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螺旋型課程不具備那個特性?(A)連續性 (B)重複性 (C)發展性 (D)廣泛性

【評論內容】

加廣是在同樣的內容上增加廣度

廣泛性是連內容的範圍都予加廣了。

 

【評論主題】60. 選出下列結構與其它不同的詞(A)馬虎 (B)牡丹 (C)螞蟻 (D)開關

【評論內容】ABC 為連綿詞.....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螺旋型課程不具備那個特性?(A)連續性 (B)重複性 (C)發展性 (D)廣泛性

【評論內容】

加廣是在同樣的內容上增加廣度

廣泛性是連內容的範圍都予加廣了。

 

【評論主題】72. 潛在課程係針對下列何者未事先覺察而做的討論?(A)教師 (B)家長 (C)學生 (D)學校社群

【評論內容】潛在課程的前提是"學生"未發覺所以校園環境也可以是潛在教學──境教;老師本身則可能.....

【評論主題】60. 選出下列結構與其它不同的詞(A)馬虎 (B)牡丹 (C)螞蟻 (D)開關

【評論內容】

ABC 為連綿詞 D為反義複詞

【評論主題】螺旋型課程不具備那個特性?(A)連續性 (B)重複性 (C)發展性 (D)廣泛性

【評論內容】

加廣是在同樣的內容上增加廣度

廣泛性是連內容的範圍都予加廣了。

 

【評論主題】72. 潛在課程係針對下列何者未事先覺察而做的討論?(A)教師 (B)家長 (C)學生 (D)學校社群

【評論內容】

潛在課程的前提是"學生"未發覺

所以校園環境也可以是潛在教學──境教;

老師本身則可能對潛在教學有所意識

例如知道自己批判國家施政會引起學生對特定政黨的憤慨。

 

 

 

 

 

 

 

【評論主題】明代五大傳奇中,僅何者為文人染指戲曲後,所留下的一代大著作?(A)《白兔記 》(B)《幽閨記》(C)《荊釵記》(D)《琵琶記》

【評論內容】

五大傳奇裡《琵琶記》文學價值最高

對後世影響也最為深遠

【評論主題】作品抽樣系統是由下列哪三個互為關聯的部分所組成:1.區分等級2.孩子發展綱要及檢核清單 3. 孩子作品的文件夾4. 老師完成的摘要報告5.測驗(A) 123(B) 234(C) 345 (D) 235

【評論內容】

 

 

先假設作品抽樣系統是指作業抽查:

 

我們學校作業抽查表上的內容:

1.學生作業進度(孩子發展綱要)

2.教師批閱進度(老師摘要報告)

2.孩子作品 (沒作品無法抽查...)

 

(1)的話作業抽查沒有區分等級(有交、沒交)

(5)的話作業抽查跟測驗毫無關係

【評論主題】有關存在主義,何者有誤? (A)強調社會 (B)我在,故我思 (C)自我抉擇,自我負責 (D)強調時空交會

【評論內容】

【3. 強調變異性和此時此刻: 掌握現在】

D選項時空交會應是指此時此刻

只是這種說法時再給人有種在玩文字遊戲的感受...

【評論主題】下列哪個詞與X理論無關?(A)人性激發(B)古典傳統(C)階梯原則(D)抗拒變革

【評論內容】

組織結構的原則

1.階梯原則:組織往往都是層級節制的組織結構。

2.機能原則:組織在同一階層的分工,往往都是用工作的不同性質作區分。

3.幕僚原則:組織中有一些是第一線的幕僚人員或作業人員。必須給予區分明白。不同的權限和職責要給予劃清。

 

4.協調原則:各部會單位之間,要有良好的溝通管道,方可協調,以解決複雜的問題。例如:一條河,上游是農委會,中游是內政部,下游是各縣市。

【評論主題】56.「手之所□,肩之所□,足之所□,膝之所□」,□之字依序為:(A)倚、踦、觸、履 (B)觸、倚、履、踦(C)觸、履、倚、踦 (D)倚、觸、履、踦

【評論內容】

踦  一ˇ

刺、觸、頂住。莊子˙養生主:「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評論主題】02. 如右(圖 9), 。若=15 公分, =24 公分,△DEF 的面積為 192 平方公分,則△ABC 的面積為 (2) 平方公分。

