎兒出生後幾日內,接生人應將其出生之相關資料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備查?(A)12日(B)7日(C)10日(D)5日

【評論內容】第14條(出生通報)【相關罰則】第一項~§86  胎兒出生後七日內,接生人應將其出生之相關資料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備查;其為死產者,亦同。   接生人無法取得完整資料以填報出生通報者,仍應為前項之通報。   衛生主管機關應將第一項通報之新生兒資料轉知戶政主管機關,由其依相關規定辦理;必要時,戶政主管機關並得請求主管機關、警政及其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協助。   第一項通報之相關表單,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規定,幾歲以下兒童不得使其獨處或由不適當之人照顧?(A)6歲(B)8歲(C)10歲(D)12歲

【評論內容】第51條(不得使兒童及少年獨處之情形)  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不得使兒童獨處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對於六歲以下兒童或需要特別看護之兒童及少年,不得使其獨處或由不適當之人代為照顧。

【評論主題】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對於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其他必要之處置,緊急安置72 小時,繼續安置每次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延長幾次?(

【評論內容】第57條(緊急安置及延長期限))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   緊急安置不得超.....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下述有關鉅視系統(macrosystem)的描述,何者錯誤(A)是兒少階段最常直接接觸的系統(B)是指社會深層結構與其價值觀所形塑的體系(C)影響範圍較廣,且從會從外部、居間、微視系統的互動滲透影響到

【評論內容】根據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有時也被稱作背景發展理論或者人際生態理論,將人際關係分成了四套依次層疊的環境系統。這些系統彼此之間又相互影響。該理論由尤里·布朗芬布倫納(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並完善,現時被普遍接受為發展心理學領域的領導性理論。四個系統為:微系統(Microsystem):直接環境(家庭,學校,同齡群體)中系統(Mesosystem):中系統由直接環境之間的聯繫構成(例如,一個孩子的「家.....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下述有關兒少福利「解放者」的干預觀點,何者錯誤(A)主張解放兒童束縛、充權兒童使其為自己發聲(B)強調兒童和成人的平等關係(C)主張父母應提供兒童成長所需(D)由兒童自行定義福利需求。

【評論內容】兒童及少年福利的哲理取向 兩種意識型態1.拯救者 (需求) 干預觀點:著重在強調兒童需求的滿足。主張:父母應提供兒童成長所需,自然成為兒童的保護者,亦可為其代作決定。2.解放者 .....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於幾年修改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A)98年(B)99年(C)100年(D)101年

【評論內容】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一月三十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267831號令修正公布名稱(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及全文118條

【評論主題】下述有關兒童的概念,何者正確(A)英文的兒童(children)一詞,是包括我國兒童及少年兩個人口群,甚至涵蓋所有未成年人(B)國際通用的兒童(children)定義,通常是指18 歲以下的人(C)依

【評論內容】(b)聯合國的「兒童權利公約」中將兒童定義為:「除非締約國的法律另有訂明外,兒童是指年齡18歲以下的每一個人」(a)(c)中華民.....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三條之規定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村(里)幹事及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於執行業務時知悉兒童及少年有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

【評論內容】第53條(執行職務人員應立即通報之情形)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村(里)幹事及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於執行業務時知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立即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一、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   二、充當第四十七條第一項場所之侍應。   三、遭受第四十九條各款之行為。   四、有第五十一條之情形。   五、有第五十六條第一項各款之情形。   六、遭受其他傷害之情形。   其他任何人知悉兒童及少年有前項各款之情形者,得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知悉或接獲通報前二項案件時,應立即處理,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其承辦人員並應於受理案件後四日內提出調查報告。   前三項通報及處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及第二項通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評論主題】下列有關ICF,何者錯誤?(A)WHO於2001年5月提出(B)分為九大身心功能障礙類別(C)ICF是評估的工具,並非用於鑑定(D) ICF之系統內涵為辨識健康的組成

【評論內容】

第 五 條 本法所稱身心障礙者,指下列各款身體系統構造或功能,有損傷或不全導致顯著偏離或喪失,影響其活動與參與社會生活,經醫事、社會工作、特殊教育與職業輔導評量等相關專業人員組成之專業團隊鑑定及評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

一、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

二、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

三、涉及聲音與言語構造及其功能。

四、循環、造血、免疫與呼吸系統構造及其功能。

五、消化、新陳代謝與內分泌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六、泌尿與生殖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七、神經、肌肉、骨骼之移動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八、皮膚與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評論主題】DISTAR課程由下列哪一課程模式發展而來(A)Direct Instruction(B)Montessori(C)High-Scope(D)Kamii De Vries

