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7. 在車子圖卡操作的活動中,下列哪一位幼兒表現的認知能力層次最高?(A) 小 A 將車子圖卡分為兩輪車、四輪車(B) 小 B 將車子圖卡分為大眾運輸車、自用車(C) 小 C 將車子圖卡分為摩托車、公

【評論內容】

美國教育學者Bloom提到的教育目標中,將認知領域分為六個層次: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概述如下(郭生玉,民85):

1.知識:包括記憶名詞、事實、規則和原理原則。表示的行為動詞有:指出、寫出、界定、說明、列舉、命名、認明等。

2.理解:只能把握所學過的知識或概念。表示的行為動詞有:解釋、說明、舉例說明、摘要、歸納和區別。

3.應用:將所學到的規則、方法、步驟、原理、原則、概念,應用到新情境。表示的行為動詞有:預測、證明、解決、應用、說明……理由。

4.分析:將所學的概念或原則,分析為各個構成的部分,或找出各部分間的相互關係。表示的行為動詞有:選出、分析、判斷、區別、指出…..組成要素、指出….. 相互關係。

...

【評論主題】1. 下列何者不是義大利瑞吉歐取向之環境設計與規劃的特點?(A) 反映世界的多元文化 (B) 促進偶遇、溝通和關係(C) 充滿努力工作的文件紀錄 (D) 提供真實的傢俱、工具與用具

【評論內容】

1F河濱街教學模式應該不是多元文化唷河濱街教學模式

發展互動模式,以社會科學為課程的中心及核心以社區為教學的教材,老師可設計與孩子生活環境相關的課程

【評論主題】11. 有關亞培格量表(Apgar score )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A) 總分在 7~10 分者代表健康狀況良好(B) 在新生兒出生後 1 分鐘及 5 分鐘各評估一次(C) 每個評估項目依新生

【評論內容】亞培格量表(Apgar Scale)

評估時間

出生後的1分鐘和5分鐘

評估項目

1.外觀(appearance)(顏色)

2.脈搏(pulse)(心跳)

3.臉部皺扭(grimace)(反射感應性)

4.活動(activity)(肌肉狀態)

5.呼吸(respiration)

評估標準

以0、1或2分來評量新生兒,總分為10分:

7-10分:良好與優良7分以下:需要輔助以建立其呼吸系統的運作4分以下:立即性的挽救生命之處置

【評論主題】2. 下列教育家的主張,何者與我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核心素養相符合?甲:杜威(Dewey)強調民主主義教育,符合「關懷合作」核心素養乙:皮亞傑(Piaget)倡議啟發式教學法,符合「解決問題

【評論內容】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本課程大綱培養之六大核心素養如下:

(一)覺知辨識:運用感官,知覺自己及生活環境的訊息,並理解訊息及其間的關係。

(二)表達溝通:運用各種符號表達個人的感受,並傾聽和分享不同的見解與訊息。

(三)關懷合作:願意關心與接納自己、他人、環境和文化,並願意與他人協商,建立共識,解決問題。

(四)推理賞析:運用舊經驗和既有知識,分析、整合及預測訊息,並以喜愛的心情欣賞自己和他人的表現。

(五)想像創造:以創新的精神和多樣的方式表達對生活環境中人事物的感受。

(六)自主管理:根據規範覺察與調整自己的行動。

【評論主題】3. 下列有關各學者教育貢獻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 盧梭(Rousseau )重視教育普及,強調女子教育的價值(B) 皮亞傑(Piaget)推動啟發式教學法,重視「探索-發明-發現」的歷程(C)

【評論內容】

愛彌兒(Emile)一書中,亦闡述其教育計畫,茲分述如下:

嬰兒期(0~2歲)

強調肢體活動、自由開展。

父親是天然的教師,母親是天然的護士,家庭的保護期,教育應以身體養護為主。

兒童期(3~12歲)

理性睡覺期,以感官的發展為主。教育應以感官訓練為主。

此階段不宜說理(小學階段~消極教育)

青年前期(12~15歲)

手工教育,習得一技之長教育可進行勞動、學習、研究等活動。理性開始發展,教育應以知識教育為主。

此時期可讀「魯賓遜漂流記」

青年期(15~20歲)

正式教育的開始時期從事知識、道德及宗教的學習。

重視能融入社會

女子教育

認為女子教育目標在於迎合男子...

