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有一種力量是所有影響團體成員願意留在團體中的因素之總和,亦即吸引成員留在團體中的力量。當一個團體運作時,其正向吸引力比負向吸引力的部分還要重要時,這種力量就會產生,這種力量我們稱為: (A)團體的正向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有一種力量是所有影響團體成員願意留在團體中的因素之總和,亦即吸引成員留在團體中的力量。當一個團體運作時,其正向吸引力比負向吸引力的部分還要重要時,這種力量就會產生,這種力量我們稱為: (A)團體的正向思考力 (C)團體的充權力 (B)團體的凝聚力 (D)團體的行動力修改成為有一種力量是所有影響團體成員願意留在團體中的因素之總和,亦即吸引成員留在團體中的力量。當一個團體運作時,其正向吸引力比負向吸引力的部分還要重要時,這種力量就會產生,這種力量我們稱為: (A)團體的正向思考力 (B)團體的凝聚力 (C)團體的充權力 (D)團體的行動力

【評論主題】個案紀錄撰寫雖耗時費力,但卻是個案服務過程中的要素之一,試問下列那一項不屬於個案紀錄的目的? (A)進行專業間的溝通 (B)法律行動中的機構自衛工具 (C)發表學術性文章 (D)作為教學的工具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個案紀錄撰寫雖耗時費力,但卻是個案服務過程中的要素之一,試問下列那一項不屬於個案紀錄的目的? (A)進行專業間的溝通 (C)發表學術性文章 (B)法律行動中的機構自衛工具 (D)作為教學的工具修改成為個案紀錄撰寫雖耗時費力,但卻是個案服務過程中的要素之一,試問下列那一項不屬於個案紀錄的目的? (A)進行專業間的溝通 (B)法律行動中的機構自衛工具 (C)發表學術性文章 (D)作為教學的工具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項說法並非焦點解決短期處遇(Solution-focused brief treatment)的基本假設? (A)問題症狀有時具有功能 (B)正向思考 (C)問題解決方法藏在原因裡 (D)案主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那一項說法並非焦點解決短期處遇(Solution-focused brief treatment)的基本假設? (A)問題症狀有時具有功能 (C)問題解決方法藏在原因裡 (B)正向思考 (D)案主是自己問題的專家修改成為下列那一項說法並非焦點解決短期處遇(Solution-focused brief treatment)的基本假設? (A)問題症狀有時具有功能 (B)正向思考 (C)問題解決方法藏在原因裡 (D)案主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個概念不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 (A)固著(fixation) (B)戀母情結(oedipal crisis) (C)基模(schema) (D)原慾(libido)

【評論內容】基模(schema) 是由皮亞傑(J. Piaget)提出的。皮亞傑是認知發展論的重要人物.....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39 根據我國於民國95年通過的〈公益勸募條例〉,下列募款活動的描述中那一項符合〈公益勸募條例〉的規定?(A)我國的任何公立或民間組織都可以從事募款活動(B)辦理募款活動之前只要向主管機關報備即可(C

【評論內容】第 17 條   勸募團體辦理勸募活動之必要支出,得於下列範圍內,由勸募活動所得支 應: 一、勸募活動所得在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者,為百分之十五。 二、勸募活動所得超過新臺幣一千萬元未逾新臺幣一億元者,為新臺幣一 百五十萬元加超過新臺幣一千萬元部分之百分之八。 三、勸募活動所得超過新臺幣一億元者.....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32 「測度女性社經地位之綜合性指標,包含國會議員比率、專門與技術人員比率、管理與經理人員比率、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之平均每人GDP四項」,稱之為? (A)性別影響評估(B)性別發展指數(C)性別權力測度

【評論內容】分享一個網站 是有關於選項 (B)性別發展指數 (C)性別權力測度 的內容www.taiwanwomencenter.org.tw/flash/GEMGDI/gemgdi.html

【評論主題】34 Johnson(1992)將社會工作價值分為終極價值(ultimate values)、接近價值(proximate values)、工具價值(instrumental values)。請問下列

【評論內容】價值可以分成若干層次(Johnson):(1)終極的價值(或稱抽象價值)是一種抽象且容易獲得大多數人同意的價值,如自由、尊嚴、公理、正義、和平、博愛等。(2)近身的價值(或稱接近價值)是一些特定而可欲求的目標,如必要時有墮.....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39 根據我國於民國95年通過的〈公益勸募條例〉,下列募款活動的描述中那一項符合〈公益勸募條例〉的規定?(A)我國的任何公立或民間組織都可以從事募款活動(B)辦理募款活動之前只要向主管機關報備即可(C

【評論內容】第 17 條   勸募團體辦理勸募活動之必要支出,得於下列範圍內,由勸募活動所得支 應: 一、勸募活動所得在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者,為百分之十五。 二、勸募活動所得超過新臺幣一千萬元未逾新臺幣一億元者,為新臺幣一 百五十萬元加超過新臺幣一千萬元部分之百分之八。 三、勸募活動所得超過新臺幣一億元者.....

