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某研究者從選取用以形成所探究概念的類似樣本著手,但是當他發現再也無法產生新的見地之後,就換另個類型的樣本繼續研究。這種抽樣方法是: (A)機率抽樣(probability sampling) (B)限

【評論內容】

(A)機率抽樣(隨機抽樣):由母體中抽取若干個體為樣本,依據隨機抽樣,

 促使群體中所有個體均有被抽出之機會,其取樣是依據均勻原則,任其自然

 出現不施人為干涉。

(B)限額抽樣(配額抽樣):取樣前研究者根據某種標準,將群體中個體分為若干團

    體,相似於分層抽樣,但係依據研究者主觀認定抽取樣本。

(C)理論抽樣:紮根研究法的理論抽樣。

(D)滾雪球抽樣:針對特殊人口,由已知人蒐集資料並請其介紹周遭朋友或合適

     接受訪問者。

【評論主題】我國社會救助法規定,下列那一類人員在執行業務知悉有社會救助需要之個人或家庭時,沒有強制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之要求?(A) 警察人員 (B) 村(里)長 (C) 醫事人員 (D)村(里)幹事

【評論內容】

第 9-1 條              

教育人員、保育人員、社會工作人員、醫事人員、村(里)幹事、警察人員因執行業務知悉有社會救助需要之個人或家庭時,應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知悉或接獲前項通報後,應派員調查,依法給予必要救助。

前二項通報流程及處理時效,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項社會立法未提及「創業貸款」或「創業輔導」之相關條文及服務項目?(A) 家庭暴力防治法 (B)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 (C)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 (D)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評論內容】

(A)家庭暴力防治法第58條

家庭暴力被害人年滿二十歲者,得申請創業貸款;其申請資格、程序、利息補助金額、名額及期限等,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B)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第2條本條例所定特殊境遇家庭扶助,包括緊急生活扶助、子女生活津貼、子女教育補助、傷病醫療補助、兒童托育津貼、法律訴訟補助及創業貸款補助。

(C)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33條

前項所定職業重建服務,包括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職業輔導評量、職業訓練、就業服務、職務再設計、創業輔導及其他職業重建服務。

【評論主題】我國社會救助法新制於民國100年實施,有幾項重要的突破,下列何者正確?(A) 所有職場弱勢者核算工作收入皆為基本工資之70%(B) 中低收入戶係全家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不超過最低生活費二倍

【評論內容】

(A)第5-1條第3項

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之二、第一目之三及第二目工作收入之計算,十六歲以上未滿二十歲或六十歲以上未滿六十五歲者,依其核算收入百分之七十計算;身心障礙者,依其核算收入百分之五十五計算。

第4-1條        

(B)本法所稱中低收入戶,指經申請戶籍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審核認定,符合下列規定者:

一、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不超過最低生活費一點五倍,且不得超過前條第三項之所得基準。

(C)第4條第2項

前項所稱最低生活費,由中央、直轄市主管機關參照中央主計機關所公布當地區最近一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百分之六十定之,並於新年度計算出之數額較現行最低生活費變動達百分之五以上時調整之。直...

【評論主題】不同年代看待身心障礙者的觀點有所差異,認為身心障礙政策重點在所處的情境及生活環境的改善,而非身心障礙者個人本質,此種觀點為:(A) 個人模式 (B) 關係模式 (C) 權利模式 (D) 社會模式 (E

【評論內容】個人模式:個人身體的變態、失序及缺失,導致功能的限制與障礙。關係模式:主張障礙政策必須針對障礙者生活環境加以調整,聚焦於障礙者所處情境,分析個人損.....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14 依照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的內容,有關創業貸款補助在條文第12條載明符合第4條第1項第1款至第3款、第5款及第6款規定者,但另加上規定必須年滿幾歲者得申請創業貸款補助?(A)18歲(B)25歲(C

【評論內容】

第 12 條              

符合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第五款及第六款規定,且年滿二十歲者,得申請創業貸款補助;其申請資格、程序、補助金額、名額及期限等,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另以辦法定之。

【評論主題】15 社會救助法第12條規定低收入戶成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包括年滿65歲懷胎滿3個月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等,主管機關得依其原領取現金給付之金額增加補助,但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幾?(A)百

【評論內容】第 12 條               低收入戶成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得依其原領取現金給付之金額增加補助,但最高.....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15 社會救助法第12條規定低收入戶成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包括年滿65歲懷胎滿3個月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等,主管機關得依其原領取現金給付之金額增加補助,但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幾?(A)百

【評論內容】

第 12 條               

低收入戶成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得依其原領取現金給付之金額增加補助,但最高不得逾百分之四十:

一、年滿六十五歲。

二、懷胎滿三個月。

三、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

前項補助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14 依照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的內容,有關創業貸款補助在條文第12條載明符合第4條第1項第1款至第3款、第5款及第6款規定者,但另加上規定必須年滿幾歲者得申請創業貸款補助?(A)18歲(B)25歲(C

【評論內容】

第 12 條              

符合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第五款及第六款規定,且年滿二十歲者,得申請創業貸款補助;其申請資格、程序、補助金額、名額及期限等,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另以辦法定之。

【評論主題】15 社會救助法第12條規定低收入戶成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包括年滿65歲懷胎滿3個月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等,主管機關得依其原領取現金給付之金額增加補助,但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幾?(A)百

【評論內容】

第 12 條               

低收入戶成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得依其原領取現金給付之金額增加補助,但最高不得逾百分之四十:

一、年滿六十五歲。

二、懷胎滿三個月。

三、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

前項補助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24 有關家庭建構模式(Homebuilders model)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為密集性家庭維繫之代表 (B)服務對象擴及被緊急安置的孩童及其家庭(C)重視家庭的優勢 (D)強調父母角色與功

【評論內容】

主造是針對家內的兒童,主張要幫助兒童應先協助家庭,減少兒童被抽離出家庭外的「家外安置」。

【評論主題】39 「著重人格重新重組,著重智慧成就及自我省思,以獲得創生感(generativity)」是 Erikson(1963)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觀點的那個時期?(A)青少年期 (B)成年前期 (C)中年期

【評論內容】

來源:

http://www.vjnuance.com/home/base-of-fiction/life/human-development/eriksonxinlishehuifazhanjieduanlilun

艾瑞克森(Erikson) 社會發展理論八階段

年齡

階段

發展任務

0-1歲

嬰兒期

●發展任務:【信任or不信任】

如果重要他人供給生理和情緒上的需求,幼兒即能發展出信任感。否則,他會對世界不信任,特別是不信任人際關係。

1-3歲

兒童前期

●發展任務:【活潑自主or羞怯懷疑】

這是發展自主的時期。幼兒們有自我信任和自我懷疑的掙扎。他們需要探索和經歷,要自己去嘗試錯誤和檢驗侷限性。如果父母親鼓勵依賴,會使得小孩自主受到抑制,懷疑自己適應世界的能力。

3-6歲

學齡前兒童

●發展任務:【進取or愧疚】

主要任務是獲得創造力與能力。如果兒童...

