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王籍(入若耶溪)詩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二句,描寫因山林的寂靜幽深,才可清楚的聽見「蟬噪」、「鳥鳴」,這種以有聲襯托無聲的反襯法,呈現出環境深沉靜謐之感。下列詩句「不是」運用此創作技巧的是:(複選)
(A)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B)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C)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D)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參考答案

答案:B,D
難度:困難0.376354
統計:A(469),B(943),C(148),D(536),E(12)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修辭、時節/節氣比較、桂花

用户評論

【用戶】Michael Chu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B  我閒坐桂花旁,聽到桂花漂落的聲音,今夜好寧靜,連充滿蟲鳴鳥叫的山谷都顯得空曠。

【用戶】猴子雞蛋糕

【年級】

【評論內容】再次自我解題其實不用刻意去排有聲、無聲的順序基本上只要句子中有特別表明出『聲音』的詞,然後這個詞放置寧靜的環境中即表示『有聲襯托無聲』(A)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 聲音詞為『敲』,在萬籟俱寂、沒有鳥鳴的夜晚,卻聽得到敲門聲   (O)(B)人間桂花落 → 多數人都解讀為桂花落下的聲音,但實際上桂花落下是沒有聲音的   (X)     這首詩的完整句子:「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真正有聲音是最後一句『 時鳴春澗中』    B選項可以看此連結:https://tztzai.tian.yam.com/posts/46172669    不過網路上許多解題還是將(B)選項列為(O),也就是主張因為寧靜而聽見桂花落下的聲音    但考選部...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王籍(入若耶溪)詩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二句,描寫因山林的寂靜幽深,才可清楚的聽見「蟬噪」、「鳥鳴」,這種以有聲襯托無聲的反襯法,呈現出環境深沉靜謐之感。下列詩句「不是」運用此創作技巧的是:(A)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C)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D)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修改成為王籍(入若耶溪)詩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二句,描寫因山林的寂靜幽深,才可清楚的聽見「蟬噪」、「鳥鳴」,這種以有聲襯托無聲的反襯法,呈現出環境深沉靜謐之感。下列詩句「不是」運用此創作技巧的是:(複選)(A)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B)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C)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D)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43「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關於本詩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本詩以動寫靜,以有聲襯無聲,突顯山林的寂靜(B)完全客觀描寫山中景象,絲毫不見作者主觀情感 (C)連細小的桂花飄落都能察覺,可見作者百無聊賴(D)夜間空闊的深山裡不見人影獸蹤,更顯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