【評論主題】16 下列對於各種決策模式的相關敘述,何者是正確的?(A)垃圾桶決策模式(garbage can model)視決策為一種理性且結構化的過程(B)滿意模式(satisficing model)是一種高

【評論內容】(A)垃圾桶決策模式(garbage can model)視決策為一種理性且非結構化的過。(B)滿意模式(satisficin.....

【評論主題】34某校為調查學生意見,請導師讓各班學生抽籤,各派出 5 名代表去做問卷。試問這種抽樣方式是:(A)簡單隨機抽樣(B)系統隨機抽樣(C)分層隨機抽樣(D)集叢隨機抽樣

【評論內容】如果是集叢隨機抽樣 應該是只抽學校中的某一個班的整班學生去做問卷假設每個班之間的同質性差不多 班内異質性高 所以整班做問卷就能代表分層隨機抽樣.....

【評論主題】34 Johnson(1992)將社會工作價值分為終極價值(ultimate values)、接近價值(proximate values)、工具價值(instrumental values)。請問下列

【評論內容】價值可以分成若干層次(Johnson):(1)終極的價值(或稱抽象價值)是一種抽象且容易獲得大多數人同意的價值,如自由、尊嚴、公理、正義、和平、博愛等。(2)近身的價值(或稱接近價值)是一些特定而可欲求的目標,如必要時有墮.....

【評論主題】21下列何者不是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A)時間系列設計(time sequential design)(B)相等時間樣本設計(equivalent tim

【評論內容】前實驗設計:指實驗「設計」無科學的嚴謹性,談不上是個「實驗」。真實驗設計:意即研究設計符合科學實驗要求真正的實驗設計。準實驗設計:當某些情境不能用真實的實驗方法來控制變異量時,我們就利用準實驗設計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不能完全符合實驗設計中的嚴格要求,但是大體已抓住了科學的精神與實驗應有的態度,只是礙於現實,無法把整個實驗的精神完全落實。

【評論主題】21下列何者不是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A)時間系列設計(time sequential design)(B)相等時間樣本設計(equivalent tim

【評論內容】前實驗設計:指實驗「設計」無科學的嚴謹性,談不上是個「實驗」。真實驗設計:意即研究設計符合科學實驗要求真正的實驗設計。準實驗設計:當某些情境不能用真實的實驗方法來控制變異量時,我們就利用準實驗設計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不能完全符合實驗設計中的嚴格要求,但是大體已抓住了科學的精神與實驗應有的態度,只是礙於現實,無法把整個實驗的精神完全落實。

【評論主題】20. 下列對於怠金之敘述,何者有誤?(A)怠金,又被稱為強制金 (B)負有不可替代之行為義務而不為者,得處以怠金(C)負有不行為義務而為之行為者,得處以怠金 (D)怠金逾期未繳納者,續處以怠金促其繳

【評論內容】D選項 錯在"逾期未繳納者"應該是"仍不履行其義務者"續處以怠金促其繳納的原因是仍不履行其義務而非逾期未繳納!

【評論主題】18 下列的那項組合為勞動三法?(A)工會法、團體協約法、性別工作平等法(B)工會法、團體協約法、勞資爭議處理法(C)團體協約法、勞資爭議處理法、性別工作平等法(D)工會法、勞資爭議處理法、性別工作平

【評論內容】補充防暴三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法性騷擾防治法性平三法性別工作平等法(保障工作權)性別平等教育法(保障受教權)性騷擾防治法(保護被害人權益)

【評論主題】37 當身心障礙者對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有異議者,依規定可提出申請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應於收到通知書之次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申請(B)以書面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申請(C)提

【評論內容】(A)應於收到通知書之次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申請→三十日內(B)以書面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申請 →正確(C)提出申請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並以二次為限→一次為限(D)申請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應負擔百分之三十之相關作業費用→負擔百分之四十

【評論主題】18 現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規定,下列那一項不是毒品分級的依據?(A)成癮性(B)濫用性(C)易取得性(D)社會危害性

【評論內容】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民國99 年 11 月 24 日 修正)

第2條本條例所稱毒品,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毒品依其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分為四級,其品項如下:(以下略)

【評論主題】10 對於「社區發展協會」特性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社區發展協會受人民團體組織法規範(B)社區發展協會不得設立基金(C)社區發展協會不屬於非營利組織(D)社區發展協會最高權力機構為理事會

【評論內容】(B)社區發展協會→得設立基金(C)社區發展協會→屬於非營利組織(D)社區發展協會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大會