【評論內容】直接教學課程(Direct Instruc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Arithmetic and Reading,簡稱DIS.....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項教學法,並不適用於高層次認知思考或情意類學習?(A)交互教學法(B)凱勒學習模式(C)價值澄清法(D)發現學習法

【評論內容】勒式教學係由教師選編單元教材、學習指引及補充教材,學生在學習中除了準備學習時所使用的工具書外,完全依據教師指定的作業,按照學習指引指示的學習方法進行自學,學生在.....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小明與其他的小孩一起遊戲,遊戲過程會和其他小朋友說話,並且分享玩具和物品,但卻是各玩各的,若依照派頓(Parten)兒童遊戲社會互動分類,小明屬於下列何種社會遊戲類型?(A)平行遊戲(B)單獨遊戲(C

【評論內容】派頓(Parten)從社會發展觀點觀察兒童的社會性遊戲1.無所事事的行為:閒坐、原地跳動、到處閒逛、沒有做特定的事2.旁觀行為:看別人玩或和他們說話但沒有參予其中3.單獨遊戲(2~2.5歲):獨自一個人玩,玩的材料和鄰近兒童玩的不同,沒有和別人交談。 4.平行遊戲(2.5~3.5歲.....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小明與其他的小孩一起遊戲,遊戲過程會和其他小朋友說話,並且分享玩具和物品,但卻是各玩各的,若依照派頓(Parten)兒童遊戲社會互動分類,小明屬於下列何種社會遊戲類型?(A)平行遊戲(B)單獨遊戲(C

【評論內容】派頓(Parten)從社會發展觀點觀察兒童的社會性遊戲1.無所事事的行為:閒坐、原地跳動、到處閒逛、沒有做特定的事2.旁觀行為:看別人玩或和他們說話但沒有參予其中3.單獨遊戲(2~2.5歲):獨自一個人玩,玩的材料和鄰近兒童玩的不同,沒有和別人交談。 4.平行遊戲(2.5~3.5歲.....

【評論主題】43. 下列何者是幼兒真實評量最重要的要素?(A)幼兒作品的照片記錄 (B) 幼兒行為的完整描述 (C)幼兒的核心能力分析 (D)幼兒真實的對話記錄。

【評論內容】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指的是透過觀察、記錄,以及有系統蒐集幼兒作品的過程,使老師們可以更清楚的認識每一位幼兒的需求、能力、興趣,並能善用評量結果,做為課程設計的參考基準(NAEYC/NAECS/SDE,1991)。 它更能提供家長有關子女發展概況之認識,做為親師溝通時的最佳話題與分享內容,真實評量的最大特色在於它總是視每位幼兒為獨特的個體,並且,每一份評量都是以每一位幼兒的獨特需求及.....

【評論主題】44. 有關嬰幼兒消化系統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通常兩歲左右學會吞口水,流涎現象便會改善(B) 出生後約 5 個月唾液腺才發展成熟,所以民間會有「收涎」習俗(C) 通常約 6 個月大時,肝

【評論內容】小嬰兒在約2~3個月大以後開始會分泌較多的唾液,但是因為他們吞嚥的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往往來不及完全吞下分泌出來的唾液,因而使口水容易往外溢流。但是,大部份的小孩在2歲之前,吞嚥的協調能力會完全發展出來,因而小小孩多半在一歲半至兩歲之後就不大會再流口水了。

【評論主題】2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規定,教保服務人員須對幼兒六大能力的學習情形進行一年幾次的總結性評量。(A) 二次 (B) 三次 (C) 四次 (D) 沒有這樣的規定

【評論內容】教保服務人員須彙整平時的資料,對幼兒六大能力的學習情形進行一年三次(例如期初、. 期末及年末)的總結性評量。

【評論主題】18.在處理幼兒的紛爭時,教師針對幼兒所陳述的事件或情緒,以重新敘述一次的方式處理,這種方式屬於(A)反映式傾聽 (B)消極傾聽 (C)積極傾聽 (D)忽略式傾聽

【評論內容】反映式傾聽→將當事人的情緒適切的表達、反應出來,而非一味的要求或責問對方。積極傾聽-聽者暫時走出自己的思維理解,進入對方的經驗世界,不僅聽進他所說的話,而且還予以肯定。這種肯定對維護自我價值感很重要。

【評論主題】27.下列何者並不是造成年長和年幼兒童在學習和記憶發展上有所差異的主要因素?(A) 內隱記憶 (B) 後設記憶 (C) 知識基礎 (D) 記憶策略

【評論內容】(a)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又稱為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一種長期記憶的形式,指關於技術、過程、或「如何做」的記憶。

【評論主題】26.小嘉搭娃娃車上下學,車上有許多小朋友,還有開車叔叔和隨車老師,下列有關娃娃車的敘述,何者符合現行法規?(A) 幼童專用車車身以深黃、深綠相間配色(B) 幼童專用車載運幼兒每20人至少配置隨車人員