【評論主題】35 Tomas Gorden(1970)提出「我」的概念來因應青少年與父母的衝突,下列何者敘述錯誤?(A)「你」的訊息是提出解決與澄清訊息(B)「我」的訊息是讓他人了解自己真實的感受(C)「你」的訊

【評論內容】

換個方式講話更得人疼!只要把「你」改成「我」,抱怨聽起來都像讚美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6/12/26/i-message/

【評論主題】29 面對學齡前兒童與學齡兒童的各種攻擊、暴力的警訊與行為時,社會工作者建議父母、照顧者應有的處遇原則,下列陳述何者較不適當?(A)進行行為管教技巧,並給予直接的訓誡(B)進行不相容反應技巧,不理會攻

【評論內容】

(B)

喜歡的增強物不喜歡的增強物給予正增強懲罰移走削弱負增強

消除攻擊的酬賞機會

不相容反應技術:只注意最嚴重的攻擊行為,而忽略其他攻擊行為

【評論主題】17 在進行推論統計時,研究人員無可避免地必須承擔錯誤的風險,名為第一型錯誤(type I error)與第二型錯誤(type II error)。今當顯著水準由 0.05 變更為 0.01 時,犯上

【評論內容】

型Ⅰ錯誤(錯誤α);型Ⅱ錯誤(錯誤β)

顯著水準α從0.05變成0.01,降低→型Ⅰ錯誤降低,

型Ⅰ錯誤與型Ⅱ錯誤互為消長→型Ⅱ錯誤提高。

【評論主題】14 關於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針對面臨到的問題,不斷整合專家學者們的智識與智慧,並設計問卷進行調查,是集合專家意見的集體決策技術(B)研究團隊人員在進

【評論內容】

(A)德菲法

(C)調查研究法

(D)行動研究的步驟:問題陳述與界定→研擬可能的行動策略→採取行動→評鑑       與回饋

【評論主題】11 個案家庭有夫妻及子女四位成員,夫妻兩人均就業且子女就讀國中。自從個案去年有了婚外情,且已同居,夫妻關係轉壞,子女因為家庭缺乏溫暖,女兒開始有藥物濫用及婚前性行為。以上家庭問題較適合採用那一個社會

【評論內容】

衝突理論

衝突論是延申自馬克斯的階級鬥爭的觀點而發展的理論。馬克斯理論認為社會

資源分配不均,乃造成社會變遷的主要因素。由於資源分配難以達到均等,故社

會總是在變,亦難達成功能論所言之整合境界。

馬克斯在階級鬥爭所言之資源,係指經濟資源或生產工具的分配不均。故社會大

眾分為有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大陣營。兩大陣營為資產的分配持對立鬥爭狀態。

社會學之衝突理論乃借用馬克斯的觀點,但在資源的看法上有異於馬克斯。衝突

論者認為資源不在財產而是權力的有無。有權力者稱為支配團體,無權力者稱受

支配團體。兩大陣營為權力而鬥爭。

【評論主題】11 個案家庭有夫妻及子女四位成員,夫妻兩人均就業且子女就讀國中。自從個案去年有了婚外情,且已同居,夫妻關係轉壞,子女因為家庭缺乏溫暖,女兒開始有藥物濫用及婚前性行為。以上家庭問題較適合採用那一個社會

【評論內容】

【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源自於1928年的有機生物學(Organismic biology)理論,認為所有組織均是一個系統,因此人是社會的一部分,組成社會。系統理論的概念如下:1.系統實體有其界限(Boundaries)2.封閉系統(Close system)3.開放系統(Open system)

系統運作過程有五個概念

投入(Input)→生產(Throughput)→產出(Output) →回饋環(Feedback loop)→投入(Input)

系統是生生不息的,會根據與其他系統的互動而產生不同的流動。例如:你跟我講一些事情(投入),影響到我的行為舉止(生產),我的行為因此改變(產出),你看到我的改變,我們的互動亦改變(回饋環)。

系統理論的貢獻:1.處理整體而非個人或社會行為的片段2.打破因果線性的概念,各種因...

【評論主題】35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老人保護通報後,應於多少時間內處理?(A)立即處理 (B) 12 小時內處理 (C) 24 小時內處理 (D) 48 小時內處理

【評論內容】

第 43 條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村(里)長與村(里)幹事、警察人員、司法人員及其他執行老人福利業務之相關人員,於執行職務時知悉老人有疑似第四十一條第一項或第四十二條之情況者,應通報當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通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通報後,應立即處理,必要時得進行訪視調查。進行訪視調查時,得請求警察、醫療或其他相關機關(構)協助,被請求之機關(構)應予配合。

nnnnnnnn

前項通報及處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31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規定,法院認有繼續安置必要者,應交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安置於適當之機構,其期間不得超過多久?(A)三個月 (B)四個月 (C)六個月 (D)九個月

【評論內容】

第 16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緊急安置被害人,應於安置起七十二小時內,評估有無繼續安置之必要,經評估無繼續安置必要者,應不付安置,將被害人交付其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經評估有安置必要者,應提出報告,聲請法院裁定。

法院受理前項聲請後,認無繼續安置必要者,應裁定不付安置,並將被害人交付其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認有繼續安置必要者,應交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安置於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寄養家庭或其他適當之醫療、教育機構,期間不得逾三個月。

安置期間,法院得依職權或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被害人、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之聲請,裁定停止安置,並交由被害人之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保護及教養。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收到第二項裁定前,得繼續安置。

【評論主題】24 近 3 年來因衛生福利部無法支付國民年金屬政府應負擔的保費及差額金,向國保基金借款因應,利息已高達兩億多元。根據國民年金法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補助之保險費及應負擔之款項,有幾個籌措支應來源,下列

【評論內容】

第 47 條 

中央主管機關依本法規定應補助之保險費及應負擔之款項,除第三十六條規定之基本保證年金應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應外,依序由下列來源籌措支應;其有結餘時,應作為以後年度中央政府責任準備:

一、供國民年金之用之公益彩券盈餘。

二、調增營業稅徵收率百分之一;其實施範圍及期間,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依前項規定籌措之公益彩券盈餘及營業稅,由本基金以保險費、中央主管機關依法負擔款項及中央政府責任準備直接撥入辦理,並作為第四十五條第一款款項融通之用。

中央主管機關應補助之保險費及應負擔之款項,如依第一項規定籌措財源因應後,仍有不足,亦無法由中央政府責任準備支應時,應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撥補。

【評論主題】18 依長期照顧服務法規定,長照人員、長照機構、財務及相關資源之發展、管理、轉介機制等構成之網絡,稱為:(A)長照管理中心 (B)長照服務機構 (C)長照服務網絡 (D)長照服務體系

【評論內容】

第 3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長期照顧(以下稱長照):指身心失能持續已達或預期達六個月以上者,依其個人或其照顧者之需要,所提供之生活支持、協助、社會參與、照顧及相關之醫護服務。

二、身心失能者(以下稱失能者):指身體或心智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致其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者。

三、家庭照顧者:指於家庭中對失能者提供規律性照顧之主要親屬或家人。

四、長照服務人員(以下稱長照人員):指經本法所定之訓練、認證,領有證明得提供長照服務之人員。

五、長照服務機構(以下稱長照機構):指以提供長照服務或長照需要之評估服務為目的,依本法規定設立之機構。

六、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下稱照管中心):指由中央主管機...

