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題組】3. 若付款條件為L/C,則新奇公司對於貨物已進倉了,其因應對策如何,請說明之。(4分)

【評論內容】題目提問對學業總平均的"影響",所以我會...

【評論主題】教育部推動「認輔制度」,鼓勵教師認輔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學生,教師扮演「個別關懷、愛心陪伴」的角色功能,這種角色行為係屬下列何者?(A)初級預防(B)次級預防(C)三級預防(D)診斷治療

【評論內容】

從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節錄,認輔教師為初級預防人力喔!只是申請需透過輔導室~所以大家很容易被誤導為次級預防人力。

【評論主題】關於輔導工作之相關法令,何者為「是」?(A)在網路上散播性交或猥褻之照片,係觸犯刑法之妨害風化罪。(B)發現學生有未經請假、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達五日以上者,列為中輟生。(C)發現學生疑似受到性侵害時,

【評論內容】第 224 條 對於男女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而為猥 褻之行為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想請問(A)選項是否也包含在"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內呢?看版友提供的法條再對照此選項的行為,好像就有點通了?還請老師分享看法~~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為「是」?(A)輔導老師為了幫助學生,可以涉入其父母的離婚訴訟中。(B)父母有權瞭解諮商進度與狀況。(C)親職諮詢服務主要在協助父母解決他個人的心理困擾。(D)學校輔導工作視學生需要而設,無法

【評論內容】回樓上夥伴,我的了解是輔導教師可以選擇性的向父母說明輔導概況,當然詳細的內容,比如孩子說父母怎樣怎樣,那些是保密的,頂多回應給父母,孩子很在乎父母的回應哦,所以父母的鼓勵對孩子的行為調整有很大的助益,順水推舟賦能父母一下:). 而我想請教(A)選項怎麼調整比較適合呢?

【評論主題】教育部推動「認輔制度」,鼓勵教師認輔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學生,教師扮演「個別關懷、愛心陪伴」的角色功能,這種角色行為係屬下列何者?(A)初級預防(B)次級預防(C)三級預防(D)診斷治療

【評論內容】

從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節錄,認輔教師為初級預防人力喔!只是申請需透過輔導室~所以大家很容易被誤導為次級預防人力。

【評論主題】關於輔導工作之相關法令,何者為「是」?(A)在網路上散播性交或猥褻之照片,係觸犯刑法之妨害風化罪。(B)發現學生有未經請假、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達五日以上者,列為中輟生。(C)發現學生疑似受到性侵害時,

【評論內容】第 224 條 對於男女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而為猥 褻之行為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想請問(A)選項是否也包含在"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內呢?看版友提供的法條再對照此選項的行為,好像就有點通了?還請老師分享看法~~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為「是」?(A)輔導老師為了幫助學生,可以涉入其父母的離婚訴訟中。(B)父母有權瞭解諮商進度與狀況。(C)親職諮詢服務主要在協助父母解決他個人的心理困擾。(D)學校輔導工作視學生需要而設,無法

【評論內容】回樓上夥伴,我的了解是輔導教師可以選擇性的向父母說明輔導概況,當然詳細的內容,比如孩子說父母怎樣怎樣,那些是保密的,頂多回應給父母,孩子很在乎父母的回應哦,所以父母的鼓勵對孩子的行為調整有很大的助益,順水推舟賦能父母一下:). 而我想請教(A)選項怎麼調整比較適合呢?

【評論主題】20.依據黃龍杰心理師歸納國內安心服務經驗與相關理論研究,下列何者不是典型的「創傷反應」? (A)經驗重現 (B)逃避麻木或過度警覺 (C)靈異經驗 (D)解離。

【評論內容】

想請教各位老師,

解離症狀如果歸結在「逃避麻木或過度警覺」此項應是合理的吧...我查了黃龍杰心理師的其他PTSD介紹,都有提到解離...