【評論內容】(a)深紅、深黃相間配色(b)第13條  幼童專用車載運幼兒每二十人至少配置隨車人員一人,隨車照護幼兒,並協助幼兒上下車。

【評論主題】14.珊妮明確的知道自己是女生,而且知道無論做什麼或長大變成什麼都永遠是女生。表示珊妮已經發展出下列何種概念?(A)性別認同(B)性別理解 (C)性別強化(D)性別刻板印象

【評論內容】(一)基本性別認同階段(Basic gender identity)約在兩歲左右,兒童能夠理解自己是男孩或女孩,但卻還不瞭解性別是不變的固定特質。此階段的兒童是根據外表的特徵來分別男生或女生。舉例來說,兒童藉由長 頭髮或穿裙子來判斷對方是女生,但若這些外表特徵改變,兒童對其性別亦隨之改變。表 1-1 Kohlberg 認知發展理論年齡性別心理成熟度約三歲孩童可以正確說出自己的性別,但以為性別會改變四至五歲幾乎所有的孩童都能確認自己及他人的性別。不過在判斷性別時只依據表面特徵(如:外貌、服飾),並相信外在的改變可以造成性別的改變。對於自己的性別多半給予正面的評價六至七歲兒童在發展了物理恆常概念時也瞭解到性別是永久;此階段的性別角色...

【評論主題】3.今年25歲的蘇老師有170公分高,40歲的王老師有145公分高。四歲的文偉從身高認定蘇老師比王老師老,這是屬於下列何者的例子?(A)集中化 (B)泛靈論 (C)可逆性(D)自我中心

【評論內容】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年齡:七至十一歲(小學主要階段),個體面對問題時能依具體事例,循邏輯法則推理思惟去集中化:不會因為物體形狀的改變,而對其性質也發生改變的情形保留概念:瞭解物體外型經轉換後本質仍不變,可運用在數量、質量、重量等概念上。其中保留概念又可分為同一性、可逆性及互補性概念同一性概念:等量水不隨杯子不同而改變可逆性概念:即將水倒回原杯檢驗,水量一樣多互補性概念:即等量的水倒在杯底比較窄的杯子中,水位會較高分類概念:當兒童已能瞭解同類事物之間的關係時,便具有單一向度的分類能力(八九歲已具備單層及雙層次的分類能力)序列概念:指能夠針對具體的事物進行序列的分辨,如由大至小、由長至短、由輕至重-------所以四歲的文偉因為身高不同就認為年紀改變了是集中化的象徵 !

【評論主題】2. 一般幼兒園接到公文時的處理程序,會經過1公文簽收、分文登記、編號 2核擬文稿3發文處理 4公文歸檔,請問較合理的先後順序為何?(A)1234 (B)2314(C)4312 (D)2134。

【評論內容】真的要好好地記住~接到公文時的處理程序,會經過1公文簽收、分文登記、編號 2核擬文稿 3發文處理 4公文歸檔

【評論主題】72.陳鶴琴曾發表〈我們的主張〉一文,闡述其幼教主張。下述何者「不」是〈我們的主張〉的內容?(A)我們主張幼稚園應當特別注意音樂;(B)我們主張幼稚園應當特別注重世界共通語言的學習;(C)我們主張幼稚

【評論內容】

陈鹤琴先生主张:一、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二、儿童教育是幼稚园农工党与家庭共同的责任;三、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四、幼稚园的课程可以以自然、社会为中心;五、幼稚园的课程必须预先拟定,但临时得以变更;六、我们主张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七、我们主张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八、我们主张幼稚园应当特别注重音乐;九、我们主张幼稚园应当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十、我们主张幼稚园应当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去教导儿童;十一、我们主张幼稚生的户外生活要多;十二、我们主张幼稚园多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十三、我们主张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十四、我们主张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

【評論主題】我國兒童福利法是在哪一年制定的? (A)民國51年(B)民國52年(C)民國61年(D)民國62年

【評論內容】

現今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修正日期】民國101年7月26日 【公布日期】民國101年8月8日

【評論主題】關於STEP,下列敘述何者為是?(A)重視修正孩子的行為(B)重視父母的管教權威(C)重視尊重孩子的自發性和自我創造的行為(D)重視培養孩子自我負責的自律行為

【評論內容】

一、有效親職系統訓練(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

 

有效親職系統訓練(簡稱STEP)源於Adler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並由Dyinkmeyer與Mackay依此為理論基礎,發展出一套增進父母親子教養能力的訓練模式。STEP強調的是平等的親子關係、家庭社會化過程以及家庭的民主氣氛,而在眾多的親職教育方案中,STEP是目前最廣為人知與運用的親職教育訓練模式(何華國,民85;黃德祥,民86)。STEP主要的論點有下列兩點(李郁文,民87):

 

(1)幫助父母了解子女不當行為的行為目標如何產生,以及如何消除這些不當的行為表現。

 

(2)幫助父母了解自然結果(natural consequences)和邏輯結果(logical consequence...

