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梁啟超〈學問之趣味〉:「我不問德不德,只問趣不趣。我並不是因為賭錢不道德排斥賭錢,因為賭錢的本質會鬧到沒趣,鬧到沒趣便破了我的趣味主義,所以排斥賭錢。我並不是因為學問是道德才提倡學問,因為學問的本質,能夠以趣味始,以趣味終,最合我的趣味主義條件,所以提倡學問。」下列選項所述,何者與作者之意最契合?
(A)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B)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C)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D)學問之道,求其放心而已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08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老子《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求學,(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私慾也相對增加);求道,(私慾)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了再減少,與「道」融為一體,真正達到「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做到「無為」,那就沒有什麼事做不成。 不斷地學習研究外在的科學技術知識,人類的科學技術知識就會一天比一天增加。不停地修煉道德功,開發潛在的智慧,自我主觀意識就會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再減少,直至自我意識完全符合客觀規律。自我意識完全符合了客觀規律,自我也就取得了無所不為的大智大慧。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vpx9aml.html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過知識後就去...

【用戶】momou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老子之言實至深奧呀!

【用戶】ANNNNNA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題目關鍵字:趣味的存在選項中提到趣味的只有B:學習過知識後就去實踐它,使它變為習慣,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

【用戶】下巴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說實話我覺得硬要把b選項跟梁啟超的趣味兩相比較未免有些勉強感覺就是在指不同的感覺不覺得可以因為同是樂趣、意趣就把它混為一談不過反正大家都不求甚解 沒差啦

【用戶】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老子《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求學,(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私慾也相對增加);求道,(私慾)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了再減少,與「道」融為一體,真正達到「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做到「無為」,那就沒有什麼事做不成。 不斷地學習研究外在的科學技術知識,人類的科學技術知識就會一天比一天增加。不停地修煉道德功,開發潛在的智慧,自我主觀意識就會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再減少,直至自我意識完全符合客觀規律。自我意識完全符合了客觀規律,自我也就取得了無所不為的大智大慧。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vpx9aml.html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過知識後就去...

【用戶】CM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意思是說:追求學問,就要求天天都學有所得,習有所成。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儘量減少自己的欲望和行為。對自己的欲望和行為減之再減,堅持不懈地一直減下去,最後就可以達到無為的境界了。達到了無為的境界之後就會發現,已經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實現了

【用戶】光明的未來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32 梁啟超〈學問之趣味〉:「我不問德不德,只問趣不趣。我並不是因為賭錢不道德排斥賭錢,因為賭錢的本質會鬧到沒趣,鬧到沒趣便破了我的趣味主義,所以排斥賭錢。我並不是因為學問是道德才提倡學問,因為學問的本質,能夠以趣味始,以趣味終,最合我的趣味主義條件,所以提倡學問。」下列選項所述,何者與作者之意最契合?(A)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做學問講究積累,強調「益」,指增加。而求道、行道則相反,強調的是「損」,也就是減損。(B)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意思是學過的知識要時常溫習,這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C)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自我。(D)學問之道,求其放心而已意思是學問之道沒有別的,就是找回來那喪失了的善心罷了。“放心”的意思,放是丟失,心自然是善心,求放心就是把丟失的善心再找回來,也就是複歸於善。

【用戶】Andy Shih

【年級】

【評論內容】這題的B選項跟題幹的意思本就不太相同,樓上有疑義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