還是此題就是很明白的只問安心"文宣"上有提到的創傷反應呢?謝謝

【評論主題】4.下列有關生涯輔導與諮商的發展之描述,何者是正確的? (A)近期後現代思潮的社會建構主義和正向心理學對生涯諮商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B)新興的生涯理論不特別關注當事人的自我概念及獨特經驗,而更強調理

【評論內容】

後現代紀元的生涯諮商領域顯現出6種創新思潮或作為,衝擊著即將邁入的21世紀的生涯諮商(Savickas, 1993):

1. 不再有專家:諮商師成了文化工作者(cultural workers),即是將諮商師的位階由文化的代言人、知識的專家,轉移到與當事人平行的地位;主要角色在促使當事人成為自己的發言人。

2. 「授權」取代「適配」:「授權」的意義,係將適配的主導權放到當事人的手中,讓當事人自行彩繪自己的人生。

3. 重寫「總體敘事」:可評量出當事人對工作、學習、休閒、友朋、家庭等生命角色分配狀況的問卷,如「工作重要性問卷」(Nevill & super, 1986)、「生活方式量表」(Epperson & Zytowski, 1985)。

4. 生涯是專屬於這個人的:將諮商的重點...

【評論主題】20.依據黃龍杰心理師歸納國內安心服務經驗與相關理論研究,下列何者不是典型的「創傷反應」? (A)經驗重現 (B)逃避麻木或過度警覺 (C)靈異經驗 (D)解離。

【評論內容】

想請教各位老師,

解離症狀如果歸結在「逃避麻木或過度警覺」此項應是合理的吧...我查了黃龍杰心理師的其他PTSD介紹,都有提到解離...

還是此題就是很明白的只問安心"文宣"上有提到的創傷反應呢?謝謝

【評論主題】4.下列有關生涯輔導與諮商的發展之描述,何者是正確的? (A)近期後現代思潮的社會建構主義和正向心理學對生涯諮商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B)新興的生涯理論不特別關注當事人的自我概念及獨特經驗,而更強調理

【評論內容】

後現代紀元的生涯諮商領域顯現出6種創新思潮或作為,衝擊著即將邁入的21世紀的生涯諮商(Savickas, 1993):

1. 不再有專家:諮商師成了文化工作者(cultural workers),即是將諮商師的位階由文化的代言人、知識的專家,轉移到與當事人平行的地位;主要角色在促使當事人成為自己的發言人。

2. 「授權」取代「適配」:「授權」的意義,係將適配的主導權放到當事人的手中,讓當事人自行彩繪自己的人生。

3. 重寫「總體敘事」:可評量出當事人對工作、學習、休閒、友朋、家庭等生命角色分配狀況的問卷,如「工作重要性問卷」(Nevill & super, 1986)、「生活方式量表」(Epperson & Zytowski, 1985)。

4. 生涯是專屬於這個人的:將諮商的重點...

【評論主題】9.請問下列何者是在青少年憂鬱症與成人憂鬱症最明顯不同的地方:(A)自殺率更高(B)復原的機會更高(C)憤怒的情緒與脾氣(D)厭食與暴食的情形更加嚴重

【評論內容】1. 成人是憂鬱情緒,青少年的憂鬱症可能呈現憂鬱情緒,但也可能是躁動或易怒的心情;

【評論主題】10.就讀九年級的小花每天花數小時讀書,但卻隐不到兩頁,因為他極度擔心漏 唸,必須每一個字都仔細反覆讀過,甚至還不放心,不斷從頭開始哈,結果 導致他身心倶疲、成績退步。以下有關小花的描述何者錯誤?(A

【評論內容】

(D)選項之錯誤,應該在於前段描述「類似小花的精神病(psychosis)症狀」,後段描述是可行的,強迫症可以合併藥物(選擇性血清素抑制劑, SSRIs)治療。        強迫症應為精神官能症中焦慮症的一種,(通俗說神經病,neurosis)。

以下引用自Read for joy的分享:

        有一個方式可以很好的區分出神經病和精神病,神經病的人知道1加1等於2,但是他不喜歡這個結果;精神病的人不承認1加1等於2,他認為應該是3;前者仍保有世界的真實性,後者已失去了真實性。(《改變是大腦的天性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 Stories of Personal Triumph from the Frontiers of Brain Science》頁406)