【評論主題】PET模式的特點,下列何者是正確的?(A)教導父母明確的溝通技巧(B)教導父母使用紀律訓練的技巧(C)教導父母辨識孩子的行為目的(D)教導父母學習原理

【評論內容】

一、有效親職系統訓練(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

 

有效親職系統訓練(簡稱STEP)源於Adler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並由Dyinkmeyer與Mackay依此為理論基礎,發展出一套增進父母親子教養能力的訓練模式。STEP強調的是平等的親子關係、家庭社會化過程以及家庭的民主氣氛,而在眾多的親職教育方案中,STEP是目前最廣為人知與運用的親職教育訓練模式(何華國,民85;黃德祥,民86)。STEP主要的論點有下列兩點(李郁文,民87):

 

(1)幫助父母了解子女不當行為的行為目標如何產生,以及如何消除這些不當的行為表現。

 

(2)幫助父母了解自然結果(natural consequences)和邏輯結果(logical consequence...

【評論主題】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九十一條規定供應毒品、非法供應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予兒童及少年者,處新臺幣幾萬元以下罰鍰?(A)三千~一萬五千(B)六萬(C)六萬~三十萬(D)二萬~十萬。

【評論內容】第91條(罰則)  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違反第四十三條第二項規定,情節嚴重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其未禁止兒童及少年為第四十三條第一項第二款行為者,並得命其接受八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之親職教育輔導。   供應酒或檳榔予兒童及少年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   供應毒品、非法供應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予兒童及少年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   供應有關暴力、血腥、色情或猥褻出版品、圖畫、錄影節目帶、影片、光碟、電子訊號、遊戲軟體或其他物品予兒童及少年者,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評論主題】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私人或團體辦理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未於前項期間辦理財團法人登記,而有正當理由者,得申請核准延長一次,期間不得超過幾個月?(A)1個月(B)3個月(C)4個月(D

【評論內容】第82條(申請設立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相關罰則】第一項前段~§105;第一項後段~§106  私人或團體辦理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以向當地主管機關申請設立許可者為限;其有對外勸募行為或享受租稅減免者,應於設立許可之日起六個月內辦理財團法人登記。   未於前項期間辦理財團法人登記,而有正當理由者,得申請核准延長一次,期間不得超過三個月;屆期不辦理者,原許可失其效力。   第一項申請設立許可之要件、程序、審核期限、撤銷與廢止許可、督導管理、停業、歇業、復業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不是良好福利服務輸送體系的評估指標?(A)可得性availability(B)品質 quality(C)有效性 effectiveness(D)可近性 accessibility。

【評論內容】

福利服務輸送體系的評估指標:

  1.可得性

  2.可近性

  3.責信度

  4.品質

【評論主題】在社區機構安置處遇服務中,提供流浪失依少年棲身之所,並結合社會資源支持的是(A)團體之家(B)居住處遇中心(C)安全之家(D)中途之家

【評論內容】(1)團體之家:可視為大型的寄養家,或是小型的機構敎養單位,位於正常社區內;其特色在於人數少,依賴社區資源,如學校、康樂設備及必要的服務。(2)居家處遇中心:以提供少年不適應行為處遇為目標,由專家團隊進行個案診斷與研究,執行少年的個別治療、團體治療、諮商。

【評論主題】依據統計資料顯示,三歲以前所做的早期療育功效是三歲以後的幾倍?(A)三倍(B)五倍(C)十倍(D)十五倍。

【評論內容】【專題】發展遲緩兒家長支持網絡如何及早發現並給予早期療育?

【評論主題】早期療育係指針對未滿(A)三歲(B)五歲(C)六歲(D)八歲之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之個別需求,提供必要之治療、教育、諮詢、轉介、安置與其他服務與照顧。

【評論內容】第31條(六歲以下兒童發展評估機制之建立與早療服務之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  政府應建立六歲以下兒童發展之評估機制,對發展遲緩兒童,應按其需要,給予早期療育、醫療、就學及家庭支持方面之特殊照顧。   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應配合前項政府對發展遲緩兒童所提供之各項特殊照顧。   第一項早期療育所需之篩檢、通報、評估、治療、教育等各項服務之銜接及協調機制,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衛生、教育主管機關規劃辦理。

