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3.「迅吃(cluttering)」主要是什麼原因所引起的說話困難?(A)語暢困難(B)神經疾病(C)音質障礙(D)音調不順

【評論內容】迅吃定義:語言混亂現象呈現語言組織問題,構音不清及類似口吃般的語言不流暢。迅吃特色:言語內容組織貧乏,言語滔滔不絕而無法自制,而且說到一半會突然中斷。與口吃之異同:Perkins(1977)迅吃頻率及節奏有問題,與口吃一樣均有說話流暢性的問題。此外,迅吃者說話常為含混不規則,話語模糊不清,口吃則否。迅吃與口吃差異主要關鍵,在於說話時呈現的反應與態度,迅吃者不會發展出焦慮、害怕、恐懼等情緒;口吃者則會有此情形。口吃者話未能說完時,會有想把話說完的念頭,迅吃者則無。迅吃成因:常見於腦傷患者,個案原本說話正常,腦傷(意外.病變等)後才有類似口吃情形發生,此外說話雜亂無章含糊不清,可說是神經受損引致的語暢異常問題(並非口吃)

【評論主題】55.進行數學領域的教學時,先教一元一次方程式,再教一元二次方程式,這是屬於課程組織的何種原則(A)繼續性 (B)順序性 (C)統整性 (D)相關性。

【評論內容】順序性:主題的順序,涉及的是垂直面向。在螺旋性的課程中,在低年級中所引進的是簡單的概念,後來隨著越來越為複雜性及其應用性再次修正。是以順序的原則從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時間由近至遠,以及從全體到部分學習。繼續性:課程的重覆性,在一段時間內,有溫故知新的機會,不致因為課程的中斷,讓學習無法連貫。

【評論主題】50.英國社會學者柏恩斯坦在分析社會階層與語言型態的關係時,指出低階層兒童傾向於運用「閉塞型」語言,以下何者不是此一語言型態的特徵(A)較多分析與抽象的陳述 (B)字彙範圍較為狹窄 (C)字彙簡單拘泥

【評論內容】伯恩斯坦(Bernstein 1961)曾研究不同社會階層的語言類型。他以為中上社經地位的家庭,重視子女語言的表達及抽象的認識;因此,他們的語言類型屬於『精密型』(elaborated code)。這種較為正式的語言需要較多的字彙,形容詞、副詞、附屬句、抽象句等等,有利於從事邏輯思考及增進人際關係。相對地,低社經地位的家庭,因不重視子女的語言表達,所以他們的語言類型屬於『閉塞型』(restricted code)句子較短、字彙、詞類及及附屬句也較少、詞不達意的情形也較多。

【評論主題】42.下列何者為我國現行「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所規定之IEP所含內容的法定用詞?(A)學期教育目標(B)短期教育目標(C)學期目標(D)短期目標。

【評論內容】第 18 條 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應包括下:學年教育目標及學期教育目標。

【評論主題】28.依據DSM-Ⅳ之鑑定標準,自閉症應於幾歲之前即會顯現相關症狀?(A)三歲(B)四歲(C)五歲(D)六歲。

【評論內容】〔美國精神醫學會 ~ 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四版〕(簡稱 DSM-IV , 1994 )DSM-IV ( 1994 )自閉症的診斷標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具有下列( 1 )( 2 )( 3 )項中六個(或以上)項目,其中至少具有( 1 )中二項,( 2 )( 3 )中各一項:( 1 )在社會性互動方面有質的缺陷,並至少具有下列兩項:• 非口語行為,如視線接觸、面部表情、身體姿勢、以姿勢規範社會性互動等的使用上有顯 著的障礙。• 無法發展出符合其發展水準的同儕關係。• 缺乏主動尋求他人分享喜悅、興趣、或活動行為(如很少拿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給別人看或指出來)。• 缺乏社會或情緒的相互關係。( 2 ...

【評論主題】19.目前美國對學習障礙教育提倡RTI模式做為鑑定學生的參考,其全名所指為何?(A) recess to intervention (B) response to internet (C) retur

【評論內容】RTI介入反應效果模式(Response to intervention):Fletcher等人(2004)認為傳統上對於學習障礙的鑑定,是以「測驗與處理(test and treat)」進行,亦即學生必需先經過鑑定的程序,確認其學習障礙的資格後,才能接受特殊教育的服務。但是RTI則將測驗與處理模式改為「處理與測驗(treat and test)」模式,亦即學生可以先接受介入服務的觀察與篩選,經由這種介入歷程,來評估學生是否有具有學習障礙。有許多學生因為在普通教育的教學環境中,沒有獲得適當的教學,而須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務。如果能提高普通教育的品質,學習障礙學生的人數就可以減少。

【評論主題】77.判斷兒童是否「智能障礙」除考量其智力外,還須考慮哪些因素?(A)年齡 (B)社會適應 (C)家庭背景 (D)障礙程度

【評論內容】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  第三條特殊教育法第三條第二項第一款所稱智能障礙,指個人之智能發展較同年齡者明顯遲緩,且在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上有嚴重困難者。其鑑定基準如下:1. 心智功能明顯低下或個別智力測驗結果未達平均數負二個標準差。2. 學生在自我照顧、動作、溝通、社會情緒或學科學習等表現上較同年齡者有顯著困難情形。

【評論主題】6.一項廣泛較被接受的理論,認為攻擊行為的原因是(A)行為原則(B)認知學習論(C)社會學習論(D)生態觀點。

【評論內容】暴力行為的成因與理論(一)生物攻擊本能論人類的生理機制,常影響個人的行為。而有部分觀點,也相信暴力的高危險群學生,是受到攻擊本能的引發而造成此行為。  如Freud認為死之本能影響了人類行為中的破壞、攻擊等行為。當個人的生活環境中缺少良好的教育、或是和外界缺乏良好連結時,就有較大的可能促使個人採取暴力的行為。  賀爾蒙分泌、腦傷、或是酒精與其他藥物,也都可能對於學生的攻擊行為有所影響。(二)挫折攻搫理論  此理論認為當人類受到挫折時,即會產生攻擊行為,暴力行為則是人類攻擊行為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挫折的產生主要是由於(1)個體需求獲得滿足的情境受到阻礙;(2)個體動機受阻後所產生不愉...