【評論主題】3.輔導教師需確實遵守諮商倫理守則,下列何者不屬於保密例外的情況?(A)個案提及好友嗑藥(B)個案企圖以木棒傷害排擠他的同學(C)個案疑似遭遇家庭暴力(D)個案有自我傷害之企圖

【評論內容】

from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2.3. 諮商機密

2.3.1. 保密責任:基於當事人的隱私權,當事人有權要求諮商師為其保密,諮商師也有責任為其保守諮商機密。2.3.2. 預警責任:當事人的行為若對其本人或第三者有嚴重危險時,諮商師有向其合法監護人或第三者預警的責任。2.3.3. 保密的特殊情況:

保密是諮商師工作的基本原則,但在以下的情況下則是涉及保密的特殊情況:a 隱私權為當事人所有,當事人有權親身或透過法律代表而決定放棄。b.保密的例外:在涉及有緊急的危險性,危及當事人或其他第三者。 c.諮商師負有預警責任時。(參看2.3.2) d.法律的規定。(?) e.當事人有致命危險的傳染疾病等。 f. 評估當事人有自殺危險時。 g. 當事人涉及刑案時等。

如果選...

【評論主題】35-36 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 35-36 題。某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的學生一起談論最近的實驗教育議題。甲同學:「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可以提供現在流行的「在家教育」的法源依

【評論內容】

節錄自教育部

實驗教育三法

為鼓勵教育創新與實驗,保障(D)學生學習權及家長教育選擇權,教育部制定「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103年11月19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300173311號令公布)、「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103年11月19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300173321號令公布)以及「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103年11月26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300177151號令公布)。

(A)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明定以個人、團體及機構實驗教育等方式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促使實驗教育多元化發展,符應家長、實驗教育團體及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者和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期待

(B)依據「學校型態實...

【評論主題】20.王老師在生涯發展的課程中積極安排學生認識自我以及與不同職業之間的適配度,王老師採用的是哪一種生涯發展理論?(A)特質因素論(B)社會認知論(C)工作適應論(D)生涯建構論

【評論內容】

一、特質因素論

Parsons職業選擇行為的三步驟

1. 認識自己

2. 認識工作世界

3. 對自己及工作世界間作適當推理

二、明尼蘇達工作適應論

1. 工作人格: 個人的價值、能力、需求和技巧

2. 工作環境: 工作情境中所應完成的任務,包含工作對個人能力的要求及能滿足個人需求的情形

3. 工作適應:尋求與維持與工作環境間的協調性

三、社會認知論

1. 生涯抉擇是自我概念和環境學習經驗交互作用而成

2. 生涯發展與抉擇三大概念

(1)自我效能

(2)結果期待

(3)...

【評論主題】17.有關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在心理學史上被歸為人本心理學派(B)「過渡補償」是指透過潛意識來克服現實的困境(C)每個人的生活風格各具特色,會導

【評論內容】

(C)選項每個人的生活風格各具特色,會導引人往正向發展,後半段描述改為"受個人克服自卑、追求卓越的方向所指引,包括自我觀念、理想我、世界觀、倫理信念四個部分"較適切。摘自 程薇 諮商與輔導 記憶吐司。

【評論主題】1.依照【學生輔導法】的精神,有關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職責,以下何者為非?(A)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主管機關應設學生輔導諮商中心(B)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應提供學生心理評估、輔導諮商及資源轉介服務(C)學生輔

【評論內容】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主管機關應設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其任務如下: 一、提供學生心理評估、輔導諮商及資源轉介服務。 二、支援學校輔導嚴重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之學生。 三、支援學校嚴重個案之轉介及轉銜服務。 四、支援學校教師及學生家長專業諮詢服務。 五、支援學校辦理個案研討會議。 六、支援學校處理危機事件之心理諮商工作。 七、進行成果評估及嚴重個案追蹤管理。 八、協調與整合社區諮商及輔導資源。 九、協助辦理專業輔導人...