【評論主題】17 民國 105 年 11 月行政院核定實施「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符合資格之兒童及少年或其法定代理人,於帳戶所有人年滿 18 歲前,每人每年最高儲蓄 1 萬 5,000 元;政府相對提撥

【評論內容】

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條例

第 6 條 

本條例適用對象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之兒童及少年:

一、具社會救助法所定之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且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一日以後出生者。

二、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相關規定安置二年以上,由法院指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負責人為監護人者。

三、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指定者。第 13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依個別兒少教育發展帳戶之自存款金額,每年定期核算及撥入同額之政府相對提撥款。

前項政府相對提撥款於開戶人開戶後第一年度所撥付之總額,包括第十一條第二項所定之開戶金,並不得超過依第十一條第三項公...

【評論主題】17 民國 105 年 11 月行政院核定實施「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符合資格之兒童及少年或其法定代理人,於帳戶所有人年滿 18 歲前,每人每年最高儲蓄 1 萬 5,000 元;政府相對提撥

【評論內容】

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條例  107.6.6公布

(A)第 21 條  

開戶人之兒少教育發展帳戶儲金,均不計入其他法規所定之家庭總收入或家庭財產,且不得作為抵銷、扣押、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

開戶人依第十六條規定提領儲金前,得檢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出具之兒少教育發展帳戶儲金證明文件,於金融機構開立專戶,專供存入前開儲金之用。

前項專戶內之儲金,於開戶人滿十八歲之日起十年內,準用第一項規定。

(B)第 14 條  

兒少教育發展帳戶之利息依承辦機構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一般牌告機動利率計算,並免納綜合所得稅;承辦機構並免辦理所得稅扣繳及申報。

開戶人之帳戶存款自滿十八歲之日起至辦理結清帳戶提領...

【評論主題】15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關於身心障礙者支持服務與經濟安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主管機關對轄區內之身心障礙者,應依需求評估結果,提供某些法定經費補助,有設籍時間至少半年以上之限制(B)身心障礙

【評論內容】

第71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轄區內之身心障礙者,應依需求評估結果,提供下列經費補助,並不得有設籍時間之限制:

一、生活補助費。

二、日間照顧及住宿式照顧費用補助。

三、醫療費用補助。

四、居家照顧費用補助。

五、輔具費用補助。

六、房屋租金及購屋貸款利息補貼。

七、購買停車位貸款利息補貼或承租停車位補助。

八、其他必要之費用補助。

第26條   

身心障礙者醫療復健所需之醫療費用及醫療輔具,尚未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需求評估結果補助之。

第72條 第3項 

身心障礙者或其扶養者依本法規定所得之各項補助,應免納所得稅。

第58-1條        ...

【評論主題】16 老人福利法、長期照顧服務法中有關費用、收費與基金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老人福利法規定,老人因直系血親卑親屬或依契約對其有扶養義務之人有疏忽、虐待、遺棄等,致有生命、身體、健康或自由之危難,

【評論內容】

老人福利法第 41 條 

老人因直系血親卑親屬或依契約對其有扶養義務之人有疏忽、虐待、遺棄等情事,致有生命、身體、健康或自由之危難,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老人申請或職權予以適當短期保護及安置。老人如欲對之提出告訴或請求損害賠償時,主管機關應協助之。

前項保護及安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職權或依老人申請免除之。

第一項老人保護及安置所需之費用,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先行支付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檢具費用單據影本及計算書,通知老人之直系血親卑親屬或依契約有扶養義務者於三十日內償還;逾期未償還者,得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評論主題】34 請問下列何者是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需求的社會政策?(A)提供家庭照顧者津貼 (B)提供家庭照顧者年金保險(C)提供勞工遺屬年金保險 (D)提供勞工家庭照顧休假

【評論內容】

第 20 條 

受僱者於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其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七日為限。

家庭照顧假薪資之計算,依各該事假規定辦理。

【評論主題】27 下列有關影響孕期發展因子的敘述,何者有誤?(A)新生兒發展上的缺陷,可能來自於先天遺傳的限制,也可能受到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B)文化對於懷孕過程中孕婦的行為要求、孕婦對生育的態度等影響孕期發展的

【評論內容】

(C) 孕婦的年齡對孕婦及孩子都有影響,「16至35歲的婦女子宮比起16歲以下或35歲以上的婦女,較能提供良好的胎兒成長環境,出生併發症的機率也較低」。

【評論主題】21 以下對於成年中期(中年階段)的敘述,何者有誤?(A)Erikson 認為成年中期的發展主題是生產與停滯(B)「差異」可被視為成年中期的最佳寫照(C)成年中期與其他階段不同的是,比較少受到生理變化

【評論內容】

(D)

中年危機

 

如果中年男性和家人維持緊密聯繫,就比較可能安然度過中年危機;但如果其生活重心都放在工作上,情感也較孤立,那麼可能會面臨較多困擾。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盡全力,那麼就比較能夠從戎優雅地面對老化事實。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作者:CHARLES H. ZASTROW; KAREN K.nKIRST-ASHMAN

譯者:溫如慧、李易蓁、黃琇櫻、練家姍、溫淑真、吳兆鈺

【評論主題】7 身心障礙者遭受遺棄、身心虐待,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予緊急保護、安置,安置期間所必要之費用,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應由誰支付?(A)對身心障礙者遺棄、身心虐待之行為人 (B)身心障礙者(C)

【評論內容】

第 78 條   

身心障礙者遭受第七十五條各款情形之一者,情況危急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或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時,得請求檢察官或當地警察機關協助。

第 79 條   

前條之緊急安置服務,得委託相關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辦理。安置期間所必要之費用,由前條第一項之行為人支付。

前項費用,必要時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先行支付,並檢具支出憑證影本及計算書,請求前條第一項之行為人償還。

前項費用,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以書面定十日以上三十日以下期間催告償還,而屆期未償還者,得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評論主題】30 民國 105 年 6 月 6 日頒布「協助積極自立脫離貧窮實施辦法」,鼓勵各地方政府辦理脫離貧困措施,請問以下那個不是方法之一?(A)教育投資 (B)資產累積 (C)失業給付 (D)社會參與

【評論內容】

協助積極自立脫離貧窮實施辦法

 

第四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脫離貧窮措施之方式如下:

一、教育投資:協助改善就學設備、課業輔導或提升學歷。

二、就業自立:協助就業準備、排除就業障礙,提供或轉介就業服務、職

  業訓練、輔導證照考試、小本創業或穩定就業誘因。

三、資產累積:協助儲蓄、投資、融資,累積有形資產或無形資產。

四、社區產業:結合地方特色產業,協助增加在地謀生技能或在地就業。

五、社會參與:協助參與相關教育訓練、社區活動、志願服務或公共服務

  。

六、其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視實際需要發展之創新、多元或實驗

    性服務。

【評論主題】29 威林斯基(Wilensky, 1964)提到專業化過程,是從給薪的專業人員開始、訓練學校興起、專業組織的形成、爭取法律的保障與支持,最後才是訂定專業倫理守則來維持專業地位。請問,臺灣的第一個社會

【評論內容】

民國72年7月9日,獲內政部同意籌組「中華民國醫務社會服務協會」。民國80年更名為「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為台灣第一個社會工作專業團體。

【評論主題】22 某研究對中華民國男性國民,分別在 1990 年對 20 歲、2000 年對 30 歲、2010 年對 40 歲,隨機各抽樣 1,000名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受訪者對於徵兵制的看法,請問這是屬於什麼