【評論主題】我國兒童福利法是在哪一年制定的? (A)民國51年(B)民國52年(C)民國61年(D)民國62年

【評論內容】兒童福利法【法規沿革】1‧中華民國六十二年二月八日總統(62)台統(一)義字第620號令制定公布全文30條 2‧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二月五日總統(82)華總(一)義字第0475號令修正公布全文54條 3‧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總統(88)華總(一)義字第8800084030號令修正公布第26條條文 4‧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六月十四日總統(89)華總(一)義字第8900147040號令修正發布第2、3、6、7、9、22~24、26、31、32、35、46條條文;並刪除第8條條文 5‧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100125170號令修正公布第17、25條條文 6‧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二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300105721號令公布廢止 【註】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200069700號令制定公布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全文75條;並自公布日施行(「兒童福利法」及「少年福利法」合併修正為本法)

【評論主題】對於高衝突的家庭應採用何種社會工作模式? (A)任務中心模式(B)學校中心處遇(C)家庭中心模式(D)以上皆可

【評論內容】任務中心取向是由短期介入(short-tern interventions)的形成和任務中心系統(task-centered system)的進展而來(許臨高,1999)。主要之目的在於提供短期有效的社會工作服務。這個模式整合了心理動力、問題解決、行為學派和實證研究結果等知識與技術而演化出來的。試圖以「有計畫的短期處置」取代傳統長期治療,把力量集中在處理外顯問題而非內在肇因。(宋麗玉,2002主要著重在指導性以及協助性的角色,協助案主釐清問題並擬定改變方向,重視治療關係,並將案主視為是有解決能力的人,而不是認為他是個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人。

【評論主題】針對網路援交問題,下列那個法律可以對未成年人加以保護?(A)消費者保護法(B)家庭暴力防治法(C)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D)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評論內容】【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9條 以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體,散布、播送或刊登足以引誘、媒介、暗示或其他促使人為性交易之訊息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評論主題】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十四條之規定胎兒出生後幾日內,接生人應將其出生之相關資料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備查?(A)12日(B)7日(C)10日(D)5日

【評論內容】第14條(出生通報)【相關罰則】第一項~§86  胎兒出生後七日內,接生人應將其出生之相關資料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備查;其為死產者,亦同。   接生人無法取得完整資料以填報出生通報者,仍應為前項之通報。   衛生主管機關應將第一項通報之新生兒資料轉知戶政主管機關,由其依相關規定辦理;必要時,戶政主管機關並得請求主管機關、警政及其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協助。   第一項通報之相關表單,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三條之規定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村(里)幹事及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於執行業務時知悉兒童及少年有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

【評論內容】第53條(執行職務人員應立即通報之情形)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村(里)幹事及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於執行業務時知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立即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一、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   二、充當第四十七條第一項場所之侍應。   三、遭受第四十九條各款之行為。   四、有第五十一條之情形。   五、有第五十六條第一項各款之情形。   六、遭受其他傷害之情形。   其他任何人知悉兒童及少年有前項各款之情形者,得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知悉或接獲通報前二項案件時,應立即處理,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其承辦人員並應於受理案件後四日內提出調查報告。   前三項通報及處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及第二項通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評論主題】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對於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其他必要之處置,緊急安置72 小時,繼續安置每次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延長幾次?(

【評論內容】第57條(緊急安置及延長期限))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   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非七十二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   繼續安置之聲請,得以電訊傳真或其他科技設備為之。

【評論主題】下述有關鉅視系統(macrosystem)的描述,何者錯誤(A)是兒少階段最常直接接觸的系統(B)是指社會深層結構與其價值觀所形塑的體系(C)影響範圍較廣,且從會從外部、居間、微視系統的互動滲透影響到

【評論內容】根據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有時也被稱作背景發展理論或者人際生態理論,將人際關係分成了四套依次層疊的環境系統。這些系統彼此之間又相互影響。該理論由尤里·布朗芬布倫納(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並完善,現時被普遍接受為發展心理學領域的領導性理論。

四個系統為:

微系統(Microsystem):直接環境(家庭,學校,同齡群體)中系統(Mesosystem):中系統由直接環境之間的聯繫構成(例如,一個孩子的「家和學校」)外系統(Exosystem):間接發生影響的外部環境條件(例如,父母的工作場所)宏系統(Macrosystem):較大的文化背景(例如,東方文化對比西方文化,國家經濟、政治文化,次文化)

之後,還添加了第五個系統:

時間系統(Chronosystem):環境事件與生活方式的改變

故(A)應該是微觀系統唷!