【評論內容】

明‧張鳳翼《紅拂記》改寫

唐‧杜光庭《虯髯客》而成。

內容為紅拂女私奔李靖,後來遇到虯髯客的傳奇故事。

【評論主題】6.「偌」大:

【評論內容】

AB女壽關鍵字,"瑤池"、"萱"

【評論主題】7、「孰」大於是

【評論內容】113是全國婦幼保護專線

【評論主題】【題組】 (2)生石灰

【評論內容】

多種資料亦是三角檢定法

 

筆記筆記

【評論主題】4. 設數列<an>的遞迴關係式為求 a20 =________________

【評論內容】

暫時隔離以是較為嚴重的處理

只是想讓安靜應優先使用全面控管的技術

【評論主題】一、在均衡匯率的決定理論中,有一派理論稱為「購買力平價理論」(purchasing powerparity theory),試述此理論之內涵。(25 分)

【評論內容】大學生畢業的年齡是穩定的,大家都是那個年紀畢業,就沒有偏態的問題了

【評論主題】【題組】⑹棋盤腳

【評論內容】

幹(蓋)譙(古)社會

【評論主題】四、依據我國現行「游離輻射防護法」與「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說明輻射作業造成一般人之年劑量限度為何?懷孕婦女及其胚胎或胎兒的劑量限度及應採取的輻射防護措施為何?(15 分)

【評論內容】

自己的想法:

 

比較:就兩項以上資料,依其特徵或關係比較其"異同",以使其仔細觀察、縝密思考。例:「椰子樹和檳榔樹有什麼不同?」

這邊的"異同"應該是偏義複詞,偏"異",要找出不同處

 

類推:「眼鏡和唱歌有什麼關係?」→找出相同處(發現不同處間的關係)

【評論主題】一、某建物下方有一黏土層,建物載重作用 200 天後發生 23.4 公分的壓密沉陷,依據實驗室壓密試驗的結果,這相當於黏土層的 30%壓密沉陷。請計算此建物載重作用前五年造成的壓密沉陷量,並繪出其壓密

【評論內容】

維基百科:

 

幼兒學校(Infant school)是適合年幼兒童的一種學校類型,通常教育對象是4到7歲兒童。在英國,幼兒學校通常規模不大,僅服務於當地。

幼兒學校構成地方初等教育的一部分。英格蘭的幼兒學校招收4至5歲兒童進入小班(reception class,等於美國的幼兒園)。每年9月,年滿5周歲的學生進入1年級,次年9月升入2年級。這2年在英格蘭教育系統中構成關鍵階段1。這階段結束時,大部分學生將升入小學

 

似乎應該用我們認知的幼稚園去解讀c選項的幼兒學校,那麼就不是源起美國,而是源起歐洲的福祿貝爾了 ...

【評論主題】四、試依下列三視圖(圖三)之條件,繪製一消點透視圖。(20 分)注意:繪圖時各項尺寸,請由圖三直接量測。

【評論內容】

發現學習法很重視"情境"的安排

布魯納也提出教學三要素:"環境"、個人、行為

【評論主題】17. 訂定自治條例的教育法規是那一個機關的權責?(A)行政院(B)教育部(C)立法院(D)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教育局

【評論內容】

胡市長說要加強酒駕罰則,台中的酒駕罰鍰就比其他縣市多了兩倍

所以地方自治條例應該是不用經過立法院的

 

可以用這來判斷嗎@@

【評論主題】43.張先生收到朋友致贈的匾額「開物成務」,由此可知張先生經營的事業是什麼?(A)旅館(B)商店(C)書店(D)工廠

【評論內容】

有本書叫《天工開物》,內容的便是器具的發明

應是以此為據。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個名詞,比較符合教育或教學的概念?(A)訓練(B)洗腦 (C)灌輸 (D)宣傳

