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 那一位學者主張依據課程目標演繹而來的教學「程序性的原理原則」,應被視為有待教師在教室情境中加以考驗的一套研究假設?
(A)史點豪思(L. Stenhouse)
(B)塔巴(H. Taba)
(C)史克北(M. Skilbeck)
(D)布魯納(J. S. Bruner)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97531
統計:A(565),B(52),C(115),D(77),E(1)

用户評論

【用戶】儀貓咪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說明:歷程模式的課程設計非常重視「人文課程方案」(The Humanities Curriculum Project), 提倡者為史典豪斯(Stenhouse),他認為課程應該重視內容在內在價值性、程序、主要概念與規準,發展人文科學課程。發展學生對於社會情境、人的行為以及從中引發爭論的價值之瞭解。 重視發展學生處理問題所需要的程序原則、評判事項的規準、擴展知識與經驗的視野。

【用戶】kk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程序性的原理原則」→歷程模式→史典豪斯(Stenhouse)

【用戶】Counting Time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情境模式(situation model)的課程設計特色※史克北(Skilbeck)情境分析模式 (以目標模式及歷程模式為精神)1.個別學校及其教師作為課程發展的焦點2.課程設計與發展置於社會文化架構中3.學校教師藉由提供學生瞭解社會文化價值、詮釋架構和符號系統的機會,改良及轉變其經驗。歷程(過程)(process model)模式的課程設計特色1.強調教育的方式與教學過程,而不是教育內容2.重視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與教師的專業思考3.未預先確定具體的教育目標及不規定學生學習的行為結果4.教師是引導者而不是教導者5.能使學生接觸具體的事物、以討論作為探究的方式

【用戶】108應屆正取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Stenhouse:歷程模式Skilbeck:情境模式Taba:草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