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傳統教育常被詬病「學生無法將所學應用到生活情境中」,例如學了外文卻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與外國人對談。這樣的現象可以用下列哪個概念來說明?
(A)倒攝抑制(retroactive inhibition)的結果
(B)順攝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的結果
(C)心智模型(mental model)無法建立
(D)惰性知識(insert knowledge)無法使用。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73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歐陽無敵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惰性知識一詞,最早由英國哲學家 Alfr☆☆ ...

【用戶】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想問心智模型是什麼意思呢,希望各位老師們解釋,感謝

【用戶】yuping7421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惰性知識一詞,最早由英國哲學家 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 於1929年提出。他指出:所有教育的主要問題,在於學生無法將課堂上所習得之知識活用於日常生活中,此種知識是呆滯、無生命的,因而有「惰性知識」一詞出現。換言之,惰性知識指那些學習後卻無法應用於真實情境,以有效解決問題的知識。造成惰性知識現象的原因,大概可歸納為以下兩個可能:第一個原因與知識使用的後設歷程有關,亦即個體雖擁有足夠的問題解決所需之知識,卻缺乏後設認知控制方面的知識 (即條件性知識) ,以利相關知識之執行;或是因為對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缺乏動機將知識活用出來。那些對所學知識具有高度熱情的學生,傾向使用深層的學習策略來組織學習材料...

【用戶】幸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C)心智模型:專家和生手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都有一套他們自己的內在思考和運作的方式。

【用戶】歐陽無敵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惰性知識一詞,最早由英國哲學家 Alfr☆☆ ...

【用戶】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想問心智模型是什麼意思呢,希望各位老師們解釋,感謝

【用戶】yuping7421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惰性知識一詞,最早由英國哲學家 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 於1929年提出。他指出:所有教育的主要問題,在於學生無法將課堂上所習得之知識活用於日常生活中,此種知識是呆滯、無生命的,因而有「惰性知識」一詞出現。換言之,惰性知識指那些學習後卻無法應用於真實情境,以有效解決問題的知識。造成惰性知識現象的原因,大概可歸納為以下兩個可能:第一個原因與知識使用的後設歷程有關,亦即個體雖擁有足夠的問題解決所需之知識,卻缺乏後設認知控制方面的知識 (即條件性知識) ,以利相關知識之執行;或是因為對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缺乏動機將知識活用出來。那些對所學知識具有高度熱情的學生,傾向使用深層的學習策略來組織學習材料...

【用戶】幸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C)心智模型:專家和生手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都有一套他們自己的內在思考和運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