【評論主題】下述有關兒少福利「解放者」的干預觀點,何者錯誤(A)主張解放兒童束縛、充權兒童使其為自己發聲(B)強調兒童和成人的平等關係(C)主張父母應提供兒童成長所需(D)由兒童自行定義福利需求。

【評論內容】兒童及少年福利的哲理取向 兩種意識型態 1.拯救者 (需求) 干預觀點:著重在強調兒童需求的滿足。主張:父 母應提供兒童成長所需,自然成為兒童的保護者,亦可為其代作決定。 2.解放者 (權利) 干預觀點:著重在兒童權的倡導主張:應解放兒童 的束縛、充權兒童、使兒童為自己發聲,兒童有權力選擇並採取獨立於父母的行動,而成人需提供兒童發展空間,解放其潛能。

【評論主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於幾年修改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A)98年(B)99年(C)100年(D)101年

【評論內容】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一月三十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000267831號令修正公布名稱(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及全文118條

【評論主題】處理兒少案件時,應遵循(A)寄養家庭優先(B)家庭收養優於寄養家庭(C)機構安置優於家庭寄養(D)以上皆是

【評論內容】視兒少與家庭為一個整體的服務系統。親生收養寄養機構

【評論主題】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規定,幾歲以下兒童不得使其獨處或由不適當之人照顧?(A)6歲(B)8歲(C)10歲(D)12歲

【評論內容】第51條(不得使兒童及少年獨處之情形)  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不得使兒童獨處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對於六歲以下兒童或需要特別看護之兒童及少年,不得使其獨處或由不適當之人代為照顧。

【評論主題】下述有關兒童的概念,何者正確(A)英文的兒童(children)一詞,是包括我國兒童及少年兩個人口群,甚至涵蓋所有未成年人(B)國際通用的兒童(children)定義,通常是指18 歲以下的人(C)依

【評論內容】

(b)聯合國的「兒童權利公約」中將兒童定義為:「除非締約國的法律另有訂明外,兒童是指年齡18歲以下的每一個人」

(a)(c)中華民國對於兒童的定義依據行政法中的兒童及少年福利權益保障法,指十二歲以下者,至於十二歲以上至十八歲未滿則為少年,也依由該法以據適用。

【評論主題】下列有關ICF,何者錯誤?(A)WHO於2001年5月提出(B)分為九大身心功能障礙類別(C)ICF是評估的工具,並非用於鑑定(D) ICF之系統內涵為辨識健康的組成

【評論內容】

第 五 條 本法所稱身心障礙者,指下列各款身體系統構造或功能,有損傷或不全導致顯著偏離或喪失,影響其活動與參與社會生活,經醫事、社會工作、特殊教育與職業輔導評量等相關專業人員組成之專業團隊鑑定及評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

一、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

二、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

三、涉及聲音與言語構造及其功能。

四、循環、造血、免疫與呼吸系統構造及其功能。

五、消化、新陳代謝與內分泌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六、泌尿與生殖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七、神經、肌肉、骨骼之移動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八、皮膚與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評論主題】DISTAR課程由下列哪一課程模式發展而來(A)Direct Instruction(B)Montessori(C)High-Scope(D)Kamii De Vries

【評論內容】直接教學課程(Direct Instruc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Arithmetic and Reading,簡稱DISTAR),其課程包含了各種不同的閱讀 (reading)、數學(math)、語文(language)三類(Olson , Platt,1996 )。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項教學法,並不適用於高層次認知思考或情意類學習?(A)交互教學法(B)凱勒學習模式(C)價值澄清法(D)發現學習法

【評論內容】

勒式教學係由教師選編單元教材、學習指引及補充教材,學生在學習中除了準備學習時所使用的工具書外,完全依據教師指定的作業,按照學習指引指示的學習方法進行自學,學生在學習中自己可以控制學習速度,決定其學習速度和時間,此教學法之教學主要為書面材料之學習,而非教師。

所以認知層次與其他三種教學法相較之下,並不是用高層次認知或情意學習

【評論主題】43. 下列何者是幼兒真實評量最重要的要素?(A)幼兒作品的照片記錄 (B) 幼兒行為的完整描述 (C)幼兒的核心能力分析 (D)幼兒真實的對話記錄。

【評論內容】

 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指的是透過觀察、記錄,以及有系統蒐集幼兒作品的過程,使老師們可以更清楚的認識每一位幼兒的需求、能力、興趣,並能善用評量結果,做為課程設計的參考基準(NAEYC/NAECS/SDE,1991)。

它更能提供家長有關子女發展概況之認識,做為親師溝通時的最佳話題與分享內容,真實評量的最大特色在於它總是視每位幼兒為獨特的個體,並且,每一份評量都是以每一位幼兒的獨特需求及成就為主,絲毫沒有「標準成就」的定位及和其他幼兒「比較」的動機存在。真實評量可以提供「連續性」的、「質」的訊息,使幼兒教師們可以依據這些訊息來引導自己對每位幼兒的獨特教導方法及內容使每位幼兒都能在發展上獲得最大的助益。所以,真實評量乃是尊重個別差異,容許幼兒以自己的速度和模式成長,而不致「配合」或「追逐」他人的成長方式,也藉此培養幼兒正向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與提升幼兒的自尊(self-esteem)。

