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論語.陽貨》)
【題組】34、根據上文,孔子對三年之喪的真正觀點為何?
(A)贊同宰我「安則為之」
(B)贊同宰我所說「期可已矣」
(C)反對宰我所說,認為時間應該越長越好
(D)反對宰我所說,認為應該維持三年之喪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95699
統計:A(104),B(50),C(112),D(1036),E(0)

用户評論

【用戶】邱佩玲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宰我問:「三年守孝期太長了,君子三年不行禮,禮必壞;三年不奏樂,樂必崩。陳穀吃完,新穀又長,鑽木取火的老方法也該改一改了,守孝一年就夠了。」孔子說:「三年內吃香飯,穿錦衣,你心安嗎?」 「心安。」「你心安你就做吧。君子守孝,吃魚肉不香,聽音樂不樂,住豪宅不安,所以不做,現在你心安,那麼你就做吧。」宰我走後,孔子說:「宰我真不仁德,嬰兒三歲後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三年的喪期,是天下通行的喪期。難道他沒得到過父母三年的懷抱之愛嗎?」

【用戶】松岡洋子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唉~只能說時代不同罷了.....(無言。)

【用戶】linlin鐵佐事務已上榜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宰我問道:「三年的喪服,期限太久了!因為君子三年不行禮,所習的禮一定殘缺;三年不奏樂,所學的樂一定遺忘。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何況就天道的週期來說,一年的時間,舊的穀物食用已盡,新的穀物已收割登場,舊的火種已廢棄,新的火種用鑽木取得,一切更新,所以三年之喪其實一年便可以終止了!」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孔子說:「只經過一年,便吃著好吃的稻米,穿著華麗的衣服,你能心安嗎?」回答說:「心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孔子...

【用戶】印地安納瓊斯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孔子的意思是,宰我對父母的感情是那樣淡薄,所以父母沒死多久,吃好東西、穿好衣服都覺得開心。還要找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縮短天下通制守喪的時間來合理化和配合自己的私心。所以不為父母、也不為世人、只為自己開心方便而修改制度,所以不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