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王老師任教特殊教育學校國中部,該班有一位無口語自閉症學生常在課堂出現打頭或咬手等自我刺激行為,王老師為矯正該學生行為,規劃正向行為支持方案,下列何者較符合「非後效增強」策略?
(A) 學生出現自我刺激時,讚賞鄰座同學。
(B) 未出現自我刺激的行為時,定時或不定時給予口頭讚賞。
(C) 出現刺激行為時,請同儕帶離教室。
(D) 出現刺激行為後,拿掉學生已經獲得的增強物。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04305
統計:A(87),B(998),C(110),D(7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102東大附小、筆記、筆記

用户評論

【用戶】JK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非後效增強(noncontingent reinforcement):非後效增強是指增強時機與行為問題沒有關聯,亦即不在個體行為問題出現後給予想要的後果(不管是獲得注意和喜歡的物品,或是逃避嫌惡的前事),而是在他尚未出現行為問題之前即給予想要的後果,如此可以避免不當地增強其行為問題,亦可以增加適當行為的出現率,包括非後效注意、非後效的感官增強、非後效地消除或修正嫌惡的前事,它又被稱為「獨立於反應的增強」。

【用戶】pa pa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以樓上的參考資料非後效增強,是屬於前事控制策略若有錯,請高手幫忙解答

【用戶】Chintonny Li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回3F,意思公開讚賞同學的正確行為,藉此來提醒他自我刺激行為是不適當的

【用戶】C.L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8. 下列有關非後效增強(non-contingent reinforcement) 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一種後果策略 (B)是一種區別增強 (C)是一種前事策略 (D)可用來教導適當的行為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教甄◆身心障礙組- 105 年 - 桃園市105年度 身心障礙C#51934答案:C 難度:適中

【用戶】JK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非後效增強(noncontingent reinforcement):非後效增強是指增強時機與行為問題沒有關聯,亦即不在個體行為問題出現後給予想要的後果(不管是獲得注意和喜歡的物品,或是逃避嫌惡的前事),.....看完整詳解

【用戶】po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以樓上的參考資料非後效增強,是屬於前事控制策略若有錯,請高手幫忙解答

【用戶】Chintonny Li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回3F,意思公開讚賞同學的正確行為,藉此來提醒他自我刺激行為是不適當的

【用戶】C.L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8. 下列有關非後效增強(non-contingent reinforcement) 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一種後果策略 (B)是一種區別增強 (C)是一種前事策略 (D)可用來教導適當的行為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教甄◆身心障礙組- 105 年 - 桃園市105年度 身心障礙C#51934答案:C 難度: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