【評論主題】20.下列有關幼兒園基礎評鑑的描述,何者有誤?(A)幼兒園每五學年為一週期接受評鑑,所有幼兒園均應接受評鑑。(B)評鑑構面包括設立與營運、總務與財務管理、教保活動課程、人事管理、餐飲與衛生管理、安全管

【評論內容】

幼兒園評鑑辦法

第四條  幼兒園評鑑之類別如下:

一、基礎評鑑:針對設立與營運、總務與財務管理、教保活動課程、人事管理、餐飲與衛生管理、安全管理等類別進行評鑑。

二、專業認證評鑑:針對園務領導、資源管理、教保活動課程、評量與輔導、安全與健康、家庭與社區等類別中,與幼兒園教保專業品質有關之項目進行評鑑。

三、追蹤評鑑:針對基礎評鑑未通過之項目,依原評鑑指標辦理追蹤評鑑。

第五條  基礎評鑑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自行規劃辦理,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八月起,至多以每五學年為一週期,進行轄區內所有幼兒園之評鑑;幼兒園均應接受該評鑑。

【評論主題】35.有關評量(assessment)與測驗(test)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測驗是評量過程中的一種工具(B)評量只能使用一種方法,但測驗通常使用多種方法(C)評量通常是將欲測量的屬性量化,但不

【評論內容】

評量:是指根據一項標準,對所測量的量做價值判斷

  強調價值判斷,質與量並重,且是一系列的過程。

測驗:是評量的工具,對個人特質做客觀測量的有系統程序。

【評論主題】8.依據柯柏格(L.Kohlberg)對於角色發展的看法,下列何者錯誤?(A)認為性別角色發展是以認知發展為基礎(B)認為幼兒3歲時已能標記自己是男生或女生(C)認為兒童是先建立穩定的性別認同,才主動

【評論內容】

1.性別認定(2.5-3Y):知道自己的性別,2.5Y開始認識自己及別人的性別2.性別固定or穩定(4Y):了解自己長大仍維持同性別3.性別恆定or性別保留(5.6Y):了解性別不因外表穿著而有所改變

【評論主題】10.根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規定,教保服務相關人員於任職前一年內和任職後每兩年應接受八小時以上的基本急救救命術訓練,不包括以下哪個選項?(A)幼兒園教保員 (B)幼兒園幼教師(C)幼兒園任用的司機和

【評論內容】

教保服務人員條例(民國 106 年 04 月 26 日)

第3條

本條例所稱教保服務人員,指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以下簡稱幼照法)第二條第四款所定在幼兒園服務之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第27條

教保服務人員每年應參加教保專業知能研習十八小時以上;其實施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幼兒園新進用之教保服務人員,應於任職前二年內,或任職後三個月內接受基本救命術訓練八小時以上;任職後每二年應接受基本救命術訓練八小時以上、安全教育相關課程三小時以上及緊急救護情境演習一次以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至少每季辦理相關訓練、課程或演習,且幼兒園應予協助。前項任職後每二年之訓練時數,得併入第一項教保專業知能研習時數計算...

【評論主題】根據賽門(Selman)的角色取替理論,10至12歲的兒童約處於哪一個階段?(A)自我中心 (B)社會訊息 (C)相互(共同) (D)自我反思(省)。

【評論內容】口訣:中(自我中心)主(主觀)我(自我反射)想(相互觀點)社(社會觀點)

【評論主題】4.小琪擅於在腦中想像及操弄物體的視覺影像。依據迦納(H. Gardner)的多元智能觀, 她在哪一項智慧上可能有較獨特的能力?(A)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B)自然智能

【評論內容】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能以三度空間來思考,準確的感覺視覺空間,並把內在的空間世界表現出來。

【評論主題】根據賽門(Selman)的角色取替理論,10至12歲的兒童約處於哪一個階段?(A)自我中心 (B)社會訊息 (C)相互(共同) (D)自我反思(省)。

【評論內容】口訣:中(自我中心)主(主觀)我(自我反射)想(相互觀點)社(社會觀點)

【評論主題】35.有關評量(assessment)與測驗(test)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測驗是評量過程中的一種工具(B)評量只能使用一種方法,但測驗通常使用多種方法(C)評量通常是將欲測量的屬性量化,但不

【評論內容】

評量:是指根據一項標準,對所測量的量做價值判斷

  強調價值判斷,質與量並重,且是一系列的過程。

測驗:是評量的工具,對個人特質做客觀測量的有系統程序。

【評論主題】6.下列何者呈現出泰勒(R. Tyler)的課程發展步驟?(A)確立教學目標→選擇學習經驗→組織學習經驗→評鑑(B)選擇學習經驗→確立教學目標→組織學習經驗→評鑑(C)確立教學目標→組織學習經驗→選擇

【評論內容】

目標:學校應達成哪些教育目標?

選擇:要提供哪些學習經驗才能達成目標?

組織: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習經驗?

評鑑:如何確定這些教育目標已經達成?

