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老師給小元看兩個盒子,一個盒子有泡芙圖案,另一個則有糖果圖案。老師在小元面前把泡芙放入糖果圖案的盒子。這時,老師問小元:「等一下小華進來後,會到哪個盒子找泡芙吃?」老師主要想測試小元的哪一種能力?
(A)自我調節 (self-regulating)
(B)道德推理 (moral reasoning)
(C)語言組成 (language making)
(D)觀點取替 (perspective taking)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6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007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簡單來講,取替觀點,就是能不能用別人的角...

【用戶】Xuan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觀點取替係指取代別人的角色,即設身...

【用戶】L.٩(•̤̀ᵕ•̤́๑)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觀點取替or角色取替(perspective taking)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場來理解他人的感受與想法。分三種:1.知覺性角色取替:為個體以對方的感官知覺來考量的能力。能分辨自己所見、所感與他人不同。2.認知性角色取替:為個體以對方的思想、意圖為考量的能力。出現在個體想求勝利時。3.情感性角色取替:為個體以對方的情緒狀態為考量的能力,含辨識及推斷他人的情緒的能力,而誘發出行動即為「同理心」的表現。

【用戶】hsi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補充:一看到觀點取替就要聯想到塞爾門,前幾年教檢也有考相關的概念!賽爾門(Selman)角色取替論賽爾們認為當兒童能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時,就能瞭解自己與他人觀點的不同。賽爾門主張角色取替的發展與認知發展相關,呈階段性,是漸進發展的,其角色取替論發展階段共分5階段:第0階段─自我中心期(3~6歲):認為自己所想的就是別人想的。第1階段─主觀期(6~8歲):發現別人的想法可能與自己不同,但自己無從瞭解。第2階段─自我反省期、第二人觀點(8~10歲):具第二者的觀點。發覺自己與他人想法間有關係,故會嘗試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斷他人的想法。第3階段─相互觀點期、第三人觀點期(10~12歲):具第三者的觀點,能以第三者的角色分析他人的事情,屬層層包裹式思考。第4階段─深層社會觀點期(12~15歲):體認到社會上的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經約定俗成後形成社會規範,全體共同遵守。

【用戶】007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簡單來講,取替觀點,就是能不能用別人的角...

【用戶】Xuan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觀點取替係指取代別人的角色,即設身...

【用戶】L.٩(•̤̀ᵕ•̤́๑)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觀點取替or角色取替(perspective taking)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場來理解他人的感受與想法。分三種:1.知覺性角色取替:為個體以對方的感官知覺來考量的能力。能分辨自己所見、所感與他人不同。2.認知性角色取替:為個體以對方的思想、意圖為考量的能力。出現在個體想求勝利時。3.情感性角色取替:為個體以對方的情緒狀態為考量的能力,含辨識及推斷他人的情緒的能力,而誘發出行動即為「同理心」的表現。

【用戶】hsi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補充:一看到觀點取替就要聯想到塞爾門,前幾年教檢也有考相關的概念!賽爾門(Selman)角色取替論賽爾們認為當兒童能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時,就能瞭解自己與他人觀點的不同。賽爾門主張角色取替的發展與認知發展相關,呈階段性,是漸進發展的,其角色取替論發展階段共分5階段:第0階段─自我中心期(3~6歲):認為自己所想的就是別人想的。第1階段─主觀期(6~8歲):發現別人的想法可能與自己不同,但自己無從瞭解。第2階段─自我反省期、第二人觀點(8~10歲):具第二者的觀點。發覺自己與他人想法間有關係,故會嘗試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斷他人的想法。第3階段─相互觀點期、第三人觀點期(10~12歲):具第三者的觀點,能以第三者的角色分析他人的事情,屬層層包裹式思考。第4階段─深層社會觀點期(12~15歲):體認到社會上的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經約定俗成後形成社會規範,全體共同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