【評論主題】3 我國當前面臨失業問題的威脅。請問,因就業訊息不流通導致勞工無法獲得就業機會屬於:(A)循環性失業(B)技術性失業(C)結構性失業(D)摩擦性失業

【評論內容】

循環性失業:是由於經濟景氣衰退,使得總需求減少所致的失業現象。摩擦性失業:由於變換或找尋工作之際所導致的暫時性失業,是指人們在尋找工作或轉換工作過程中的失業現象。增加職業訓練計畫與提高資訊溝通(使失業者能確實掌握就業機會)可降低這方面的失業。結構性失業:係經濟結構或生產技術轉變太快,勞動者的技能失去市場需要所引起的一種失業。指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產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其中又以結構性失業最受政策重視。結構性失業通常較摩擦性失業持久,因為當經濟結構發生改變時,衰退的產業所釋放出的勞工雖積極地找尋工作,但因技能限制而缺乏再就業的可能,往往便需要透過較長期的轉業訓練才能再找到工作。季節性失業:係生產活動季節性變動所導致的失業,例如農業,營建業與旅遊業特別容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殘餘性失業:因無就業能力而失業者。

【評論主題】21下列何者不是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A)時間系列設計(time sequential design)(B)相等時間樣本設計(equivalent tim

【評論內容】前實驗設計:指實驗「設計」無科學的嚴謹性,談不上是個「實驗」。真實驗設計:意即研究設計符合科學實驗要求真正的實驗設計。準實驗設計:當某些情境不能用真實的實驗方法來控制變異量時,我們就利用準實驗設計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不能完全符合實驗設計中的嚴格要求,但是大體已抓住了科學的精神與實驗應有的態度,只是礙於現實,無法把整個實驗的精神完全落實。

【評論主題】個案紀錄撰寫雖耗時費力,但卻是個案服務過程中的要素之一,試問下列那一項不屬於個案紀錄的目的? (A)進行專業間的溝通 (B)法律行動中的機構自衛工具 (C)發表學術性文章 (D)作為教學的工具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個案紀錄撰寫雖耗時費力,但卻是個案服務過程中的要素之一,試問下列那一項不屬於個案紀錄的目的? (A)進行專業間的溝通 (C)發表學術性文章 (B)法律行動中的機構自衛工具 (D)作為教學的工具修改成為個案紀錄撰寫雖耗時費力,但卻是個案服務過程中的要素之一,試問下列那一項不屬於個案紀錄的目的? (A)進行專業間的溝通 (B)法律行動中的機構自衛工具 (C)發表學術性文章 (D)作為教學的工具

【評論主題】有一種力量是所有影響團體成員願意留在團體中的因素之總和,亦即吸引成員留在團體中的力量。當一個團體運作時,其正向吸引力比負向吸引力的部分還要重要時,這種力量就會產生,這種力量我們稱為: (A)團體的正向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有一種力量是所有影響團體成員願意留在團體中的因素之總和,亦即吸引成員留在團體中的力量。當一個團體運作時,其正向吸引力比負向吸引力的部分還要重要時,這種力量就會產生,這種力量我們稱為: (A)團體的正向思考力 (C)團體的充權力 (B)團體的凝聚力 (D)團體的行動力修改成為有一種力量是所有影響團體成員願意留在團體中的因素之總和,亦即吸引成員留在團體中的力量。當一個團體運作時,其正向吸引力比負向吸引力的部分還要重要時,這種力量就會產生,這種力量我們稱為: (A)團體的正向思考力 (B)團體的凝聚力 (C)團體的充權力 (D)團體的行動力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項說法並非焦點解決短期處遇(Solution-focused brief treatment)的基本假設? (A)問題症狀有時具有功能 (B)正向思考 (C)問題解決方法藏在原因裡 (D)案主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下列那一項說法並非焦點解決短期處遇(Solution-focused brief treatment)的基本假設? (A)問題症狀有時具有功能 (C)問題解決方法藏在原因裡 (B)正向思考 (D)案主是自己問題的專家修改成為下列那一項說法並非焦點解決短期處遇(Solution-focused brief treatment)的基本假設? (A)問題症狀有時具有功能 (B)正向思考 (C)問題解決方法藏在原因裡 (D)案主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評論主題】Erikson認為青少年處於「心理的延期償付時期」(psychological moratorium),下列關於此概念的敘述,何者正確? (A)認知發展的速度影響自我認同,因而出現延後現象 (B)正式

【評論內容】

所謂「延期償付」是指兒童邁入青春期後雖逐漸擁有與成人相似的需要與能力,但為使他們接受足夠的教育訓練,做好成人角色的準備,成人應有的權力與義務均被暫緩。這樣的社會控制一方面提供青少年充分發展自我潛能與社會學習的機會,但另一方面卻壓抑他們自然的需要,造成身心壓力與地位的不穩定性。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個概念不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 (A)固著(fixation) (B)戀母情結(oedipal crisis) (C)基模(schema) (D)原慾(libido)

【評論內容】基模(schema) 是由皮亞傑(J. Piaget)提出的。皮亞傑是認知發展論的重要人物,為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的學者,倡用「基模」一詞,基模係指基本行為模式。