【評論內容】

縱貫式研究:

1.趨勢研究:研究一段時間某一特定年齡層的狀態變化情形。

2.世代研究:檢視某一特定年齡層的狀態變化情形,但是是追蹤這一「群」的變化狀況。

3.固定樣本連續研究:檢視某一特定年齡層的狀態變化情形,但是追蹤的對象是「個人」而不是「群」。

【評論主題】19 有種質性資料分析方式,強調研究者該了解研究參與者的生命經驗,並探看這樣的生命經驗是被怎樣的社會文化與歷史脈絡所形塑或影響。請問上述資料分析方式是:(A)敘事研究 (B)紮根理論 (C)現象學分析

【評論內容】

現象學:以最原始的直覺方法,不加以任何複雜的解釋,讓事物本身自己說話。

論述分析:分析命題之間的關係。

【評論主題】19 當團體領導者的焦點放在「此時此刻」時,此團體最有可能在那一個階段?(A)團體初期 (B)權力/控制期 (C)親密期 (D)區分期

【評論內容】

卡蘭德等人的研究將小組的發展分為5個階段。

1.前屬期。也即小組開始階段,組員試圖與陌生人建立初步關係。社工於此階段鼓勵成員表達對小組和其他組員的期望。

2.權力和控制期。當小組建立後,組員逐漸找到了安全感,並試圖確立自己在小組中的角色。這是一個動盪時期,個別無法從小組中獲得安全和滿足的組員可能會選擇退出小組。

3.親密期。組員關係更為親密,公開比較小組生活和家庭生活,亦會出現移情,並開始思考小組的目標。

4.差異期。此期形成良好的小組。小組的規範和標準成為組員行為的參考,相互支持和溝通。成員們聯合合作以期能提出現實的建議或實施大型的項目和方案。

5.分離期。小組因工作目標的達成等多種原因而面臨解體。此期社工需處...

【評論主題】18 有關 Rothman 提出之社區組織模式─社會計畫,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社會計畫的行動目標強調社區自助、社區能量之整合,屬於過程目標(B)社會計畫假設社區存在實質的社會問題(C)社會工作者扮

【評論內容】

社區組織實務三模式:

地方發展社會計畫社會行動社區行動的目標自助、社區能量與整合(過程目標)實質社區問題的解決(任務目標)權力關係與資源的改變,基礎制度的變遷(任務與過程目標)實務工作者的角色使能者方案執行者、催化者行動家

【評論主題】16 若以理論所涵蓋之問題範疇區分,試問下列那一種理論與其他理論不同?(A)基變理論 (B)認知行為理論 (C)心理暨社會派 (D)任務中心理論

【評論內容】

1.社會工作的微視理論:

   (1)心理動力理論    (2)認知行為理論

   (3)危機介入 (4)任務中心模型

   (5)存在主義社會工作   (6)解決焦點取向

   (7)建構的社會工作 (8)優勢觀點

   (9)人本主義社會工作

2.社會工作的中觀理論:

   (1)系統理論     (2)生態觀點

3.社會工作的巨視理論:

 (1)基變社會工作  (2)結構的社會工作

   (3)女性主義社會工作    (4)充權觀點的社會工作

   (5)反壓迫的社會工作    (6)多元文化的社會工作

   (7)後現代主義觀點的社會工作

   (8)批判的社會工作

當代社會工作  林萬億 著

【評論主題】1 Mary Ainsworth(1978)提及依附理論時認為,嬰兒會將主要照顧者視為基地,需要探索環境時離開,需要安慰及安全感時返回,進而將嬰兒的反應分為不同的依附模式。若嬰兒在母親離開時會生氣,哭

【評論內容】

依附的模式有4種:安全依附、逃避焦慮依附、抗拒焦慮依附和混亂型依附。

1. 安全依附的照顧者在場,嬰兒會主動探索環境,並與陌生人互動;與照顧者分離後,他們會與照顧者示意或互動。

2. 逃避焦慮依附與母親分離後,避免與母親接觸或對母親的互動加以忽略;獨處時較少焦慮。

3. 抗拒焦慮依附對陌生人的出現很謹慎小心,照顧者離開時他們的探索行為會中斷;照顧者返回時,嬰兒想親近照顧者,但很生氣。

4. 混亂型依附的重聚效果很明顯,沒有一致的行為。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作者:CHARLES H. ZASTROW; KAREN K.nKIRST-ASHMAN

譯者:溫如慧、李易蓁、黃琇櫻、練家姍、溫淑真、吳兆鈺

【評論主題】8 在社會工作理論中,強調人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但當問題太過複雜或為新問題時,案主一時無法釐清問題脈絡,而出現生活困境。社會工作者在有限時間內,協助案主指認問題與優先處理的事務,來做為處遇的焦點及策

【評論內容】

基本假設:

1.人有問題是因能力暫時受限。

2.解決問題障礙來自環境或資源不足。

3.人陷入困境會有改變之動力產生,人有順應問題之本能。

4.人有改變的動力,但只會想減輕困難到可以忍受為止,不會想徹底改變。

5.當人們意識到問題,且處於不平衡狀況,個人就會尋求改變。

【評論主題】30 李社工師想要瞭解偏遠地區家庭隔代教養問題及其嚴重性,請問這是屬於研究目的的那一類型?(A)探索性(exploration) (B)描述性(description)(C)解釋性(explanati

【評論內容】

依據研究目的/性質不同: 

1.探索性研究:為初次探索工作,適用於研究者對於題目範圍與問題概念不清、變項內容不熟識、

    欠缺前人研究與研究架構,以致難以確立假設與研究方向,有助喚起某社會問題重要性。

2.描述性研究:依據描述性假設來設計,注重樣本特徵與差異分析,可研究一般行為模式、態度、

 特徵或預測性,頂多僅提及變項關係而少提及因果關係。

3.解釋性研究:建立於探索性與描述性研究基礎,用以說明社會現象發生原因、預設事務發展趨

   勢。

【評論主題】14 一位有外遇的男性案主因害怕太太紅杏出牆而採取嚴格控制太太日常作息的行為,試問該男性案主正在採用何種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A)替代(displacement) (B)認

【評論內容】

(A)替代(Displacement):在一種情境下是危險的情感或行動轉移到另一個較為安全的情境下釋放出來。通常是把對強者的情緒、欲望轉移到弱者身上。

(B)認同(Identification):指一種無意識的,有選擇性地吸收、模仿或順從另外一個一般是自己敬愛和尊崇的人或團體的態度或行為的傾向,以對方之長歸為已有,作為自己行為的一部分去表達,以此吸收他人的優點以增強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納等方面的感受,掩護自己的短處。

(C)潛抑(Repression):「抑制」指當一個人的某種觀念、情感或衝動不能被超我接受時,下意識的將極度痛苦的經驗或欲望潛抑到潛意識中去,以使個體不再因之而產生焦慮、痛苦,這是一種不自覺的主動性遺忘(不是否認事實),有時表現...