【評論主題】小明與其他的小孩一起遊戲,遊戲過程會和其他小朋友說話,並且分享玩具和物品,但卻是各玩各的,若依照派頓(Parten)兒童遊戲社會互動分類,小明屬於下列何種社會遊戲類型?(A)平行遊戲(B)單獨遊戲(C

【評論內容】

派頓(Parten)從社會發展觀點觀察兒童的社會性遊戲1.無所事事的行為:閒坐、原地跳動、到處閒逛、沒有做特定的事2.旁觀行為:看別人玩或和他們說話但沒有參予其中3.單獨遊戲(2~2.5歲):獨自一個人玩,玩的材料和鄰近兒童玩的不同,沒有和別人交談。 4.平行遊戲(2.5~3.5歲) :玩的玩具和從事的活動與身旁的兒童類似或相同,但沒有意圖和身旁的兒童玩。5.聯合遊戲(3.5~4.5歲) :有相互簡短的交談或借用玩具,但彼此沒有分工也無共同目標,仍以個人興趣為導向。 6.合作遊戲(4.5歲~) :一起玩有共同的遊戲目標。 

 

所以應該比較偏'向c聯合遊戲啊!

 

【評論主題】在幼兒園中,教師對於幼兒語言之使用所持有的原則,下列何者不正確?(A)幫助幼兒認識臺灣社會使用多種語言的情形,是屬於家庭教育的範疇(B)可讓幼兒在午餐時間聆聽不同語言的兒歌或童謠(C)在進行生活分享時

【評論內容】為促進幼兒身心健全發展,幼照法明定幼兒園實施教保服務,以及服務內容應與家庭及社區密切配合----幼兒認識臺灣社會使用多種語言的情形,應該是共同的責任!

【評論主題】「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是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重要主張?(A)莊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評論內容】先生說:「立志在道上,據守在德上,依倚在仁上,游泳在藝上。」

【評論主題】【題組】(3)潛艇的位置在水面下方(                         )公尺。

【評論內容】現在應該是 :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評論主題】7.特殊「癖」好

【評論內容】???

【評論主題】6. 「ㄔˋ」熱:

【評論內容】注意力主要的特性有以下幾個:「注意廣度」指的是同一時間的訊息量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狀,通常衝動表現和活動量過高的症狀,會比不專心的症狀更早出現,甚至可能相差一年或更久。

【評論主題】6. 「ㄔˋ」熱:

【評論內容】

幼兒時期可能僅表現出輕微的徵兆(IQ 60-70),很容易忽略,可能直到就學階段才會被診斷出來。即使發現孩童在學業成績上表現異常的差,但是也必須經過更進一步的判斷以確認是否為智能障礙,也有可能是學習障礙或單純的行為問題。當長大成人時,許多輕度智能障礙者已能獨立生活,他們在其他人眼中可能僅是「較緩慢」而不會被認為是「智能障礙」。

還有其他更多徵兆。例如幼兒可能難以學會坐直、爬行、或是比其他兒童學會走路的時間遲緩許多、需要比一般更長的時間學會說話。此外成人和兒童也可能出現以下徵兆:

言語表達有困難變得難以記住事物難以了解社會規則難以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無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思考上的邏輯有所困難

【評論主題】【題組】監察院:

【評論內容】跳房子不需要兩人以上互補角色也能進行

【評論主題】2.一質點以初速度v(6m/s)沿x軸方向離開原點,該質點受到一加速度a=()m/s2,則當質點到達最大的x值時,此時質點的位置為 (2) m。

【評論內容】弱:拿掉增強物,使行為弱化,最後消失不見。(教心:張文哲) 懲罰:給予負增強物,使行為降低。正增強與負增強 1.正增強:發生於特殊行為之後,提供一個愉快的刺激。 如:好成績→得獎金。 2.負增強:發生於特殊行為之後,提供一個可移開或逃避厭惡或不愉快結果的刺激。當一項厭惡的刺激是想要逃避的,若特殊動作可使之消失,則面對該情境時,必會重複該動作。 如:怕被當→用功唸書。