【評論主題】32.在貧窮歸因的理論當中認為:社會的正式或非正式政策造成貧窮,並使窮人無法脫離貧窮的狀態,這種理論係屬?(A)隨機事件理論(B)資源匱乏理論(C)社會障礙理論(D)個人差異理論

【評論內容】1、隨機事件理論——個人和家庭致貧是因為有些事情是他們所不能控制的。如傷殘、離婚、早逝、工人被解雇、慢性疾病、長期護理老人等。 2、社會障礙理論——社會所採取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政策導致了貧困的發生並使貧困者很難脫離貧困。或者說,美國現存的某些制度或實踐傾向於永遠存在貧困。如種族歧視、受教育與工作機會不均等。 3、個人差異理論——貧困是由於個人特性與大多數人的差異而造成的。如由於缺乏教育和勞動技能而貧困;缺少創造性;缺乏動力和工作習慣;身體或精神方面的疾病;沒有一技之長或酗酒、吸毒、賭博等。顯然,這一派觀點是最接近美國“老祖宗”的衣缽的。

【評論主題】James O'Conner將國家的福利支出分為幾個不同的型式,依照其分類,為失業勞工所設計的福利體系,係屬於那種支出型式?(A) 社會費用(Social Expenses)(B) 社會資本

【評論內容】台灣身為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在經濟條件不佳(產業結構失衡、財政問題)造成產業出走、資金外流、失業率攀升的狀況而產生了經濟危機(economiccoisis)-政府收入不足支出卻逐年增加。而政府為了要保有經濟體系繼續正常運作會採取二種策略。根據O'connor的理論,分別是社會資本(socialcapital)和社會費用(social expenses)。1.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包括下列:  (1)社會投資(social investment):以直接方式像融資貸款、公共計畫等刺激資本家投資信心。  (2)社會消費(social consumption):以間接方式像職業訓練、失業津貼的。  此兩種方式皆有利於資本累積。2.社會費用(social expenses):主要用於弱勢族群,意即「社會性...

【評論主題】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 條規定,有關女性受僱者分娩的情況,下列內容何者錯誤?(A)女性受僱者分娩前後,應使其停止工作,給予產假 8 星期(B)妊娠 3 個月以上流產者,應使其停止工作,給予產假 4 星期

【評論內容】產假: 8星期     →       4星期  →       1 星期       →       5日情況:(分娩前後)  (3個月↑流產)  (2~3個月流產) (2個月↓流產)

【評論主題】33 關於社會工作教育訓練的描述,下列那一項是正確的?(A) 1898年全美社工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設立,是美國第一個社工專業組織(B

【評論內容】慈善組織運動正是歐美國家救貧運動的一種方式,為改善各種慈善機構之間的缺乏連繫,機構和機構之間資源浪費、重複現象,十九世紀之英國社會工作者為糾正此種現象,在亨利索里牧師(Solly Reverend Henry)的帶領之下,參考了德國的漢堡制以及愛爾伯福利的做法,於一八六九年倫敦成立了第一個慈善組織會社(C.O.S)。

【評論主題】39 根據我國於民國95年通過的〈公益勸募條例〉,下列募款活動的描述中那一項符合〈公益勸募條例〉的規定?(A)我國的任何公立或民間組織都可以從事募款活動(B)辦理募款活動之前只要向主管機關報備即可(C

【評論內容】第 17 條 勸募團體辦理勸募活動之必要支出,得於下列範圍內,由勸募活動所得支應:一、勸募活動所得在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者,為百分之十五。二、勸募活動所得超過新臺幣一千萬元未逾新臺幣一億元者,為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加超過新臺幣一千萬元部分之百分之八。三、勸募活動所得超過新臺幣一億元者,為新臺幣八百七十萬元加超過新臺幣一億元部分之百分之一。前項勸募所得為金錢以外之物品者,應依捐贈時之時價折算之。

【評論主題】16 下列對於各種決策模式的相關敘述,何者是正確的?(A)垃圾桶決策模式(garbage can model)視決策為一種理性且結構化的過程(B)滿意模式(satisficing model)是一種高

【評論內容】(A)垃圾桶決策模式(garbage can model)視決策為一種理性且非結構化的過。(B)滿意模式(satisficing model)是一種非理性的決策模式(C)漸進模式(incrementalist model)被視為是一種非理性的決策模式

【評論主題】32 「測度女性社經地位之綜合性指標,包含國會議員比率、專門與技術人員比率、管理與經理人員比率、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之平均每人GDP四項」,稱之為? (A)性別影響評估(B)性別發展指數(C)性別權力測度

【評論內容】分享一個網站 是有關於選項 (B)性別發展指數 (C)性別權力測度 的內容www.taiwanwomencenter.org.tw/flash/GEMGDI/gemgdi.html

【評論主題】21下列何者不是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A)時間系列設計(time sequential design)(B)相等時間樣本設計(equivalent tim

