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4. 下列哪一種課程設計模式或方法將學習內容、歷程與結果清楚的呈現?
(A)框架法(the grid)
(B)心智圖法(mind mapping)
(C)情境教學(milieu teaching)
(D)創造性問題解決策略(creative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10826
統計:A(1647),B(1434),C(478),D(450),E(0)

用户評論

【用戶】Flore K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pple Meet 高一上 (2012/07/20 18:30):讚22人讚!卡普蘭(Kaplan)提出重要成分包括:主題、內容、歷程、成果設計課程時要先想好主題(theme),而非子題(topic)。學習者必須統整知識(內容)和技能(歷程),才能產生成果。

【用戶】凡是阻撓本宮上榜的人一律杖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邏輯框架法(LFA)是由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在1970年開發並使用的一種設計、計劃和評價的方法。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國際組織把它作為援助項目的計劃、管理和評價方法。這種方法從確定待解決的核心問題入手,向上逐級展開,得到其影響及後果,向下逐層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得到所謂的“問題樹”。將問題樹進行轉換,即將問題樹描述的因果關係轉換為相應的手段---目標關係,得到所謂的目標樹。目標樹得到之後,進一步的工作要通過“規劃矩陣”來完成。如下表所示:n 概述n n 目的證實指標n n 指標驗證方法n n 重要假定條件n n 目標n n 實現目標的衡量標準n n 資料來源採用的方法n n 目的和目標間的假定條件n n 目的n n 項目最終...

【用戶】108應屆正取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卡普蘭(Kaplan)提出框架法(the grid) :主題、內容、歷程、成果。

【用戶】Flore K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pple Meet 高一上 (2012/07/20 18:30):讚22人讚! 卡普蘭(Kaplan)提出 >重要成分包括:主題、內容、歷.....看完整詳解

【用戶】Yuyun Lin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Kaplan 框架法(the grid)教檢:104、98年度1. 目的:輔助教師決定何為一個有區別性課程的元素。2. 此模式以「主題」為中心,由(1)內容 content (2)過程skills (3)產品products 組成 →將內容、歷程與結果清楚呈現。  (1)內容 content :多種能力展示和個人與族群的需求和興趣之間的關聯。  (2)過程(歷程) skills :採用「生產性思考」、「研究技巧」的基本能力。  (3)產品(成果)products:將「學習」轉換成可溝通交流的模式。3. 設計課程時先想好主題(theme),而非子題(topic)4. 老師必須統整知識(內容)和技能(歷程),才能產生成果。5. 重要成分:主題、內容、歷程、成果

【用戶】Jing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https://www.slideserve.com/hollie/3750572

【用戶】112東山再起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卡普蘭(Kaplan)提出框架法(☆☆☆ ☆☆☆☆...

【用戶】Yuyun Lin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Kaplan 框架法(the grid)教檢:104、98年度1. 目的:輔助教師決定何為一個有區別性課程的元素。2. 此模式以「主題」為中心,由(1)內容 content (2)過程skills (3)產品products 組成 →將內容、歷程與結果清楚呈現。  (1)內容 content :多種能力展示和個人與族群的需求和興趣之間的關聯。  (2)過程(歷程) skills :採用「生產性思考」、「研究技巧」的基本能力。  (3)產品(成果)products:將「學習」轉換成可溝通交流的模式。3. 設計課程時先想好主題(theme),而非子題(topic)4. 老師必須統整知識(內容)和技能(歷程),才能產生成果。5. 重要成分:主題、內容、歷程、成果

【用戶】Ji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https://www.slideserve.com/hollie/375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