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 魯仲千金恥帝秦,竟看時事化埃塵;有懷蹈海鼇梁折,無淚填河蜃氣皴。島嶼於今成糞壤,江山從此署遺民。棼棼玉石崑岡火,換盡紅羊劫外人。(洪棄生〈臺灣哀辭〉)下列選項,何者與洪棄生詠懷之事件不同?
(A)割讓行成自馬關,虎旗終掩淚潸潸。連城趙璧非輕與,合浦秦珠可見還
(B)數百砲臺恰似虹,旌旗林立示威隆。螳螂斧豈龍車敵,彰化八卦一擊中
(C)和約書成走達官,中原王氣已凋殘。牛皮地割毛難屬,虎尾溪流血未乾
(D)聞道神龍片甲殘,海天北望淚潸潸。書生殺敵渾無事,再與倭兒戰一番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272727
統計:A(6),B(10),C(1),D(5),E(0)

用户評論

【用戶】林沖夜奔台灣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譯文:       戰國時,齊人魯仲連遊於趙,當時秦國欲與齊國一爭天下,遂攻打趙國示威。趙國向魏國求救,魏王一方面派將軍晉鄙救趙,但晉鄙因為懼怕秦國,援兵觀望不前;魏王又派梁國客將軍新垣衍進駐趙國,透過新垣衍向趙公子平原君表示魏國的想法:「秦國的主要目的在於想稱帝、想壓過秦國,因此只要趙國奉秦國為帝,就能解除戰爭危機。」魏王希望平原君向趙王表示魏國的態度,平原君猶豫不決。後魯仲連得知,代平原君說服新垣衍,說秦國是個野蠻的國家,如果秦國稱帝,人民會選擇「蹈東海而死」。並經一番唇舌,說服新垣衍出兵。新垣衍說:「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吾請出,不敢復言帝秦。」秦將聞之,退兵五十里。後...

【用戶】momou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臺灣光復有感/林子瑾割讓行成自馬關,虎旗終掩淚潸潸。連城趙璧非輕與,合浦秦珠可見還。胡越不分重握手,弟兄相遇忽開顏。回頭細數茹荼日,五十餘年瞬息間。首聯重回五十年前,馬關條約中台灣割讓給日本,當時台人成立以黃虎旗為標誌的台灣民主國抗日,雖以失敗告結,卻也突顯台人被迫殖民的無奈。次聯的「連城趙璧」即趙國和氏璧,「合浦秦珠」是合浦及秦地所產的珍珠,用以上的貴重之物代指台灣,指今日台灣已經重回「祖國」懷抱。第三聯的「胡越」指外省人及台灣在地族群,期盼雙方在回歸後能以兄弟之姿攜手合作。末聯感慨世事多變,受盡苦難被日本殖民的這五十年,恍如一夕之間。RE:http://gracefss.pixnet.net/blog/post/41100367-%E3%80%90%E6%88%B0%E7%88%AD%E8%A9%A9%E3%80%91%E5%BE%9E%E6%88%B0%E7%88%AD%E8%A9%A9%E7%9C%8B%E5%8F%B0%E7%81%A3%E5%8F%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