【評論內容】前實驗設計:指實驗「設計」無科學的嚴謹性,談不上是個「實驗」。真實驗設計:意即研究設計符合科學實驗要求真正的實驗設計。準實驗設計:當某些情境不能用真實的實驗方法來控制變異量時,我們就利用準實驗設計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不能完全符合實驗設計中的嚴格要求,但是大體已抓住了科學的精神與實驗應有的態度,只是礙於現實,無法把整個實驗的精神完全落實。

【評論主題】34某校為調查學生意見,請導師讓各班學生抽籤,各派出 5 名代表去做問卷。試問這種抽樣方式是:(A)簡單隨機抽樣(B)系統隨機抽樣(C)分層隨機抽樣(D)集叢隨機抽樣

【評論內容】如果是集叢隨機抽樣 應該是只抽學校中的某一個班的整班學生去做問卷假設每個班之間的同質性差不多 班内異質性高 所以整班做問卷就能代表分層隨機抽樣會讓每個班隨機抽樣五名去做問卷假設每個班之間的意見不同(異質性) 但是班内學生的意見同質性高 所以每個班隨機抽五名作為班級的代表我是這樣思考的

【評論主題】34 Johnson(1992)將社會工作價值分為終極價值(ultimate values)、接近價值(proximate values)、工具價值(instrumental values)。請問下列

【評論內容】價值可以分成若干層次(Johnson):(1)終極的價值(或稱抽象價值)是一種抽象且容易獲得大多數人同意的價值,如自由、尊嚴、公理、正義、和平、博愛等。(2)近身的價值(或稱接近價值)是一些特定而可欲求的目標,如必要時有墮胎的權利、自由決定要選哪一門課、必要的情況下父母有權適當懲罰子女等。(3)工具的價值是一些針對特定的目標的手段偏好,意即執行這些手段的行為偏好,如案主自決、守密、無歧視地對待案主等。摘自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 P.219

【評論主題】決策有多種不同的類型,若依理性成份多寡區分,從低理性到高理性的排序,下列何者是正確的?(A)直覺的→判斷的→問題解決的(B)直覺的→問題解決的→判斷的(C)問題解決的→直覺的→判斷的(D)判斷的→直覺

【評論內容】直覺的決策:係指情感勝於理性的決策,其所做的決策是依其所認為是對的或是最佳的,且與預感或內心感覺有關。判斷的決策:係指依據知識和經驗而來。督導所做的決策至少95%以上是屬於判斷式的。除非問題是新的或未曾處理過的,否則他們很少需要停下來蒐集更多與問題相關的訊息。問題解決的決策:係指一種基於理性的研究及分析後所做的決策,這種方式的使用在於單靠快速的判斷方式是不充分的,他需要更多的資訊,且需要多一些時間做研究、分析和回應,這種理性的方法通常是比較客觀和科學的,特別是用於解決有多種選擇的複雜性問題。

【評論主題】對於「新管理主義」(New managerialism)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此概念創始於1990年代之英國(B)著重經濟、效率、效能(C)著重管理、績效評鑑、效率(D)只重結果,不重專業

【評論內容】新管理主義的興起

1970年代中期經濟危機所衍生出的福利國家危機,使得福利先進國家開始對政府的角色進行評估。特別受到新右派思潮的影響而興起的新管理主義,強調效率、彈性、市場及消費者導向的信念,使得社會工作專業掀起了巨大的轉變。

在新管理主義發展的初期階段,著重於經濟和效率的重視甚於效能,支持成本抑制和分散化管理,因此被視為「新泰勒主義」。而後期則引進準市場,並著重於持續品質改善的必要性及注意到符合個別使用者的期望,這就是現稱的「新管理主義」。

詹中原在指出新管理主義(neo-managerialism)可歸納為四個面向:

1.政府管制與市場機能的結合2.強化組織及管理的「分權」3.服務品質的持續提昇4.公共服務之使用者/顧客導向

【評論主題】12 請問關於老年農民福利津貼之經費,其負擔比例為何?(A)農民50%、政府50% (B)農民30%、政府50%、農會20%(C)政府50%、農會50% (D)政府100%

【評論內容】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第六條 老年農民福利津貼在直轄市區域,由中央主管機關負擔百分之五十,直轄市負擔百分之五十;在省轄區域,由中央負擔。但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九十六年七月二十日及一百年十二月二日修正之條文所增加津貼經費,由中央全額負擔。

【評論主題】2 胎兒出生後7日內,接生人應將其出生之相關資料通報那些主管機關備查?①社政機關 ②衛生機關 ③警察機關 ④教育機關 ⑤戶政機關(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⑤ (D)②

【評論內容】第14條(出生通報)【相關罰則】第一項~§86  胎兒出生後七日內,接生人應將其出生之相關資料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備查;其為死產者,亦同。

【評論主題】(二)在附圖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四種物質的組成粒子模型,試回答下列問題:【題組】(1)哪些屬於元素?答:______________ 。