【評論主題】7 請問全民健康保險第六類保險對象,其保險費之計算方式為何?(A)以家戶戶長的薪資所得計算之(B)以政府當年公告之基本工資計算之(C)以平均家戶之家計所得計算之(D)以精算結果之全體保險對象每人平均保

【評論內容】

全民健康保險法

第 23 條   

第四類至第六類保險對象之保險費,以依第十八條規定精算結果之每人平均保險費計算之。

前項眷屬之保險費,由被保險人繳納;超過三口者,以三口計。

【評論主題】6 有關理性主義、漸進主義及衝突理論等三種決策模式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A)理性主義決策模式幫助我們了解社會政策何以出現結構性、大幅變遷的理由(B)漸進主義決策模式重視政治運作的可行性,將決策視為

【評論內容】

(A)衝突理論決策模式幫助我們了解社會政策何以出現結構性、大幅變遷的理由 (B)漸進主義決策模式重視政治運作的可行性,將決策視為永無休止的過程 (C)理性主義決策模式聚焦在技術菁英的科學理性,以及問題解決能力 (D)衝突理論決策模式偏向結構功能論,漸進主義決策模式偏向點滴改革論,理性主義決策模式偏向個人行為論 

【評論主題】我國社會救助法規定,下列那一類人員在執行業務知悉有社會救助需要之個人或家庭時,沒有強制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之要求?(A) 警察人員 (B) 村(里)長 (C) 醫事人員 (D)村(里)幹事

【評論內容】

第 9-1 條           

教育人員、保育人員、社會工作人員、醫事人員、村(里)幹事、警察人員因執行業務知悉有社會救助需要之個人或家庭時,應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知悉或接獲前項通報後,應派員調查,依法給予必要救助。

前二項通報流程及處理時效,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15 社會救助法第12條規定低收入戶成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包括年滿65歲懷胎滿3個月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等,主管機關得依其原領取現金給付之金額增加補助,但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幾?(A)百

【評論內容】

第 12 條               

低收入戶成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得依其原領取現金給付之金額增加補助,但最高不得逾百分之四十:

一、年滿六十五歲。

二、懷胎滿三個月。

三、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

前項補助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14 依照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的內容,有關創業貸款補助在條文第12條載明符合第4條第1項第1款至第3款、第5款及第6款規定者,但另加上規定必須年滿幾歲者得申請創業貸款補助?(A)18歲(B)25歲(C

【評論內容】

第 12 條           

符合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第五款及第六款規定,且年滿二十歲者,得申請創業貸款補助;其申請資格、程序、補助金額、名額及期限等,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另以辦法定之。

【評論主題】7 請問全民健康保險第六類保險對象,其保險費之計算方式為何?(A)以家戶戶長的薪資所得計算之(B)以政府當年公告之基本工資計算之(C)以平均家戶之家計所得計算之(D)以精算結果之全體保險對象每人平均保

【評論內容】

全民健康保險法

第 23 條   

第四類至第六類保險對象之保險費,以依第十八條規定精算結果之每人平均保險費計算之。

前項眷屬之保險費,由被保險人繳納;超過三口者,以三口計。

【評論主題】6 有關理性主義、漸進主義及衝突理論等三種決策模式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A)理性主義決策模式幫助我們了解社會政策何以出現結構性、大幅變遷的理由(B)漸進主義決策模式重視政治運作的可行性,將決策視為

【評論內容】

(A)衝突理論決策模式幫助我們了解社會政策何以出現結構性、大幅變遷的理由 (B)漸進主義決策模式重視政治運作的可行性,將決策視為永無休止的過程 (C)理性主義決策模式聚焦在技術菁英的科學理性,以及問題解決能力 (D)衝突理論決策模式偏向結構功能論,漸進主義決策模式偏向點滴改革論,理性主義決策模式偏向個人行為論 

【評論主題】我國社會救助法規定,下列那一類人員在執行業務知悉有社會救助需要之個人或家庭時,沒有強制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之要求?(A) 警察人員 (B) 村(里)長 (C) 醫事人員 (D)村(里)幹事

【評論內容】

第 9-1 條           

教育人員、保育人員、社會工作人員、醫事人員、村(里)幹事、警察人員因執行業務知悉有社會救助需要之個人或家庭時,應通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知悉或接獲前項通報後,應派員調查,依法給予必要救助。

前二項通報流程及處理時效,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15 社會救助法第12條規定低收入戶成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包括年滿65歲懷胎滿3個月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等,主管機關得依其原領取現金給付之金額增加補助,但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幾?(A)百

【評論內容】

第 12 條               

低收入戶成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主管機關得依其原領取現金給付之金額增加補助,但最高不得逾百分之四十:

一、年滿六十五歲。

二、懷胎滿三個月。

三、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

前項補助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14 依照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的內容,有關創業貸款補助在條文第12條載明符合第4條第1項第1款至第3款、第5款及第6款規定者,但另加上規定必須年滿幾歲者得申請創業貸款補助?(A)18歲(B)25歲(C

【評論內容】

第 12 條           

符合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第五款及第六款規定,且年滿二十歲者,得申請創業貸款補助;其申請資格、程序、補助金額、名額及期限等,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另以辦法定之。

【評論主題】10 在社會工作倫理的觀點中主張:「倫理標準是基於文化、政治環境、當代的規範與道德標準,以及其他外在環境等因素考量。所以倫理的考量無法斷言何種信仰或何人的信念優於他人」。請問這是屬於何種倫理觀點?(A

【評論內容】

1.效用主義:效用主義強調行動的後果要帶給整體社會最大的快樂。

2.義務論:每個人應盡的基本尊重與尊嚴的義務,有兩個原則如下:

  (1)待人待己都要符合人道,人道是目的,而非手段。

  (2)依你所遵循的準則行事,且此行事法則是普同的。

3.權利論:社會應保障每個個體免於被侵犯的自由。自由應被視為一種權利, 以便在不同利益交戰的社會中,平衡彼此。

4.馬克思主義:強調充權觀念,挑戰政治結構,為案主辯護。

5.直覺論:認為所有觀點都是直覺,為了陳述目的,我們最後都憑什麼是正確或善意的道德直覺來判定。

6.德行論:德行被認為是一種人類所欲求的道德品質。

7.相對論:倫理的考量何者為正確,是相對於其所處的社會或其所堅持的信念。

8.現實主...

【評論主題】11 2000 年我國通過「安寧緩和條例」,2016 年公布「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於公布 3 年後施行。屆時病人可預立醫療決定,符合五種臨床狀況時可以選擇或拒絕醫療。關於病人自主權利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評論內容】

病人自主權利法

第 3 條   

本法名詞定義如下:

一、維持生命治療:指心肺復甦術、機械式維生系統、血液製品、為特定

  疾病而設之專門治療、重度感染時所給予之抗生素等任何有可能延長

  病人生命之必要醫療措施。

二、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指透過導管或其他侵入性措施餵養食物與水分

  。

三、預立醫療決定:指事先立下之書面意思表示,指明處於特定臨床條件

  時,希望接受或拒絕之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或其他與

  醫療照護、善終等相關意願之決定。

四、意願人:指以書面方式為預立醫療決定之人。

五、醫療委任代理人:指接受意願人書面委任,於意願人意識昏迷或無法

  清楚表達意願時,代理意願人...