【評論內容】皮特斯有提到方法的規準好的方法是教育,不好的方法是灌輸訓練是技能層面的教學宣傳則隸屬於灌輸的一種手段,故此題答案應以訓練為宜。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個名詞,比較符合教育或教學的概念?(A)訓練(B)洗腦 (C)灌輸 (D)宣傳

【評論內容】

查了一下,理解這此類比較中其實等於教育

教育訓練灌輸宣傳洗腦

教育性的層次基本上是這樣排序的。

 

灌輸在宣傳和洗腦前面是因為灌輸在內容上還符合教育的認知,只是手段不合;宣傳和洗腦的內容已經偏離教育性,也就更別說手段了。

【評論主題】1.在台灣光復初期,花蓮有一位張七郎醫師,向政府爭取設立了一所中學,來培育地方上的子弟,除自己擔任首任校長外,並出錢出力協助學生就學。張醫師本人雖然在學校成立未久之後,就因228事件受難,但他的精神影

【評論內容】

張七郎一生最重視教育,認為教育是出人頭地的方法,有感於鳳林子弟平日必須花六小時才能到花蓮市區讀書,於是在1945年獨資創辦了鳳林農業職業學校,擔任首屆校長,並常常自掏腰包幫學生購買文具與作業簿,鳳林農業職業學校隨後改制為鳳林初級中學。

 

上述是去查的資料

印像中好像有聽過老師說過,相較花蓮其他地方,鳳林這地方出了很多碩博士

不過自己沒有確認過,不知是否只是單純八卦...

【評論主題】21.「開我西閣門,展我東閣床」這是什麼體裁常用的句式?(A)銘體 (B)詩體 (C)贊體 (D)賦體

【評論內容】

這是互文的修辭,是賦體的一大特色,每篇名賦幾乎都有大量使用此修辭

但卻不是樂府詩的特色

只是剛好木蘭詩使用了。

【評論主題】以下何者是「聲腔劇種」?(A)滑稽戲 (B)院本 (C)雜劇 (D)京劇。

【評論內容】

聲腔、劇種是區分中國戲曲不同品種的稱謂。

ex:京城─京劇,河北─河北梆子

 

前面三個選項基本上都是大類,只有"京"劇是答案。

【評論主題】42.學校採取闖關活動來評量學生的學習成就,是屬於何種方式的評量?(A)真實性評量(B)動態評量(C)靜態評量(D)檔案評量

【評論內容】

這題的誘答選項是B

所謂"動態"評量指的不是評量呈現的方式

而是在"時間點"上持續的給予回饋

 

所以檔案評量也算是一種動態評量

因為檔案評量的內容是"長期"對學生蒐集的評價性資料

 

懂了B的含義厚這題就很好作答了。

【評論主題】78.下列哪一種教師對學生所提出的思考引導,係屬於「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A)你們能想出哪些方法,可以解決班上同學常規不好的問題? (B)在各項所提的解決方法中,你覺得

【評論內容】在批判性教學的傳統中,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對各種意識型態進行質疑,以及練習思考「壓迫」(包括在學校的壓迫);並且鼓勵集體的解放(liberatory collective)及鼓勵學生對自己生活的的真實狀況進行個人反思。以上是批判思考的定義。A、C、D重點在找出答案及解決方法我的想法是以B最能做到批判思考中的"反思"。

【評論主題】19.UnderstandingCurriculum係何人主編的課程名著?(A)W.F.Pinar(B)W.Eisner(C)J.S.Bruner(D)J.Dewey。

【評論內容】

Pinar是課程的再概念化學派

把"理解"跟"再概念化"互相連結就比較好記了

【評論主題】( ) 下列何者是投射測驗的優點?(A)信度良好 (B)效度良好 (C)施測容易 (D)避免作假

【評論內容】

投射測驗的解釋很依賴施測者的專業

所以信效度都很差

同理,無論是施測者的專業培養或解釋都有其複雜的部分

 

一般好像是用在有精神執照的醫生專用

【評論主題】16. 在一張訃聞中印有「壽終正寢」、「享壽」、「孤哀子」等字眼,據此可以推測死者本身應是:(A)未滿六十歲,而先生尚在世的婦人。(B)未滿六十歲,而先生比她早逝的婦人。(C)六十歲以上,太太還在世的

【評論內容】

訃聞是老翁的子女發的(死去的人不會發訃聞...)

