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下列何者的主張認為,個人或家庭的背景或品味是造成社會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A)衛里斯(P. Willis)的文化創生
(B)布迪爾(P. Bourdieu)的文化資本
(C)涂爾幹(E. Durkheim)的集體意識
(D)包爾斯(S. Bowles)與金帝斯(H. Gintis)的符應原則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20534
統計:A(201),B(3130),C(114),D(39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Willis抗拒文化論

用户評論

【用戶】蘇暖暖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布迪厄 文化資本:知識的類型、技能、教育、任何一種個人可以讓他自己在社會上獲得較高地位的優勢,包括他人對自己高度的期許。父母給與孩子們文化資本,可以把教育體系變成舒適且熟悉的地方而使他們易於成功的態度及知識。(故選B)·衛里斯 文化創生: 文化中的成員認為教育成就和資格和自己絕緣,不僅如此,他們也和自己對立的另一學生文化--好學生的文化形成誓不兩立的局面;根據Willis的研究提出,這種文化的產生一方面源於社會結構於教育體制中的強制性影響,另一方面則為學生經主觀認知後決定的結果,雖然反學校文化的結局「正巧」符應了資本社會苦心設計的階級再製邏輯,·涂爾...

【用戶】Mac Li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布迪爾(Bourdieu) → Bourdieu → 「Bo」ur「die」u → book書 一 die笛 → 「閱讀」丶「音樂」成就個人品味資本。

【用戶】Angel Ko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Bowles與Gintis 符應原則 :統治階層選擇對其有利的文化思想,透過教育方式灌輸這類思想,潛移默化一般民眾,使其接受此價值觀。藉著符應原則,學校成了複製勞動結構的推手。

【用戶】天道酬勤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文化創生:Willis的研究發現,反學校文化(Counter-School Cultures)是真實存在於校園之中的,Willis(1977)依據十二位就讀於中學的學生所做的研究認為,堅定、廣泛、且個人化地反對「權威」是此種文化的主要構成特徵,而漫無目的的反抗則為該文化的行動特徵。文化中的成員認為教育成就和資格和自己絕緣,不僅如此,他們也和自己對立的另一學生文化--好學生的文化形成誓不兩立的局面。根據Willis的研究提出,這種文化的產生一方面源於社會結構於教育體制中的強制性影響,另一方面則為學生經主觀認知後決定的結果,反學校文化形成了他們的獨特信念,於是反學校文化於焉成型。Lads'並非無意識的成為勞工階級,而是經由主觀認知決定的成為勞工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