【評論主題】3 下列有關韋伯(Max Weber)科層體制設計原則的敘述,何者錯誤?(A)固定與正式的職權範圍原則 (B)職務層級與層級節制原則(C)職務的管理是依據過去所保留的書面文件原則 (D)職務管理強調創

【評論內容】

專業分工:

組織內每個單位、職員有固定的職務分配,明確每一個人的權力和責任。根據嚴格的分工制度,所雇用的職員須具熟練的專門技術。

層級體制:

「所有崗位的組織遵循等級制度原則,每個職員都受到高一級的職員的控制和監督。」組織內職員的地位,依照等級劃分。下層對上層負責,服從上層命令,受上層監督。上級對屬下的指示與監督,不能超過規定職能的範圍。

 

過分強調機械性的正式組織層面而忽略組織動態面。

【評論主題】12 有關機械型結構(mechanistic structure)組織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在於穩定秩序 (B)強調個人適任專業(C)成員分工、角色明確 (D)容易淡化員工個別的努力成果

【評論內容】

機械式組織(Mechanistic organization)又稱官僚行政組織

nn

  機械式組織是一種穩定的、僵硬的結構形式,它追求的主要目標是穩定運行中的效率。機械式組織註重對任務進行高度的勞動分工和職能分工,以客觀的不受個人情感影響的方式挑選符合職務規範要求的合格的任職人員,並對分工以後的專業化工作進行嚴密的層次控制,同時制定出許多程式、規則和標準。個性差異和人性判斷被減少到最低限度,提倡以標準化來實現穩定性和可預見性,規則、條例成為組織高效運行的潤滑劑,組織結構特征是趨向剛性。

【評論主題】4 我國非營利組織以民法作為設立基礎,並分為社團法人及財團法人二種。以下相關敘述,何者錯誤?(A)社團法人以人作為設立基礎,財團法人以財產作為設立基礎(B)社團法人的最高決策單位為理事會,財團法人的最

【評論內容】

社團法人的最高決策單位為會員大會,財團法人的最高決策單位為董事會。

 

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的差異:

前者依人而設立,所以一切權力來源為會員大會,理事長為間接選舉後的最高領導人,連選得連任一次,每次任期最多不可超過4年。後者因為財物而設立,所以一切權力最高來源為董事會,董事長及董事皆可連選連任。前者的重點是眾人的意志,後者的重點是要把錢管好

【評論主題】3 下列有關韋伯(Max Weber)科層體制設計原則的敘述,何者錯誤?(A)固定與正式的職權範圍原則 (B)職務層級與層級節制原則(C)職務的管理是依據過去所保留的書面文件原則 (D)職務管理強調創

【評論內容】

專業分工:

組織內每個單位、職員有固定的職務分配,明確每一個人的權力和責任。根據嚴格的分工制度,所雇用的職員須具熟練的專門技術。

層級體制:

「所有崗位的組織遵循等級制度原則,每個職員都受到高一級的職員的控制和監督。」組織內職員的地位,依照等級劃分。下層對上層負責,服從上層命令,受上層監督。上級對屬下的指示與監督,不能超過規定職能的範圍。

 

過分強調機械性的正式組織層面而忽略組織動態面。

【評論主題】24 有關家庭建構模式(Homebuilders model)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為密集性家庭維繫之代表 (B)服務對象擴及被緊急安置的孩童及其家庭(C)重視家庭的優勢 (D)強調父母角色與功

【評論內容】

主造是針對家內的兒童,主張要幫助兒童應先協助家庭,減少兒童被抽離出家庭外的「家外安置」。

【評論主題】18 A 無限公司股東為甲、乙、丙、丁、戊 5 人,章程規定由甲、乙、丙三人執行公司業務,甲代表公司。甲、乙、丙三人約定,超過 30 萬元交易應經三人過半數同意為之,今甲未獲同意即代表 A 公司向 B

【評論內容】

公司法§57

代表公司之股東,關於營業上一切事務,有辦理之權。

公司法§58

公司對於股東代表權所加之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評論主題】10 為促進實質平等之實現,憲法增修條文第 10 條特別規定下列何者之人格尊嚴應予維護,其人身安全並應予保障?(A)勞工階級 (B)歸化中華民國之外國人士(C)軍人 (D)婦女

【評論內容】

憲修第十條

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

【評論主題】31 有關行政處分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違法行政處分經廢止後,原則上溯及既往失效 (B)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原則上溯及既往失效(C)合法行政處分經廢止後,原則上溯及既往失效 (D)合法行政處分

【評論內容】

行政程序法§118

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溯及既往失其效力。但為維護公益或為避免受益人財產上之損失,為撤銷之機關得另訂失其效力之日期。

行政程序法§125

合法行政處分經廢止後,自廢止時或自廢止機關所指定較後之日時起,失其效力。但受益人未履行負擔致行政處分受廢止者,得溯及既往失其效力。

【評論主題】3 在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中,父母未依規定禁止兒童及少年為法令禁止的行為,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幾小時之親職教育輔導?(A) 4 小時以上 20 小時以下 (B) 8 小時以上 50 小時以下(C)

【評論內容】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 102 條   

父母、監護人或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有下列情形者,主管機關應命其

接受四小時以上五十小時以下之親職教育輔導:

一、未禁止兒童及少年為第四十三條第一項第二款行為者。

二、違反第四十七條第二項規定者。

三、違反第四十八條第一項規定者。

四、違反第四十九條各款規定之一者。

五、違反第五十一條規定者。

六、使兒童及少年有第五十六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

【評論主題】39 「著重人格重新重組,著重智慧成就及自我省思,以獲得創生感(generativity)」是 Erikson(1963)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觀點的那個時期?(A)青少年期 (B)成年前期 (C)中年期

【評論內容】

來源:

http://www.vjnuance.com/home/base-of-fiction/life/human-development/eriksonxinlishehuifazhanjieduanlilun

艾瑞克森(Erikson) 社會發展理論八階段

年齡

階段

發展任務

0-1歲

嬰兒期

●發展任務:【信任or不信任】

如果重要他人供給生理和情緒上的需求,幼兒即能發展出信任感。否則,他會對世界不信任,特別是不信任人際關係。

1-3歲

兒童前期

●發展任務:【活潑自主or羞怯懷疑】

這是發展自主的時期。幼兒們有自我信任和自我懷疑的掙扎。他們需要探索和經歷,要自己去嘗試錯誤和檢驗侷限性。如果父母親鼓勵依賴,會使得小孩自主受到抑制,懷疑自己適應世界的能力。

3-6歲

學齡前兒童

●發展任務:【進取or愧疚】

主要任務是獲得創造力與能力。如果兒童...