【評論主題】71.下列哪一個理論主張『教育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間接和根本途徑』? (A)社會導進論(Social Telesis)(B)社會比較論(Social-comparison Theory)(C)社會學習論(

【評論內容】美國社會學大師華德主張藉教育力量擴廣智力,並增加知識能量,以推動社會的進步。他認為自然進化緩慢不定,乃倡「社會導進論」(Social Telesis),主張以教育的力量,推動並加速社會進步的速率。

【評論主題】49.主張實利教育而為中國教育思想史上之異數的,是:(A)朱熹 (B)顏元 (C)程頤 (D)曹端

【評論內容】顏元(顏習齋)重實利,主張「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以計其功」

【評論主題】38.依「教師法」之規定,下列何者為正確?(A)大學教師資格之取得採檢定制 (B)國外大學校院畢業可逕行取得實習教師資格(C)國民中學教師初聘為一年,續聘每次為二年 (D)修畢中等學校教育學

【評論內容】(A)大學教師資格之取得採『審定制』(B)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實習教師之資格:  一、師範校院大學部畢業者。  二、大學校院教育院、系、所畢業且修畢規定教育學分者。  三、大學校院畢業修滿教育學程者。  四、大學校院或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外大學校院畢業,修滿教育部規定之教育學分者。(C)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聘任期限,初聘為一年,續聘第一次為一年,以後續聘每次為二年。

【評論主題】37.依據「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規定,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記錄,每學期至少應以書面通知家長及學生幾次?(A)一次 (B)二次(C)三次 (D)四次

【評論內容】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第8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紀錄,『每學期至少應以書面通知家長及學生一次』;其次數、方式、內容,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21.少年福利法與少年事件處理法所稱之少年,其定義 (A)不同 (B)年齡較輕 (C)一樣 (D)上限不同。

【評論內容】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2條 本法稱少年者,謂十二歲以上十八歲未滿之人。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第2條 本法所稱兒童及少年,指未滿十八歲之人;所稱兒童,指未滿十二歲之人;所稱少年,指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

【評論主題】28青少年自我辨識可以分成四種狀態,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A)辨識混淆(B)辨識預定(C)辨識遲滯(D)辨識刺激

【評論內容】Marcia辨識認定類型論 (Identity Pattern Theory) =自我統合類型1.辨識有成=定向型(identity achievement)2.辨識預定=早閉型(identity foreclosure)3.辨識遲滯=未定型(identity moratorium)4.辨識混淆=迷失型(identity diffusion)

【評論主題】6.下列何者非屬少年法院處理之一般事件? (A)少年有觸犯刑罰法律之行為者 (B)經常與有犯罪習性之人交往者 (C)參加不良組織者 (D)處決人犯。

【評論內容】少年事件處理法 第三條 下列事件,由少年法院依本法處理之︰一、少年有觸犯刑罰法律之行為者。二、少年有左列情形之一,依其性格及環境,而有觸犯刑罰法律之虞者︰(一)經常與有犯罪習性之人交往者。(二)經常出入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者。(三)經常逃學或逃家者。(四)參加不良組織者。(五)無正當理由經常攜帶刀械者。(六)吸食或施打煙毒或麻醉藥品以外之迷幻物品者。(七)有預備犯罪或犯罪未遂而為法所不罰之行為者。

【評論主題】3.淑敏擔任國一的導師,接手新班級時,習慣先調查學生的家庭背景資料,並特別針對單親家庭學生予以關懷性輔導。就預防的概念而言,淑敏所做的輔導工作是屬於下列何者?(A)初級預防 (B)二級預防 (C)三級

【評論內容】初級預防:針對一般學生及適應困難學生進行一般輔導二級預防:針對瀕臨偏差行為邊緣之學生進行較為專業之輔導三級預防:針對偏差行為及嚴重適應困難學生進行專業之矯治諮商及身心復健

【評論主題】10.學校為提昇學生體適能狀況及培養學生健康休閒活動觀念,應利用綜合活動學校自主時間及課外時間安排學生每週參與活動至少幾次?(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P122

【評論內容】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實施要點:學校為提昇學生體適能狀況及培養學生健康休閒生活的觀念,應儘量利用綜合活動、學校自主時間及課外時間安排體能及其他休閒活動,每週至少實施三次,並鼓勵學生參與運動競賽、表演與欣賞等活動。

【評論主題】6.當評量的目的在於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困難以改進教學,宜作何種評量?(A)診斷性評量(B)預備性評量(C)形成性評量(D)總結性評量

【評論內容】這題答案應該是「C」,引用批踢踢 實習教師版 HONGS大的解析如下(文章代碼:#195lnwpf)根據【余民寧。教育測驗與評量。心理,p51-52】,答案應選(C)因為形成性評量的目的,在於及時發現學生的學習困難,以改進教學;診斷性評量的目的,則在於分析學習困難的原因,以便進行補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