【評論主題】24. 如果某教師想得知哪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似乎跟不上同儕的程度,而需要接受補救教學的話。請問:老師該實施下列何種評量,才比較能得知此資訊?(A)安置性評量 (B)形成性評量 (C)總結性評量 (D)

【評論內容】

形成性評量(檢查學習進步情形),若未達到預期結果,提供團體或個別補救教學,再利用診斷性評量研究持續的困難。

【評論主題】教育部推動「認輔制度」,鼓勵教師認輔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學生,教師扮演「個別關懷、愛心陪伴」的角色功能,這種角色行為係屬下列何者?(A)初級預防(B)次級預防(C)三級預防(D)診斷治療

【評論內容】

從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節錄,認輔教師為初級預防人力喔!只是申請需透過輔導室~所以大家很容易被誤導為次級預防人力。

【評論主題】關於輔導工作之相關法令,何者為「是」?(A)在網路上散播性交或猥褻之照片,係觸犯刑法之妨害風化罪。(B)發現學生有未經請假、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達五日以上者,列為中輟生。(C)發現學生疑似受到性侵害時,

【評論內容】第 224 條 對於男女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而為猥 褻之行為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想請問(A)選項是否也包含在"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內呢?看版友提供的法條再對照此選項的行為,好像就有點通了?還請老師分享看法~~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為「是」?(A)輔導老師為了幫助學生,可以涉入其父母的離婚訴訟中。(B)父母有權瞭解諮商進度與狀況。(C)親職諮詢服務主要在協助父母解決他個人的心理困擾。(D)學校輔導工作視學生需要而設,無法

【評論內容】回樓上夥伴,我的了解是輔導教師可以選擇性的向父母說明輔導概況,當然詳細的內容,比如孩子說父母怎樣怎樣,那些是保密的,頂多回應給父母,孩子很在乎父母的回應哦,所以父母的鼓勵對孩子的行為調整有很大的助益,順水推舟賦能父母一下:). 而我想請教(A)選項怎麼調整比較適合呢?

【評論主題】助人者將自己孩童時期的壓抑情感投射於個案身上,在助人關係中出現非現實關係,即為情感轉移。(A)O (B)X

【評論內容】

節錄自http://cswe.casehsu.org/index.php?title=情感轉移與情感反轉移

情感轉移(transference)和情感反轉移(countertransference)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分析始祖佛洛依德(Freud)於1910年提出。

對照樓上幾位老師所述,也就是我們較常見的移情與反移情。

題幹描述為情感反轉移現象。

【評論主題】7.下列哪一項描述不是完形治療裡的未完成事件對人的影響?(A)未完成事件促使個人不斷的嘗試以變化性的角色出現在生活危機中(B)未完成事件會使個人以「刻板化」的行為應付當下的危機(C)當人以過去經驗來面

【評論內容】

我也覺得未完成事件對當事人的發展有所限縮,沒有彈性以不同面向的自己應對困難,才會陷入生活危機。

(A)選項的變化性角色需要澄清,答案應該選(A)較符合。

【評論主題】一、所有的宗教都有它們自己值得紀念的日子,統稱為「宗教節期」。如基督宗教的「聖誕節」「復活節」、 ,臺灣的民間宗教中的「媽祖生」與「中元普渡」,佛教的「佛誕日」等。請就宗教研究的立場說明宗教節期的意涵

【評論內容】

本人也有同樓上老師的疑惑…不知道有沒有老師手上有當年的試題疑義,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B)選項確實是社區直接服務的項目,反而(C)選項我們比較無法判別此活動是針對班級入班輔導,還是社區心衛中心自辦的個人間接倡導服務。

【評論主題】1.處於靜力平衡的物體,各部份所受的重力集中於一個特別的幾何點,稱為_______。

【評論內容】

相似題23.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 96 年 - 臺北縣立高中職96學年度教師聯合甄選筆試#531

考量 個別差異(獨特性) 或是 通盤標準(普遍性)

一般的學生可能要拿60分很容易==普遍性但是有學習障礙(學習成就不佳)的學生要進步五分也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