【評論主題】35 Tomas Gorden(1970)提出「我」的概念來因應青少年與父母的衝突,下列何者敘述錯誤?(A)「你」的訊息是提出解決與澄清訊息(B)「我」的訊息是讓他人了解自己真實的感受(C)「你」的訊

【評論內容】

換個方式講話更得人疼!只要把「你」改成「我」,抱怨聽起來都像讚美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6/12/26/i-message/

【評論主題】29 面對學齡前兒童與學齡兒童的各種攻擊、暴力的警訊與行為時,社會工作者建議父母、照顧者應有的處遇原則,下列陳述何者較不適當?(A)進行行為管教技巧,並給予直接的訓誡(B)進行不相容反應技巧,不理會攻

【評論內容】

(B)

喜歡的增強物不喜歡的增強物給予正增強懲罰移走削弱負增強

消除攻擊的酬賞機會

不相容反應技術:只注意最嚴重的攻擊行為,而忽略其他攻擊行為

【評論主題】17 在進行推論統計時,研究人員無可避免地必須承擔錯誤的風險,名為第一型錯誤(type I error)與第二型錯誤(type II error)。今當顯著水準由 0.05 變更為 0.01 時,犯上

【評論內容】

型Ⅰ錯誤(錯誤α);型Ⅱ錯誤(錯誤β)

顯著水準α從0.05變成0.01,降低→型Ⅰ錯誤降低,

型Ⅰ錯誤與型Ⅱ錯誤互為消長→型Ⅱ錯誤提高。

【評論主題】14 關於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針對面臨到的問題,不斷整合專家學者們的智識與智慧,並設計問卷進行調查,是集合專家意見的集體決策技術(B)研究團隊人員在進

【評論內容】

(A)德菲法

(C)調查研究法

(D)行動研究的步驟:問題陳述與界定→研擬可能的行動策略→採取行動→評鑑       與回饋

【評論主題】11 個案家庭有夫妻及子女四位成員,夫妻兩人均就業且子女就讀國中。自從個案去年有了婚外情,且已同居,夫妻關係轉壞,子女因為家庭缺乏溫暖,女兒開始有藥物濫用及婚前性行為。以上家庭問題較適合採用那一個社會

【評論內容】

衝突理論

衝突論是延申自馬克斯的階級鬥爭的觀點而發展的理論。馬克斯理論認為社會

資源分配不均,乃造成社會變遷的主要因素。由於資源分配難以達到均等,故社

會總是在變,亦難達成功能論所言之整合境界。

馬克斯在階級鬥爭所言之資源,係指經濟資源或生產工具的分配不均。故社會大

眾分為有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大陣營。兩大陣營為資產的分配持對立鬥爭狀態。

社會學之衝突理論乃借用馬克斯的觀點,但在資源的看法上有異於馬克斯。衝突

論者認為資源不在財產而是權力的有無。有權力者稱為支配團體,無權力者稱受

支配團體。兩大陣營為權力而鬥爭。

【評論主題】11 個案家庭有夫妻及子女四位成員,夫妻兩人均就業且子女就讀國中。自從個案去年有了婚外情,且已同居,夫妻關係轉壞,子女因為家庭缺乏溫暖,女兒開始有藥物濫用及婚前性行為。以上家庭問題較適合採用那一個社會

【評論內容】

【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源自於1928年的有機生物學(Organismic biology)理論,認為所有組織均是一個系統,因此人是社會的一部分,組成社會。系統理論的概念如下:1.系統實體有其界限(Boundaries)2.封閉系統(Close system)3.開放系統(Open system)

系統運作過程有五個概念

投入(Input)→生產(Throughput)→產出(Output) →回饋環(Feedback loop)→投入(Input)

系統是生生不息的,會根據與其他系統的互動而產生不同的流動。例如:你跟我講一些事情(投入),影響到我的行為舉止(生產),我的行為因此改變(產出),你看到我的改變,我們的互動亦改變(回饋環)。

系統理論的貢獻:1.處理整體而非個人或社會行為的片段2.打破因果線性的概念,各種因...

【評論主題】33 田野研究者在研究裡實際進入研究情境中所建構的一個角色或角色組(set of roles),並參與被觀察對象的所有日常生活,則他的角色屬於下列何種?(A)完全觀察者 (B)完全參與者 (C)參與者

【評論內容】

完全參與:被觀察者不知研究者身分,且彼此有互動。

參與者身分的觀察者:研究者表明身分,研究者與觀察者儘量不互動。

觀察者身分的參與者:研究者表明身分,研究者與觀察者可以互動。

完全觀察:被觀察者不知道研究者身分,彼此不互動。

【評論主題】8 下列對於青少年犯罪的理論敘述,何者錯誤?(A)機會理論認為低教育水平,逸樂奢侈成習的青少年會尋求不合法的機會而犯罪(B)場域理論認為個人所屬的親密團體,例如家庭或同儕團體成員如有犯罪行為,個人也很

【評論內容】

【場域理論】(Field Theory)

場域理論為社會團體工作的一個理論,它由Kurt Lewin所提出

根據其理論,他認為每一個團體都有一個生命的空間(Life Space),佔有其位置並朝向目標前進,而努力向這個目標移動的過程中也可能遇到障礙(Shepard,1964,p.25)

意思是指,每一個團體都可以發展出相當的力量實體,成員在其中互相支撐,並朝向目標達成邁進。

團體會因應社會情況而一直改變,儘管團體也可能處於「類似靜止的平衡狀態」時期。

在場域理論中提出了幾個概念來協助了解其中運作的力量:1.角色(Role)-團體成員的個別地位、權利和責任...等。2.規範(Norms)-只管理團體行為的規則。3.權力(Power)-指成員間互相影響的能力。4.凝聚力(Cohesion)-指成員間或成員...

【評論主題】16 老人福利法、長期照顧服務法中有關費用、收費與基金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老人福利法規定,老人因直系血親卑親屬或依契約對其有扶養義務之人有疏忽、虐待、遺棄等,致有生命、身體、健康或自由之危難,

【評論內容】

老人福利法第 41 條 

老人因直系血親卑親屬或依契約對其有扶養義務之人有疏忽、虐待、遺棄等情事,致有生命、身體、健康或自由之危難,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老人申請或職權予以適當短期保護及安置。老人如欲對之提出告訴或請求損害賠償時,主管機關應協助之。

前項保護及安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職權或依老人申請免除之。

第一項老人保護及安置所需之費用,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先行支付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檢具費用單據影本及計算書,通知老人之直系血親卑親屬或依契約有扶養義務者於三十日內償還;逾期未償還者,得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評論主題】35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老人保護通報後,應於多少時間內處理?(A)立即處理 (B) 12 小時內處理 (C) 24 小時內處理 (D) 48 小時內處理

【評論內容】

第 43 條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村(里)長與村(里)幹事、警察人員、司法人員及其他執行老人福利業務之相關人員,於執行職務時知悉老人有疑似第四十一條第一項或第四十二條之情況者,應通報當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通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通報後,應立即處理,必要時得進行訪視調查。進行訪視調查時,得請求警察、醫療或其他相關機關(構)協助,被請求之機關(構)應予配合。

nnnnnnnn

前項通報及處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17 民國 105 年 11 月行政院核定實施「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符合資格之兒童及少年或其法定代理人,於帳戶所有人年滿 18 歲前,每人每年最高儲蓄 1 萬 5,000 元;政府相對提撥

【評論內容】

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條例

第 6 條 

本條例適用對象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之兒童及少年:

一、具社會救助法所定之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且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一日以後出生者。

二、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相關規定安置二年以上,由法院指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負責人為監護人者。

三、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指定者。第 13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依個別兒少教育發展帳戶之自存款金額,每年定期核算及撥入同額之政府相對提撥款。

前項政府相對提撥款於開戶人開戶後第一年度所撥付之總額,包括第十一條第二項所定之開戶金,並不得超過依第十一條第三項公...

