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有關行政程序法所定「行政行為之內容應明確」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行政行為之內容意涵應使人民可以理解
(B)所使用之文字意義為受規範者所得預見
(C)所使用之文字意義應具有公平性
(D)所使用之文字意義可經由司法審查加以確認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1),B(1),C(4),D(6),E(0)

用户評論

【用戶】每天朝目標邁進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之重要原則及規範-以土地徵收程序為例行政行為之基本原則依法行政原則:依權力分立原則,國家應依法律行使公權力。明確性原則:行政行為之內容應明確,使民眾得以預估風險、成本,防止國家公權力濫用。平等原則: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比例原則:強調目的與手段之均衡。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信賴保護原則與誠信原則:行政行為應以誠實信用之方法為之,並應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注意當事人有利及不利原則: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不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對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事項一律注意。明確性原則:1可理解性 2可預見性 3可審查性(諧音:沈玉琳...

【用戶】每天朝目標邁進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之重要原則及規範-以土地徵收程序為例行政行為之基本原則依法行政原則:依權力分立原則,國家應依法律行使公權力。明確性原則:行政行為之內容應明確,使民眾得以預估風險、成本,防止國家公權力濫用。平等原則: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為差別待遇。比例原則:強調目的與手段之均衡。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信賴保護原則與誠信原則:行政行為應以誠實信用之方法為之,並應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注意當事人有利及不利原則: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不受當事人主張之拘束,對當事人有利及不利事項一律注意。明確性原則:1可理解性 2可預見性 3可審查性(諧音:沈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