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有關教師進行同儕觀課,「解釋論」較關注下列哪一項重點?
(A)觀課時必須邀請校外專家並提供學生回饋統計資訊
(B)觀課者要理解被觀課教師的教學意識及班級獨特性
(C)觀課者應避免主觀價值判斷以遵守客觀的教學觀察指標
(D)觀課者主要關注社會結構再製所造成教育機會不均等的現象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50225
統計:A(60),B(734),C(450),D(90),E(0)

用户評論

【用戶】Chanlder Che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 解釋論學派 (Interpretive theorists) ---------------(一)主要特徵解釋論學派以微觀、非實證的研究為主。其主要特微括下述幾項基本概念:1. 日常活動:解釋論學派的研究模式,通常以日常活動為研究對象。由學校與班級日常活動的探討,進一步了解整個教育活動的特質。2. 主動性:強調師生思想與行為的「主動性」。強調他們在某種程度上能「決定」自己的角色,並能「創造」彼此交互作用的過程與型態。3. 意義:要了解日常活動,須先掌握住人們所賦予其行為的意義。例如:研究者要了解教師教學的「目的」與學生學習的「意向」,師生對教學或課程「重要性」的看法,或者師生參與某種教學活動的「理由」。4. 互動與磋商:意指交互作...

【用戶】smile17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解釋論 -主要特徵:1. 意義:要了解日常活動,必先掌握住人們所賦予行為背後的「意義」。2. 主動性:師生的思想與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能「決定」自己的角色,並「創造」彼此交互作用的型態。3. 日常活動:重視學校與班級日常生活活動的研究與探討。4. 互動與磋商:人們通常透過解釋他人的行為而彼此產生互動,並透過交互作用的「動態」過程,以進行磋商。5. 主觀性:運用「同情的了解」與「互為主體性」來掌握行動者社會行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