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下列何者提出「教育是為將來生活做預備」的教育主張?
(A)伊里奇(R. Ulich)
(B)斯賓塞(H. Spencer)
(C)裴斯塔洛齊(J. Pestalozzi)
(D)福祿貝爾(F. Froebel)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94737
統計:A(0),B(153),C(6),D(12),E(0)

用户評論

【用戶】紅豆牛奶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斯賓塞<生活預備說:教育的目的在預備完美的生活1.衛生保健(照顧好自己不要生病)2.職業技能(有個好工作來賺錢)3.家庭親職(就可以好好照顧家庭)4.公民教育(進而關心社會)5.休閒教育(找娛樂活動來放鬆身心靈 為明天好好充電)裴斯塔洛齊:國民教育之父、孤兒之父、設立貧民學校、對兒童愛與關懷福祿貝爾:幼稚教育之父(創立幼兒園)、恩物教學

【用戶】歆翎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斯賓塞提倡教育預備未來生活說,同時提出科學知識最有價值,還將知識的價值分成五大層次,依次為直接保己(身體的保健)、間接保己(謀生的職業)、養育後嗣(有關養育與教育子女的活動)、公民活動(有關維持社會與政治關係的活動)、休閒娛樂等知識

【用戶】紅豆牛奶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伊里奇(I.Illich) :反學校、廢除學校、主張以四種的教育網(network)做為新途徑Petty 國三下 (2017/03/05) 11 四種學習網路 1. 教育用品參考服務(reference services to educational objects)物品是學習者的基本資源,而學校的用品大多被學校所壟斷,為使學生利用正規學習的資料,學生周遭的環境應該無論何時何地,都方便學生使用這些用品,如增設教學器具店、圖書館、實驗室、遊戲室與博物館等。 2. 技能交換(skill exchanges)沒有文憑卻有意願進行技能分享的技能示範者(skill model),社會應該給與他們有分享技能的空間,不應該讓技能分享只侷限在有證書的教師手中。3. 伙伴選配(peer matching)可以成立伙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