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強調素養導向,重視學生在學校內所學習到的課程內容能應用在不同的脈絡情境,也就是產生學習遷移,並希望學生能產生創新的想法。這樣的理念比較接近卡泰爾(R. Cattell)智力理論的哪一種智力?
(A)流動智力
(B)組合智力
(C)晶體智力
(D)脈絡智力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52632
統計:A(1071),B(159),C(567),D(14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智力理論

用户評論

【用戶】Remo Chen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這題題目說 「能應用在不同的脈絡情境」 和 「產生創新的想法」◆流體智力:1.是指在混亂狀態中發現意義(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2.先天的基本認知能力,凡是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識、記憶、理解、    推理、邏輯、辨識、反應判斷等能力均屬之。3.在思考過程中產生較少受教育、環境經驗、文化背景影響。◆晶體智力是後天學到的知識、技能、語文詞彙、數理,是學習累積的智力(類似個人知識和專門技能的累積),受環境經驗累積影響。所以類似 ~ 我學過認字 → 我會看商品說明書,理解這項商品的使用方法。→ 流動智力 = 把所學的東西,去應用在新發生的問題上。我學過認字→我看的懂這份菜單上面的菜名。→ 晶體智力。不知道這樣解釋對不對

【用戶】朱育嬋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既然重視與生俱來的流體智力又為何而教?不是應該多訓練學生累積經驗,提升學生的晶體智力嗎?

【用戶】陳琬沂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教育部釋疑:卡泰爾智力理論裡,晶體智力強調在原有脈絡知識系統下的學習以及應用,流動智力強調知識抽象化後在新情境的應用與創新,此題的說明裡,強調應用在不同脈絡環境,以及創新想法,且題目說明”比較接近”,只能有一個答案,因此,維持原答案(A)。題意「重視學生在學校內所學習到的課程內容能應用在不同的脈絡情境,也就是產生學習遷移,並希望學生能產生創新的想法」,符合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的後天學習因素影響,且透過後天環境的教育能使個人的能力與經驗產生創新。1.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求知技能與知識,受文化及後天教育環境的影響,結合個人的能力與經驗的結果。n2.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非語文、不受文化影響的心智能力,通常在青春期發展(受生理結構大腦皮質影響)接近定型。

【用戶】我不知道我素隨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重視學生在學校內所學習到的 課程內容能應用在不同的脈絡情境,也就是產生學習遷移,並希望學生能產生創新的 想法"流體智力不就是強調運用既有知識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識或解決問題嗎?既然要產生學習遷移,那沒先學習、沒有使用自己的經驗,怎麼遷移?創新也是,即便要產生創新想法,也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識背景上呀?請問有人知道試題疑義的定義是哪本書寫的嗎,我找好久沒看到跟他解釋的內容類似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