【評論內容】起源貧窮救濟法的立法英國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於1349年,愛德華三世頒布「勞工法令」,規定最高薪資,強制健康的貧民勞動,不得救濟有能力工作之乞丐,禁止農工遷移,強制勞工安置於自己工作崗位,任何人都不可以離開所屬的教區,這是一項阻止流浪及行乞的法令。不過當時的救濟事業乃為私人或教會醫院及各行業團體辦理,是一種慈善施捨的企業,政府對貧民救濟也是採取消極態度。到了1529年亨利八世才對救貧工作較為積極參與,並公佈「貧窮法」其對象以老弱、失業及貧苦的病患為主。1601年伊麗莎白一世女王頒布舉世聞名的「濟貧法」,世稱「伊麗莎白濟貧法」。主要是規定地方政府負責辦理救濟貧民工作。1630年,查理一世為加強推動濟貧法而設...

【評論主題】四、請列舉敘述 5 種不同調控補體系統蛋白質的類型,影響途徑與免疫功能。(25 分)

【評論內容】

福利服務社區化 

1.集中化與機構化轉為分散化與社區化

2. 福利國家轉為福利社會

意涵 

在社區中服務:讓有需要服務的族群,可在自己居住的社區內獲得所需的福利服務

由社區來服務:福利服務除由政府提供外,也鼓勵社區內的團體與個人來提供福利服務

目的

福利服務取得的可近性與方便性

社會整合:透過正常化與去機構化的概念,不讓隔離現象產生

福利社會的具體實現

民間參與福利服務與政府成為夥伴關係

【評論主題】二、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理論在「學習歷程與方式」的重點為何?其對於「自律」的觀點與形成為何,請舉實例說明之。(25 分)

【評論內容】補充 世界銀行於2005年再提出新的多柱式老人經濟保障模式圖

【評論主題】二、在目前國際間多數的自由貿易協定中,針對智慧財產權部分皆訂定有「智慧財產權專章」加以規範,而我國於近年簽署「臺星經濟夥伴協議」(ASTEP)及「臺紐經濟合作協議」(ANZTEC),試分別論述此二協議

【評論內容】(A)Elizabeth Kubler-Ross提出人在面臨死亡過程的次序為:否認和隔離→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B)選項不知道錯在哪裡?看中譯版的書上, Kubler-Ross是芝加哥大學教學醫院的精神科醫生? 是否因此不算是"實務工作中"提出?

【評論主題】【題組】(2)右圖中藏有一個五角星形記號☆,請用原子筆明顯的把它畫出來。(若不明顯,則不予計分)(3分)

【評論內容】

情境:費德勒認為情境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領導者與部屬的關係

2工作結構(結構化或非結構化的工作型態)

3職位權力(領導者權力的大小)

【評論主題】三、營建工程經常面臨許多執行的風險,大地工程有關專案更是如此,導致相關人員必須要有足夠的風險管理意識於規劃與執行的工作中。請完成以下各項分析,並依要求進行詳細說明。⑵當進行時程規劃的技師,分析專案各作

【評論內容】

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是一種結構化的決策支持技術,它的目的是在信息收集過程中,通過多位專家的獨立的反覆主觀判斷,獲得相對客觀的信息、意見和見解。

調查組通過匿名方式對選定專家組進行多輪意見徵詢。調查組對每一輪的專家意見進行匯總整理,並將整理過的材料再寄給每位專家,供專家們分析判斷,專家在整理後材料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論證意見。如此多次反覆,意見逐步趨於一致,得到一個比較一致的並且可靠性較大的結論或方案。

德爾菲法的要點是:被徵詢意見的專家採用匿名發表意見,專家之間不可互相討論,不發生橫向聯繫。從而避免專家意見向少數影響大的專家意見趨同。

【評論主題】6. △ABC中,∠BAC = 90°,於D,=3,= 4,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論內容】應該刪除題目

【評論主題】四、假設某一小鄉鎮醫生的平均成本(AC)曲線高於市場需求曲線,請繪圖說明醫生如何以第二級差別取價,針對小鎮裡的高所得、中所得及低所得的病人採取不同訂價以獲取利潤,並使得診所得以在該小鎮存活下來。(30

【評論內容】摘自林哲立等譯(2007:610)對於老人「精神違常」常見的迷思:迷思1:認知、精神狀態和行為改變,如:易忘、定向感喪失和憂鬱等。只是老化的跡象罷了。事實1:「正常」老化和精神違常兩者是有所區隔的,不過正常老化過程中,個體可能因為承受壓力和身體狀況導致輕度或中度的精神違常,感官知覺的喪失和因應壓力的能力減弱,也可能負向的影響個體正常老化過程。迷思2:容易忘記和有時意識混淆的老人不應該獨處。事實2:具有輕微症狀與違常的長者還是能夠在社區中獨立生活,過度保護和監控可能剝奪老人的自由和控制感,除非有自傷傷人的潛在危險。充足的支持系統必須包括家庭、健康照護者和社區資源,調整環境以便讓長者可以獨立自主的生活是不可...

