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在文學作品中,常有以外在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內在抽象的感情,使意象更為鮮明。如李煜〈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下列文句中,沒有使用此手法的是:
(A)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
(B)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裡花難折(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C)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脩〈踏莎行〉)
(D)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是(晏幾道〈思遠人〉)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61371
統計:A(72),B(171),C(162),D(791),E(0)

用户評論

【用戶】Perng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A)原文: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柔腸斷 一作:愁腸斷)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譯: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腸寸斷。階下落梅就像飄飛的白雪一樣零亂,把它拂去了又飄灑得一身滿滿。鴻雁已經飛回而音信毫無依憑,路途遙遠,要回去的夢也難形成。離別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它越是繁生。 賞析:這首《清平樂》,表現了作者在惱人的春色中,觸景生情,思念離家在外的親人的情景。詞中說,分別以來,此時已進入了春季過半的時節,舉目所見,沒有一處不勾起他難過的心情,使他覺得好象肝腸都快要斷了。作...

【用戶】鍋鍋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所以這題是選譬喻法的意思嗎....?看不懂題目.........

【用戶】jade0727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有高手可以明白點出各個選項的具體事物到底是什麼?

【用戶】jade0727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有高手可以明白點出各個選項的具體事物到底是什麼?

【用戶】陳冠中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A:春草B:江流、雲C:春水

【用戶】jade0727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有高手可以明白點出各個選項的具體事物到底是什麼?

【用戶】陳冠中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A:春草B:江流、雲C:春水

【用戶】Perng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A)原文: 別來春半,觸目柔★★。...

【用戶】Perng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A)原文: 別來春半,觸目柔★★。...

【用戶】jade0727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有高手可以明白點出各個選項的具體事物到底是什麼?

【用戶】111雙榜台南普通偏鄉第4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A:春草B:江流、雲C: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