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蘇軾(凌虛臺記):「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方是時,豈知有凌虛臺耶?廢興成毀,相尋於無窮,則臺之復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下列何者最能概括本文意旨?
(A)龍蛇雜處
(B)世事滄桑
(C)風雲變幻
(D)滄海一粟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58964
統計:A(177),B(3080),C(676),D(26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修辭、代表人物(諸葛亮...)、古代名人師生關係

用户評論

【用戶】邱佩玲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翻譯:(這裡)從前是長滿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蓋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沒的所在。在那時,哪裡知道(今天這裡)會有凌虛台呢?興盛和衰敗交替無窮無盡,那麼高台(會不會)又變成長滿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預料的。

【用戶】陳婉翎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龍蛇雜處:龍和蛇混雜著住在一起。原作「龍蛇混雜」。比喻好人壞人混居,分辨不出來的意思。滄海一粟:形容人在天地間的渺小。

【用戶】徐可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世事滄桑:變化「無常」vs風雲變化:變化「複雜」

【用戶】哈魯同學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世事滄桑=變幻莫測=變幻無常=變幻不測≠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