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人既然是能思考的動物,而思考的終究產物是感受與領悟,語言的用途,則在用來表達內在思考的產 物,所以它自然被認為是與人溝通而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必要的技能。它也是教養的要件。 話多並不一定是有教養的表現,表達應以表示判斷,表現思考後的看法為主要目的,而不是玩弄或炫耀 知識,說出口的話要有品味與幽默感,多半時候講的話應該是『想通了』一件事的道理。這不必太費舌, 因為腦際裡已作過提煉的工作,看法早已成為簡單的單元,既然已經過精煉,說明事理一定能提綱挈領, 直衝要點。這種人話不多,但很容易字字珠璣。所以寡言並不一定是不善言語。」
【題組】本文的主旨應為:
(A)語言的用途
(B)話少不如話好
(C)語言與教養的關係
(D)語言如何表達內在的思考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26741
統計:A(78),B(258),C(413),D(441),E(0)

用户評論

【用戶】笨安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出自:黃崑巖,《談教養》,2004年12月20日,頁29(語言與教養)。

【用戶】fang0123.3210

【年級】

【評論內容】它(語言)自然被認為是與人溝通而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必要的技能......它(語言)也是「教養」的要件。話多並不一定是有「教養」的表現......

【用戶】van731112

【年級】

【評論內容】我覺得a和c都可以算對吧? 語言的用途,則是用來表達內在思考的產物,所以它自然被認為是與人溝通而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必要的技能。它也是教養的要件。話多並不一定是有教養的表現。這題真有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