目標→選擇→組織→評鑑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父權體制-父母親的家庭分工明確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帕森思-結構功能論(選擇、社會化)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民國11年-壬戌學制:現行學制,又稱633學制、新學制,是民國11年時仿美的新學制。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存在主義

*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而無法被化約或被取代 

*教育的目的就在於幫助每個人對自己的命運作出選擇與決定,並能對個人自由意志選擇結果負起責任而建立個人人格尊嚴 。

*布伯(M. Buber) 主張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我—汝」關係而不是「我—它」關係。

*教材選擇強調人文藝術科目。

【評論主題】80以下何者為非?((A)幼兒愛問問題也算是“單純的練習”遊戲(B)幼兒將“笑臉”開玩笑說成”少年”的台語算是有意圖的結合(C)單獨遊戲可算是幼兒選擇”暫時遠離一切”的一種方式(D)平行遊戲對各年齡的

【評論內容】

派頓(社會性遊戲)

平行遊戲階段幼兒年齡2.5歲-3.5歲, 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各為各的彼此沒有交談(集體的單獨遊戲)

【評論主題】44.有關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甲、實施方式以個別施測為主乙、評量幼兒能獨立完成的表現丙、在評量的過程中進行教學,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評量丁、重視個體過去

【評論內容】

「動態評量」是指:教師以「測驗-介入-再測驗」的形式,對兒童的一般認知能力或特定學科領域進行持續性學習歷程的評量。借此了解教師介入與兒童認知之間的關係,以及兒童認知發展的可修正程度,確認兒童所能發展的最大學習潛能。並診斷學生學習錯誤原因,提供處方性訊息,以進行適當的補救教學措施。

「動態評量」一詞是由Feuerstein(1979)首先使用的,之所以被稱為「動態」,主要是相對於傳統評量的靜態測量的形式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涵義有二:  1.著重學習歷程或認知改變的評量。 2.在評量中進行教學評量者與被評量者的關係是互動的。 

【評論主題】11.老師正要為幼兒講故事,小華突然大聲說:「我已經聽過了!」老師說:「小華,如果你聽過了,那麼請你來講給我們聽,或是你想聽聽老師講的故事和你聽過的一不一樣?」老師運用的班級經營策略為何?(A)提供選

【評論內容】

題幹「......你來講給我們聽,或是你想聽聽老師講的故事和你聽過的一不一樣......」

老師提供這兩種選擇讓學生決定。

【評論主題】4.小琪擅於在腦中想像及操弄物體的視覺影像。依據迦納(H. Gardner)的多元智能觀, 她在哪一項智慧上可能有較獨特的能力?(A)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B)自然智能

【評論內容】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能以三度空間來思考,準確的感覺視覺空間,並把內在的空間世界表現出來。

【評論主題】23.有關帅兒道德發展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A)大班的帅兒已經進入皮亞傑(J. Piaget)理論的自律道德階段(B)皮亞傑(J. Piaget)認為五歲帅兒能理解社會規則是可以改變的(C)皮亞傑

【評論內容】

柯柏格道德發展三階六段論:

道德成規前期(Preconvenitonal Level of Morality):又稱前習俗道德期(水平),九歲以下的兒童 第一階段:避罰服從導向,尚缺乏是非善惡的觀念,只因恐懼懲罰而服從階段 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導向,行為的好壞依行為後果帶來的賞罰而定,得賞者為是,受罰者為非道德循規期(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又稱習俗道德期,九歲以上 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導向(好孩子規定),求別人讚許而表現從眾行為。社會大眾可認的就是對,社會大眾反對的就是錯誤的 第四階段:順從權威取向,一種信守法律權威重視社會的心理取向。在心理上認同自己的角色,在行為上有責任心、義務感 道德自律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

【評論主題】根據賽門(Selman)的角色取替理論,10至12歲的兒童約處於哪一個階段?(A)自我中心 (B)社會訊息 (C)相互(共同) (D)自我反思(省)。

【評論內容】口訣:中(自我中心)主(主觀)我(自我反射)想(相互觀點)社(社會觀點)

【評論主題】根據賽門(Selman)的角色取替理論,10至12歲的兒童約處於哪一個階段?(A)自我中心 (B)社會訊息 (C)相互(共同) (D)自我反思(省)。

【評論內容】口訣:中(自我中心)主(主觀)我(自我反射)想(相互觀點)社(社會觀點)

【評論主題】三、一般飛航交通控制的方式(Air Traffic Controls)有那些?試依序說明各種飛航控制方式的適用狀況與限制條件。(10%)

【評論內容】

王立杰2-79

信度是效度必要條件非充分條件

一般標準測驗效度比信度重要

效度高,信度ㄧ定高;效度低,信度不一定低

信度低,效度一定低;信度高,信度不一定高

【評論主題】【題組】 ⑷大陸冷氣團

【評論內容】

單元設計教學法-依據:盧梭的自然主義、經驗主義的直觀教學、差異心理學的個別適應、完形學習理論及杜威做中學。

方案教學法-依據:杜威做中學及問題解決法、建構論(皮亞傑、維高斯基)及開放教育精神。

出自-王立杰教育精粹p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