【評論主題】17 民國 105 年 11 月行政院核定實施「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符合資格之兒童及少年或其法定代理人,於帳戶所有人年滿 18 歲前,每人每年最高儲蓄 1 萬 5,000 元;政府相對提撥

【評論內容】

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條例  107.6.6公布

(A)第 21 條  

開戶人之兒少教育發展帳戶儲金,均不計入其他法規所定之家庭總收入或家庭財產,且不得作為抵銷、扣押、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

開戶人依第十六條規定提領儲金前,得檢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出具之兒少教育發展帳戶儲金證明文件,於金融機構開立專戶,專供存入前開儲金之用。

前項專戶內之儲金,於開戶人滿十八歲之日起十年內,準用第一項規定。

(B)第 14 條  

兒少教育發展帳戶之利息依承辦機構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一般牌告機動利率計算,並免納綜合所得稅;承辦機構並免辦理所得稅扣繳及申報。

開戶人之帳戶存款自滿十八歲之日起至辦理結清帳戶提領...

【評論主題】18 依長期照顧服務法規定,長照人員、長照機構、財務及相關資源之發展、管理、轉介機制等構成之網絡,稱為:(A)長照管理中心 (B)長照服務機構 (C)長照服務網絡 (D)長照服務體系

【評論內容】

第 3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長期照顧(以下稱長照):指身心失能持續已達或預期達六個月以上者,依其個人或其照顧者之需要,所提供之生活支持、協助、社會參與、照顧及相關之醫護服務。

二、身心失能者(以下稱失能者):指身體或心智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致其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者。

三、家庭照顧者:指於家庭中對失能者提供規律性照顧之主要親屬或家人。

四、長照服務人員(以下稱長照人員):指經本法所定之訓練、認證,領有證明得提供長照服務之人員。

五、長照服務機構(以下稱長照機構):指以提供長照服務或長照需要之評估服務為目的,依本法規定設立之機構。

六、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以下稱照管中心):指由中央主管機...

【評論主題】31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規定,法院認有繼續安置必要者,應交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安置於適當之機構,其期間不得超過多久?(A)三個月 (B)四個月 (C)六個月 (D)九個月

【評論內容】

第 16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緊急安置被害人,應於安置起七十二小時內,評估有無繼續安置之必要,經評估無繼續安置必要者,應不付安置,將被害人交付其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經評估有安置必要者,應提出報告,聲請法院裁定。

法院受理前項聲請後,認無繼續安置必要者,應裁定不付安置,並將被害人交付其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認有繼續安置必要者,應交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安置於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寄養家庭或其他適當之醫療、教育機構,期間不得逾三個月。

安置期間,法院得依職權或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被害人、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之聲請,裁定停止安置,並交由被害人之父母、監護人或其他適當之人保護及教養。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收到第二項裁定前,得繼續安置。

【評論主題】24 近 3 年來因衛生福利部無法支付國民年金屬政府應負擔的保費及差額金,向國保基金借款因應,利息已高達兩億多元。根據國民年金法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補助之保險費及應負擔之款項,有幾個籌措支應來源,下列

【評論內容】

第 47 條 

中央主管機關依本法規定應補助之保險費及應負擔之款項,除第三十六條規定之基本保證年金應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支應外,依序由下列來源籌措支應;其有結餘時,應作為以後年度中央政府責任準備:

一、供國民年金之用之公益彩券盈餘。

二、調增營業稅徵收率百分之一;其實施範圍及期間,由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依前項規定籌措之公益彩券盈餘及營業稅,由本基金以保險費、中央主管機關依法負擔款項及中央政府責任準備直接撥入辦理,並作為第四十五條第一款款項融通之用。

中央主管機關應補助之保險費及應負擔之款項,如依第一項規定籌措財源因應後,仍有不足,亦無法由中央政府責任準備支應時,應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撥補。

【評論主題】12 民國 105 年 11 月行政院核定實施「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凡符合資格之兒童及少年,於帳戶所有人年滿 18 歲前,每人每年最高儲蓄 1 萬 5,000 元;政府相對提撥同額款項。下

【評論內容】

兒童及少年未來教育與發展帳戶條例(A)第 6 條 

本條例適用對象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之兒童及少年:

一、具社會救助法所定之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且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一日以後出生者。

二、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相關規定安置二年以上,由法院指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負責人為監 

護人者。

三、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指定者。

(C)第 18 條 

開戶人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退出兒少教育發展帳戶,該管主管機關應自其申請日起一年內派員輔導;期滿後開戶人仍決定退出者,僅得請領該帳戶內之自存款及其利息,並結清帳戶;該帳戶之開戶金、政府相對...

【評論主題】15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關於身心障礙者支持服務與經濟安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主管機關對轄區內之身心障礙者,應依需求評估結果,提供某些法定經費補助,有設籍時間至少半年以上之限制(B)身心障礙

【評論內容】

第71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轄區內之身心障礙者,應依需求評估結果,提供下列經費補助,並不得有設籍時間之限制:

一、生活補助費。

二、日間照顧及住宿式照顧費用補助。

三、醫療費用補助。

四、居家照顧費用補助。

五、輔具費用補助。

六、房屋租金及購屋貸款利息補貼。

七、購買停車位貸款利息補貼或承租停車位補助。

八、其他必要之費用補助。

第26條   

身心障礙者醫療復健所需之醫療費用及醫療輔具,尚未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需求評估結果補助之。

第72條 第3項 

身心障礙者或其扶養者依本法規定所得之各項補助,應免納所得稅。

第58-1條        ...

【評論主題】4 為避免身心障礙者受到歧視偏見的暴力,在保護服務方面,須緊急保護安置或其他必要的處置,請問其中須緊急保護安置者不得超過幾個小時?(A) 24 小時 (B) 48 小時 (C) 72 小時 (D) 9

【評論內容】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 78 條               

身心障礙者遭受第七十五條各款情形之一者,情況危急非立即給予保護、

安置或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之虞者,直

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時

,得請求檢察官或當地警察機關協助。

第 80 條 

第七十八條身心障礙者之緊急保護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非七十二

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身心障礙者時,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保護安

置。繼續保護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

繼續保護安置期間,直轄市、縣(市)主...

【評論主題】11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有關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身心障礙者對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有異議者,應於收到通知書之次日起六十日內,以書面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並以三

【評論內容】

第 13 條 

身心障礙者對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有異議者,應於收到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以書面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申請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並以一次為限。

依前項申請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應負擔百分之四十之相關作業費用;其異議成立者,應退還之。

逾期申請第一項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者,其相關作業費用,應自行負擔。

第 14 條 

身心障礙證明有效期限最長為五年,身心障礙者應於效期屆滿前九十日內向戶籍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辦理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

身心障礙者於其證明效期屆滿前六十日尚未申請辦理重新鑑定及需求評估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以...

【評論主題】34 請問下列何者是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需求的社會政策?(A)提供家庭照顧者津貼 (B)提供家庭照顧者年金保險(C)提供勞工遺屬年金保險 (D)提供勞工家庭照顧休假

【評論內容】

第 20 條 

受僱者於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得請家庭照顧假;其請假日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七日為限。

家庭照顧假薪資之計算,依各該事假規定辦理。

【評論主題】27 下列有關影響孕期發展因子的敘述,何者有誤?(A)新生兒發展上的缺陷,可能來自於先天遺傳的限制,也可能受到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B)文化對於懷孕過程中孕婦的行為要求、孕婦對生育的態度等影響孕期發展的

【評論內容】

(C) 孕婦的年齡對孕婦及孩子都有影響,「16至35歲的婦女子宮比起16歲以下或35歲以上的婦女,較能提供良好的胎兒成長環境,出生併發症的機率也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