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楊大年奉修《冊府元龜》,每數卷成,輒奏之。比再降出,真宗常有簽帖,有少差誤,必見,至有數十簽。大年雖服上之精鑒,而心頗自媿,竊揣上萬幾少暇,不應能如此。稍訪之,乃每進本到,輒降付陳彭年,彭年博洽,不可欺毫髮,故謬誤皆簽帖以進。大年乃盛薦彭年文字,請與同修。自是進本降出,不復簽矣。(《東山談苑.宋人軼事彙編》)
【題組】37、根據上文,下列敘述最適切的選項是:
(A)稱頌皇帝治國的聖明
(B)說明知人善任的重要
(C)強調編書送審的必要
(D)讚美日理萬機的苦心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74077
統計:A(40),B(1069),C(195),D(77),E(0)

用户評論

【用戶】邱佩玲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楊大年奉皇上的命令修寫《冊府元龜》這本書,每到數卷完成,就上奏給皇上審視。給皇上比對之後再屈膝出來,宋真宗常常有簽帖附上,文卷有一些小差錯失誤,皇上都發現了,到後來累積的簽帖有數十簽。楊大年雖然對於皇上高明的識別力感到佩服,但是內心到很慚愧,私底下想皇上日理萬機很少有空閒的時候,不應該能夠做到如此的地步。稍微向人詢問之後,原來是每次有上奏的文卷到,就交付給陳彭年,陳彭年博覽群書,學問淵博任何細微錯誤,都瞞不過他,所以錯誤都用簽帖寫給皇上。楊大年就寫了推薦陳彭年的信件,向皇上請求能夠跟陳彭年一起修寫《冊府元龜》這本書。從此之後向皇上上奏的文卷,就不再有簽帖了。

【用戶】f0623230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楊大年奉修《冊府元龜》,每數卷成,輒奏之。比再降出,真宗常有簽帖,有少差誤,必見,至有數十簽。大年雖服上之精鑒,而心頗自媿,竊揣上萬幾少暇,不應能如此。稍訪之,乃每進本到,輒降付陳彭年,彭年博洽,不可欺毫髮,故謬誤皆簽帖以進。大年乃盛薦彭年文字,請與同修。自是進本降出,不復簽矣。(《東山談苑.宋人軼事彙編》)楊大年奉皇上的命令修寫《冊府元龜》這本書,每到數卷完成,就上奏給皇上審視。給皇上比對之後再屈膝出來,宋真宗常常有簽帖附上,文卷有一些小差錯失誤,皇上都發現了,到後來累積的簽帖有數十簽。楊大年雖然對於皇上高明的識別力感到佩服,但是內心到很慚愧,私底下想皇上日理萬機很少有空閒的時候,不應該能...

【用戶】老毛

【年級】

【評論內容】楊大年奉修《冊府元龜》,每數卷成,輒奏之。楊大年奉皇上的命令修寫《冊府元龜》這本書,每到數卷完成,就上奏給皇上審視。比再降出,真宗常有簽帖,有少差誤,必見,至有數十簽。給皇上比對之後再屈膝出來,宋真宗常常有簽帖附上,文卷有一些小差錯失誤,皇上都發現了,到後來累積的簽帖有數十簽。大年雖服上之精鑒,而心頗自媿,竊揣上萬幾少暇,不應能如此。楊大年雖然對於皇上高明的識別力感到佩服,但是內心到很慚愧,私底下想皇上日理萬機很少有空閒的時候,不應該能夠做到如此的地步。稍訪之,乃每進本到,輒降付陳彭年,彭年博洽,不可欺毫髮,故謬誤皆簽帖以進。稍微向人詢問之後,原來是每次有上奏的文卷到,就交付給陳彭年,陳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