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也者」指出教育的輔助功能
(A)孔子‧學兒篇
(B)孟子‧盡心篇
(C)禮記‧學記篇
(D)中庸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76923
統計:A(73),B(260),C(690),D(47),E(0)

用户評論

【用戶】Tingting Hua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禮記‧學記篇: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白話:學習的人有四種過失容易犯,教導的老師一定要知道。人在學習的時候,或有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滿足了),或有認為太容易,生起輕忽,不認真學習的毛病,或有自我設限,不求進步的毛病。這四種心理都不相同,必須先明白這些心理,然後纔能挽救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增長優點挽救過失的

【用戶】我要當公務員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感謝~

【用戶】Tingting Hua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禮記‧學記篇: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白話: 學習的人有四種過失容易犯,教導的老師一定要知道。人在學習的時候,或有.....

【用戶】今年再次重新備戰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感謝~

【用戶】Tingting Hua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禮記‧學記篇: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白話: 學習的人有四種過失容易犯,教導的老師一定要知道。人在學習的時候,或有.....看完整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