【評論主題】一、何謂主權?隨著新的政治變遷,固有的主權概念具有新的意義,造成主權意義變化的原因為何?試分別說明之。(25 分)

【評論內容】非干擾性測量:指在調查訪問的前或後,研究者在不干擾受訪者,也不需受訪者填問卷表的狀況下,藉著對其他事物的觀察或測量,使得到的資料可以佐證或增強調查研究時所得到的結論。webb等人認為非干擾測量可分為三種主要的型態:1.物理線索 2.檔案與公文 3.觀察摘自社會工作研究法(簡春安、鄒平儀著) p.346~347

【評論主題】一、將 540792 分解成質數的乘積。(10 分)

【評論內容】

雙盲實驗:簡單說就是施測者和受測者都不曉得真實的受測內容或測試目的,為了避免施測者或受測者先入主的觀念而影響實驗正確性。ex:

很多新藥在上市前的實驗做法就是採用雙盲測試。例如藥商會將受測對象分成兩組一組為實驗組,給予醫師真正的新藥, 並告知使用方法來醫治病患;另一組對照組,給予醫師安慰劑 (可能是維他命或無害的藥劑) ,但宣稱是開發的新藥, 並同樣告知使用方法來醫治病患。這裡的醫師就是施測者,病患就是受測者,兩者都被藥商蒙在鼓裡,這樣才能避免醫師的主觀醫療作為或者病患的預期心理因素,而使新藥實驗造成偏差!

【評論主題】一、試問我國近兩年來最受媒體與民眾關切的食品安全議題是什麼?(5 分)請舉兩例說明此食品安全問題之成因與預防之道。(20 分)

【評論內容】預算的功能:1.規劃:預算是規劃的一部分,其所關切的不僅是關於錢的問題,也是對服務需求、目標和能力的假設。2.協調:組織部門的行動可藉由預算而形成共同的計畫,預算的過程可促使管理者檢視彼此在運作和利益上的相互關係,以及各自的需求和資源。3.溝通:為了讓機構有效運作,組織要能有明確的溝通管道,以讓所有成員知道組織所期待完成的規劃、政策及可能的限制。4.激勵:預算是一種影響和激勵管理者之有效設計,然而,預算也可能導致組織管理彼此之間的無效率和衝突。5.控制:預算可協助管理者管理和控制其所負責的活動,藉由定期比較實際結果與預算項目,管理者可確信那些偏離原先成本的規劃,進而找出導致無效率的原因。6.績效評估:在某些組織,管理者的績效可藉由測量結果是否符合預算標的進行評估。

【評論主題】三、因應開放陸生來臺,立法院於民國 99 年 8 月中旬完成〈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之修正,試說明此次修法之大要,並評估其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25 分)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29 相關敘述如下:(A)測量進行愈多次,測量出來的趨勢愈穩定 (B)採時間序列設計模式 (C)針對目標問題進行重複測量 (D)基線(baseline)階段,介入之前重複測量的階段,類似控制組 ⑤介入階段類似實驗組 ○6介入前後若有改變即是介入之影響 ○7不可能有巧合發生。請問上列的敘述,指的是那一種研究設計模式?A拆解性研究設計B分裂效果研究設計C單案研究設計D交換重複測量設計修改成為29 相關敘述如下:1測量進行愈多次,測量出來的趨勢愈穩定 2採時間序列設計模式 3針對目標問題進行重複測量 4基線(baseline)階段,介入之前重複測量的階段,類似控制組 5介入階段類似實驗組 6介入前後若有改變即是介入之影響 7不可能有巧合發生。請問上列的敘述,指的是那一種研究設計模式?(A)拆解性研究設計(B)分裂效果研究設計(C)單案研究設計(D)交換重複測量設計

【評論主題】四、何謂公民投票?在民主國家中它的作用是什麼?試分別說明之。(25 分)

【評論內容】影響內在效度的因素:1. 成熟:受試者在實驗期間,不論生理或心理均會產生變化,而可能影響實驗的結果;所以實驗結果的差異,到底是個體變項造成,亦或實驗處理造成,將混淆不清。

【評論主題】三、江太太已年過八十,請說明她的消化道可能因年紀增加而有那些飲食或生理問題?在飲食上可如何調整來紓解這些問題?(20 分)

【評論內容】赫爾(Stanley Hall)為早期研究兒童發展的美國心理學家,稱青少年階段為「狂飆期」。

【評論主題】【題組】 ⑶儘管市場化改革是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長遠目標,但是就現實政經環境來看,國有經濟仍將在中國大陸經濟扮演積極和重要的角色。中共對國有經濟在中國大陸整體經濟佈局的基本思路或構思,亦即國有經濟在中國

