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下列有關教唆犯的敘述,何者錯誤?
(A)教唆他人犯罪,即使被教唆者不為所動,亦成立教唆犯
(B)教唆他人犯罪,若被教唆者之行為欠缺有責性,即不成立教唆犯
(C)教唆他人犯罪,須被教唆者已著手實行犯罪,始有可能成立教唆犯
(D)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

參考答案

答案:A,B
難度:適中0.426304
統計:A(1249),B(621),C(160),D(103),E(3)

用户評論

【用戶】黃思維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B --- 教唆犯之被教唆人應具有「責任能力」,如教唆無「責任能力」者犯罪,則屬利用無責任能力人為自己實行犯罪之間接正犯。所以 不成立 教唆犯而是成立 間接正犯。

【用戶】白皮果【2015】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找到相關資訊證實詳解是錯誤的,(B)選項仍成立教唆犯,並不是間接正犯喔!!!!!〔間接正犯〕vs〔教唆犯〕差別在那?差在〔有無支配力〕===============何謂〔支配力〕?===============黑道大哥叫小弟去殺人黑道大哥有支配力所以是間接正犯===============甲僱用殺手乙去殺人甲願意付錢,所以乙才會殺人甲若不願意付錢,乙就不會浪費時間殺人所以甲可以決定要不要殺人甲有支配力所以甲也是間接正犯===============甲乙在吵架丙向來看乙不爽丙就對甲說〔乙太雞巴了,殺乙算了〕丙的挑撥的確有〔影響力〕但還不至於到〔支配力〕所以丙沒有支配力所以丙只是教唆犯楊律師法律討論區

【用戶】三中王086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B.限制從屬性

【用戶】米花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舊法的教唆犯1. 採嚴格從屬性原則2. 教唆未遂也要罰,不管被教唆者有沒有實行3. 嚴格從屬原則:正犯行為須具備犯罪之該當性、違法性及有責性,共犯始得成立。---------------------------------------------------------------------------------------------新法的教唆1. 限制從屬,教唆犯僅從屬正犯的不法行為而不論罪責2. 要等被教唆者實行犯罪行為才能成立3. 限制從屬性:共犯只從屬於正犯之不法行為。亦即,正犯行為具構成要件該當性及違法性,雖缺少罪責,共犯仍可成立。----------------------------------------------------------------------------------------------例題:成年人甲唆使未滿14歲之乙去便利商店行竊,乙因而單獨一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