                        給予  去除

喜歡的行為  正增強  削弱

不喜歡的行為  懲罰 負增強

【評論主題】2.一質點以初速度v(6m/s)沿x軸方向離開原點,該質點受到一加速度a=()m/s2,則當質點到達最大的x值時,此時質點的位置為 (2) m。

【評論內容】削弱:拿掉增強物,使行為弱化,最後消失不見。(教心:張文哲) 懲罰:給予負增強物,使行為降低。正增強與負增強 1.正增強:發生於特殊行為之後,提供一個愉快的刺激。 如:好成績→得獎金。 2.負增強:發生於特殊行為之後,提供一個可移開或逃避厭惡或不愉快結果的刺激。當一項厭惡的刺激是想要逃避的,若特殊動作可使之消失,則面對該情境時,必會重複該動作。 如:怕被當→用功唸書。

                        給予  去除

喜歡的行為  正增強  削弱

不喜歡的行為  懲罰 負增強

【評論主題】八、在 GIS 資料中,可以向量式與網格式的方式表示圖形資料。試比較兩者間之優劣點。(15 分)

【評論內容】

幼兒園及其分班基本設施設備標準(101.4.3)

第10條

每人室內活動間不得小於二點五平方公尺

【評論主題】【題組】 ⑷請寫出三種方法之差異。

【評論內容】why?

【評論主題】「三元及第」之於「名落孫山」,猶如「指鹿為馬」之於?(A)混淆是非 (B)荒誕不經 (C)實事求是 (D)荒謬絕倫。

【評論內容】名落孫山】是失敗的一種代號。三元及第:形容科場及第。指鹿為馬:是比喻有意顛倒是非黑白,雖然明知不是真相,卻刻意歪曲事實。

【評論主題】15. 咪咪托兒所聘任的幼童專用車駕駛員王老伯任職二十年,從未有違規事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七十六條規定,王老伯可以繼續擔任幼童專用車駕駛員到幾歲,就必須將其職業駕照繳回當地公路監理機關?(A)

【評論內容】

第 76  條

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駕駛人或技工或關係人應迅速將駕駛執照或技工執照繳回當地公路監理機關:一 執照受吊銷、註銷或吊扣處分者。二 執照失效或過期者。三 汽車駕駛人或技工死亡者。四 職業駕駛人年滿六十歲者。五 汽車駕駛人之體格及體能變化已不合於第六十四條第一項規定合格標準之一者。前項第四款及第五款汽車駕駛人或汽車修護技工未將執照繳回者,由公路監理機關逕行公告註銷並追繳之。職業汽車駕駛人得憑因年滿六十歲被註銷之職業駕駛執照,申請換發同等車類之普通駕駛執照。但在未換發普通駕駛執照前,不得駕駛汽車。年滿六十歲仍繼續執業之小型車職業駕駛人,應每年至醫院作體格檢查一次,合格者檢具體格檢查表,於屆滿前後一個月內向當地公路監理機關申請換領有效期限一年之小型車職業駕駛執照,最高至年滿六十五歲為止,不受第一項第四款規定限制,其體格檢查項目及合格標準,由交通部另定之。

【評論主題】75.關於學習障礙的描述,何者是錯誤的?(A) 與神經心理功能異常有關(B) 因「感官、智能、情緒」等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C) 鑑定基準為:智力正常或正常程度以上

【評論內容】

根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第十條:「本法第三條第二項第八款所稱學習障礙,係統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推理、表達、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等能力有顯著問題,以致在聽、說、讀、寫、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其鑑定基準如下:

(一)智力正常或正常程度以上。(二)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的差異者。(三)注意、記憶、聽覺理解、口語表達、基本閱讀技巧、閱讀理解、書寫、數學運算、推理或知覺動作協調等任一能力表現有顯著困難者,且經評估後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學習輔導無顯著成效者。」

【評論主題】38.如果你班上有名腦性麻痺但聰明的學生,他可能在考試時最需要的幫忙是:(A)考試時間加長(B)在不同教室考試(C)為他讀題目(D)用不同題目的考卷

【評論內容】

腦性麻痺是因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害或發生病變,而引起非進行性的運動障礙。由於會影響到患者腦中其他區域,因此使的腦性麻痺兒童同時會有視、聽、語言、情緒或學習上的發展遲緩及障礙,是典型的多重障礙類型。

ㄧ般人錯誤的觀念認為,腦性麻痺會影響患者的智商,但實際上仍有五分之一以上的腦性麻痺兒童是屬於智力正常,對這些兒童來說,仍有極大的學習和成長空間。此外腦性麻痺絕不會因為任何形式的接觸而感染給他人。腦性麻痺患者若在幼兒期便接受早期療育,對其日後的教育與發展會產生較大的幫助。

【評論主題】56.民國九十一年修正公佈的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9條規定教師至少何時必須檢討身心障礙學生的個別化教育計畫一次?(A)每單元。(B)每個月。(C)每學期。(D)每學年。

【評論內容】第 19 條前條個別化教育計畫,學校應於身心障礙學生開學後一個月內訂定,每學期至少檢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