【評論內容】有些研究者提出同志青少年面對特殊挑戰,有四個主要階段,通常是按順序地,但也許在進行到某個階段中會停止,而且也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質或背景等會有所差異。Troide(1989)指出:第一個階段為感覺階段。青少年開始感覺到他和一般社會大眾不同之處。  選項(A)第二個階段為認定混淆。青少年對他們的性取向產生了掙扎與矛盾,試圖在沒有參考準確性資料及同時面對大眾對同性戀負面看法時,理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選項(B)第三個階段為認定假設。之後,他們往往確認了自己的性取向,進入第三個階段。選項(C)第四個階段為認定。他們確認他們的性取向,並願意用正向思考及生活方式來面對他們自己,願意承擔外來壓力及挑戰。選項(D)摘自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2版 p.451

【評論主題】【題組】 ⑶依據憲法程序所締結之條約是否有國內法效力?如果有的話,其法律位階為何?(9 分)

【評論內容】自我知覺理論認為,人們通過自己的行為和行為發生的情境瞭解自己的態度 、情感和內部狀態。也就是說,我們對自己內部狀態的瞭解,也像他人瞭解我們一樣,都是通過我們的外顯行為。認為人在許多情況下並不能直接知道自己的態度、情感和其他內在狀態。認識自己和認識別人一樣,只能通過自己表現出來的行為來推測自己的內心狀態。這種推測過程和推測別人的內心狀態時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我們試圖使用本質上相同的資料以及相同的歸因過程對我們自己的行為進行因果關係的推論。

【評論主題】【題組】(2)正金會計師查核外雙溪公司,有關母體推估之狀況如下:目最為適當。請問:可能適合檢查全部項目之情況有那些?(9 分)1. 該公司應收帳款帳列金額合計為$23,437,500,共有 12,50

【評論內容】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二月十六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00109431號公告第4條第1、2項、第11條第1項、第12條、第13條第1項、第14條、第15條、第16條、第17條第1、3、6~10項、第17-1條第1、3~6項、第18條、第19條第1~4項、第20條第1項、第21條、第22條、第23條、第34條、第42條第2項所列屬「行政執行處」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一年一月一日起改由「行政執行分署」管轄

【評論主題】五、試求圖六 a、b 兩端點左側電路之戴維寧等效電路及電流相量 I 之值。(20 分)

【評論內容】(A)社區學校模式:把焦點放在貧困、處於弱勢或不了解和對學校有敵意的社區,處遇目的在增加社區的居民對社區的了解並支持發展學校的方案去協助弱勢的學生。(B)學校變遷模式:把服務的焦點放在學校的規範及其情境因素,處遇的目的是要改變已經不合時宜或失功能的學校規範和情境因素。(C)社會互動模式:認為學生的問題和學生與學校的互動有關,所以處遇的焦點是發展出消除學生和學校的互動障礙,尤其是溝通的問題。 (D)傳統臨床模式:把服務的焦點放在臨床上有情緒或是社會問題困擾的學生,處遇的目的在於讓案主了解與學校相關聯的情緒或社會困擾,讓案主能發揮日常功能。摘自社會工作概論(古允文 總校閱) 11-11

【評論主題】五、試求圖六 a、b 兩端點左側電路之戴維寧等效電路及電流相量 I 之值。(20 分)

【評論內容】(A)社區學校模式:把焦點放在貧困、處於弱勢或不了解和隊學校有敵意的社區,處遇目的在增加社區的居民對社區的了解並支持發展學校的方案去協助弱勢的學生。(B)學校變遷模式:把服務的焦點放在學校的規範及其情境因素,處遇的目的是要改變已經不合時宜或失功能的學校規範和情境因素。(C)社會互動模式:認為學生的問題和學生與學校的互動有關,所以處遇的焦點是發展出消除學生和學校的互動障礙,尤其是溝通的問題。 (D)傳統臨床模式:把服務的焦點放在臨床上有情緒或是社會問題困擾的學生,處遇的目的在於讓案主了解與學校相關聯的情緒或社會困擾,讓案主能發揮日常功能。摘自社會工作概論(古允文 總校閱) 11-11

【評論主題】三、Knuth,Morris 及 Pratt 發明了一個快速的字串比對方法(string pattern matching)。他們的方法採用一個失敗函數(failure function)。失敗函數其

【評論內容】第 10 條 被保險人區分為下列六類:一、第一類:(一)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之專任有給人員或公職人員。(二)公、民營事業、機構之受僱者。(三)前二目被保險人以外有一定雇主之受僱者。(四)雇主或自營業主。(五)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者。二、.......第 27 條第十八條及第二十三條規定之保險費負擔,依下列規定計算之: 一、第一類被保險人:(一)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三十,投保單位負擔百分之七十。但私立學校教職員之保險費,由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三十,學校負擔百分之三十五,其餘百分之三十五,由中央政府補助。(二)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目及第三目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三十,投保單位負擔百分之六十,其餘百分之十,由中央政府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