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楊老師覺得隨著資訊科技快速發展,教師角色中「授業與解惑」的部分,逐漸被網際網路所取代,因此,她的教學越來越著重引導學生如何運用網路,搜尋知識、解決 問題。楊老師的教學最符合下列何種教師哲學觀?
(A)柏拉圖(Plato)「洞穴隱喻」的師生對話模式
(B)布伯(M. Buber)的「吾-汝」關係的師生互動模式
(C)諾丁絲(N. Noddings)關懷倫理學的師生關係模式
(D)李歐塔(J.-F. Lyotard)「後現代處境」的教學模式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91464
統計:A(77),B(116),C(34),D(2114),E(0)

用户評論

【用戶】蘇暖暖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 李歐塔在《後現代處境》的引言中第一句便提出研究主要對象是高度發展社會中的知識狀況。  後現代哲學的主要關懷是知識及其發展,尤其在過去半世紀內,知識電腦化的發展為知識本身帶來了另一次重大的衝擊。人類要面對的,正正是這個關於知識合法性危機的問題,這便是後現代哲學所面對的一大問題。轉貼自網站http://devilred.pixnet.net/blog/post/6661567-%E4%BD%95%E8%AC%82%E5%BE%8C%E7%8F%BE%E4%BB%A3%EF%BC%9F%E5%BE%8C%E7%8F%BE%E4%BB%A3%E8%88%87%E7%9F%A5%E8%AD%98%E7%9A%84%E5%90%88%E6%B3%95%E6%80%A7%E8%99%95%E5%A2%83%E6%9C%89%E4%BD%95

【用戶】藍天白雲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Martin Buber 個人與外在世界之間的關係,有兩種不同的模式。(一)「吾與它」(I-It)的客觀關係:在此一模式下,個人把外界的事物當作是滿足自私目的,而加以利用及操作而已。舉例來說,如果師生之間是以「吾與它」的客觀關係的話,師生之間是毫無感情,而老師自私地只重視是否達成他的教學目標。(二) 「吾與汝」(I-Thou)的主觀關係:師生之間倡導「吾與汝」(I-Thou)的主觀關係,師生之間應有一種教學相長的關係,又如朋友和朋友之間也會分享彼此知識、感情與期許。一個人可以藉助與人類同胞的溝通,而體驗到一種互為主觀性,而互為主觀性又可以使得一個人的生活更充滿了精神的靈性。「吾與汝」關係包括兩個特徵:一是全神貫注,一是設身處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