 

 

享壽指六十歲以上

 

太太應該也往生了,否則用孤子便足矣。

【評論主題】21.下列哪一個「構念」的存在,係由其「結果」間接推論而來?(A)焦慮 (B)動機 (C)智力 (D)地心引力

【評論內容】

地心引力是牛頓經過無數實驗的"結果"推論而來

但焦慮、動機、智商都是不用推論我們便已具備

故答案應為地心引力沒錯

【評論主題】84.受羅馬皇帝升為以公款支薪的第一位國家修辭學講座教授(A)Cicero(B)Quintilian(C)Bacon(D)洛克----P.81

【評論內容】

 

 

西賽羅:雄辯"政治"家→首先提倡培養雄辯家

坤體良:雄辯"教育"家→《辯學通論》:西方首部有系統的教育著作

 

【評論主題】142.文憑社會是教育藉由文化市場與社會階層產生共謀關係的產物(A)Bowles&Gintis(B)Collins(C)Davis&Moore(D)Althusser-----P.111

【評論內容】

自己的怪怪記法:

"柯林"頓 李"文"斯基,"憑"什麼搞外遇

 

Collins,文憑社會

【評論主題】93. 在行為的研究中,依照某人所屬的團體來判斷他的行為稱之為:(A)選擇性知覺 (B)投射作用 (C)刻板印象 (D)月暈效果

【評論內容】

記個"所屬的團體"的例子→男生女生就很好記了

對性別大部分我們都還是有刻板印象

【評論主題】43、下列何者屬於原級增強物(primary reinforcer)(A)獎狀 (B)讚美 (C)下課 (D)音樂

【評論內容】

簡單來說,次級增強物是需要經過"學習"轉換的增強物 ex:透過父親在讚美時的笑容學習到讚美是件好事

 

原籍增強物的意義,滿足基本需求是較籠統的說法,原則上就是不用經過學習的增強物 ex:不懂韓文,但也會跟著psy的歌律動,覺得好聽

 

所以這題應該是沒問題的題目,只是誘答力十足...

【評論主題】12.荀子曰:「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和這句話意思最接近的語詞是:(A)寸步難行(B)行百里半九十(C)積土成山(D)功虧一簣。

【評論內容】

蹞:半步。 題幹說的是從小的步伐開始累積才能行千里A:根本動不了

B:走一百里的人,走到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 (勉人持之以恆)

C:從小地方開始累積才能成就目標

D:喻人半途而廢

【評論主題】48.下列何種治療是根據錯誤的看法、信仰或思想所造成的不適應行為的形式?(A)間接治療(B)合理的情感治療(C)心理治療(D)操作型治療。

【評論內容】

理情治療法─艾利斯

 

理情治療法ABC:

前因Antecedent獲分配工作 行為Behaviours把書桌上的東西翻在地上,並大叫:「我不懂得怎樣做呀!」 後果Consequences四周的人看見馬上安撫或隔離他,使他不用面對獲分配的工作

【評論主題】38、行至十字路口,遇上紅燈,即停下來,這種行為是屬於制約學習的:(A)類化 (B)辨識 (C)消弱 (D)自然恢復。

【評論內容】

類化(generalization):當古典制約學習完成之後,與制約刺激類似的其他刺激,也能產生同樣的制約反應,這種現象叫做刺激類化。

 

雖然是不同的十字路口,但紅路燈的本質不變,在這題應該理解成相同的情境,而非類似情境。

故重點放在"紅燈停,綠燈行"的區辨應該較為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