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8. 將多項式 (x5 − 2x3 + x + 1)2023展開後,奇次項的係數總和為多少?(A)-1(B)0(C)1(D)2

【評論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2lnBmDo6Qhttps://www.qask.com.tw/Answer.aspx?c=c1&id=21910

【評論主題】22. 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concept-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設計有三個維度,但不包括下列何者?(A) 知道(know) (B) 理解(underst

【評論內容】https://dicky-karma.blogspot.com/2020/11/concept-based-language-instruction-socialcultural-vygotsky-bandura-social-cognitive.html

【評論主題】41. 根據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所提出的心流狀態(flow)模型,當人們的技巧處於中低程度且挑戰是中等程度時候,他們所處的狀態是什麼? (A)焦慮 (B)擔憂 (C)淡漠 (D)覺醒

【評論內容】心流定義:全神貫注在活動中,而且暫時不會意識到自我的其他層面,和個人的情境。一種自述的主觀狀態,是發自內心的投入可掌控、具挑戰性的工作,或是需要相當技能的活動時,產生的內在狀態。心流經驗的特質:1.執行時候的內在愉悅感。2.挑戰和技能達到平衡。3.行動的自動化。4.清晰的目標。5.回饋。6.專注在進行的工作或活動上。7.掌控感。8.忘我境界。9.時間的轉變。挑戰/技能比例,心流體驗的重要條件焦慮(挑戰高,技能低)無聊(挑戰低,技能高)心流(稍高於個人水平)https://fifialbanese.pixnet.net/blog/post/405590447-%E3%80%90%E8%A6%AA%E5%AD%90%E8%82%B2%E5%85%92%E3%80%91%E5%AE%B6%E5%BA%AD%E5%A6%82%E4%BD%95%E5%89%B5%E9%80%A...

【評論主題】38. 下列哪一個組合是「面質」技術的適用時機?①當事人的期望與行為有所矛盾時②當事人與諮商員正在建立關係時③ 當事人語言與非語言行為不一致時 ④ 當事人逃避面對自己的感覺與想法時(A)①②③(B)①

【評論內容】面質定義首先當諮商員發覺當事人的言語以及行為不一致時,即需協助當事人認清事情的問題,而其適當的使用時機包含下列幾種情況:1.當事人的行為、認知以及情緒上相互矛盾2.當事人的可能危害至他人利益3.當事人使用防衛性策略4.當事人無有效利用資源5.當事人未察覺到自己的限制當發生以上之行為時,諮商員應在第一時間指出,並且糾正當事人矛盾,或者其逃避之處,以協助當事人了解真正的問題所在。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面質技術時,因談話過程就偏向於糾正,會使得當事人是以為被責罵或者批判,因此常會引起當事人對於諮商員的反彈,而在此部分,諮商員就必須搭配使用同理心技術以及情感反應技術來相互配合。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E9%9D%A2%E8%B3%AA%E6%8A%80%E8%A1%93

【評論主題】16. 使教學目標保持明確清晰的三要素中,下列說法何者正確?(A)主體、行為、歷程 (B)行為、情境、標準 (C)客體、行為、情境 (D)情境、標準、歷程

【評論內容】行為目標的敘寫應包含五個要素,即行為主體、行為本身、行為情境或條件、行為結果及行為標準

【評論主題】27. 所謂的課程 CIPP 評鑑模式,不包括下列何者?(A)內容評鑑(Content Evaluation) (B)輸入評鑑(Input Evaluation)(C)過程評鑑(Process Eva

【評論內容】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CIPP%E8%A9%95%E9%91%91%E6%A8%A1%E5%BC%8F&search=CIPP%E8%A9%95%E9%91%91%E6%A8%A1%E5%BC%8F

【評論主題】1. 根據達爾頓(M.Dalton)對非正式組織的分類,如果校長因為某老師為當地民意代表的子女而晉升他/她為主任,此種形成的小團體最有可能是:(A)縱的寄生團體(B)橫的內部團體(C)縱的共生團體(D

【評論內容】道爾頓(M. Dalton)對非正式組織的分類●垂直團體(同部門不同層級)一、垂直共棲:主管、部屬相互維護。二、垂直寄生:部屬寄生在主管之下。●水平團體(跨部門同層級)一、水平攻擊:改變正式組織中不合理的情況。二、水平防守:為維護既得利益而消極抵抗。●混合團體不同層級、部門,因為相同興趣、友誼、社會滿足感而產生。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D%9E%E6%AD%A3%E5%BC%8F%E7%B5%84%E7%B9%94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等比級數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wrh8Zq7DU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拋物線弓形面積公式等於:以割線為底,以平行於底的切線的切點為頂點的內接三角形的4/3

【評論主題】38. 將多項式 (x5 − 2x3 + x + 1)2023展開後,奇次項的係數總和為多少?(A)-1(B)0(C)1(D)2

【評論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2lnBmDo6Qhttps://www.qask.com.tw/Answer.aspx?c=c1&id=21910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拋物線弓形面積公式等於:以割線為底,以平行於底的切線的切點為頂點的內接三角形的4/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等比級數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wrh8Zq7DU

【評論主題】22. 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concept-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設計有三個維度,但不包括下列何者?(A) 知道(know) (B) 理解(underst

【評論內容】https://dicky-karma.blogspot.com/2020/11/concept-based-language-instruction-socialcultural-vygotsky-bandura-social-cognitive.html

【評論主題】41. 根據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所提出的心流狀態(flow)模型,當人們的技巧處於中低程度且挑戰是中等程度時候,他們所處的狀態是什麼? (A)焦慮 (B)擔憂 (C)淡漠 (D)覺醒

【評論內容】心流定義:全神貫注在活動中,而且暫時不會意識到自我的其他層面,和個人的情境。一種自述的主觀狀態,是發自內心的投入可掌控、具挑戰性的工作,或是需要相當技能的活動時,產生的內在狀態。心流經驗的特質:1.執行時候的內在愉悅感。2.挑戰和技能達到平衡。3.行動的自動化。4.清晰的目標。5.回饋。6.專注在進行的工作或活動上。7.掌控感。8.忘我境界。9.時間的轉變。挑戰/技能比例,心流體驗的重要條件焦慮(挑戰高,技能低)無聊(挑戰低,技能高)心流(稍高於個人水平)https://fifialbanese.pixnet.net/blog/post/405590447-%E3%80%90%E8%A6%AA%E5%AD%90%E8%82%B2%E5%85%92%E3%80%91%E5%AE%B6%E5%BA%AD%E5%A6%82%E4%BD%95%E5%89%B5%E9%80%A...

【評論主題】38. 下列哪一個組合是「面質」技術的適用時機?①當事人的期望與行為有所矛盾時②當事人與諮商員正在建立關係時③ 當事人語言與非語言行為不一致時 ④ 當事人逃避面對自己的感覺與想法時(A)①②③(B)①

【評論內容】面質定義首先當諮商員發覺當事人的言語以及行為不一致時,即需協助當事人認清事情的問題,而其適當的使用時機包含下列幾種情況:1.當事人的行為、認知以及情緒上相互矛盾2.當事人的可能危害至他人利益3.當事人使用防衛性策略4.當事人無有效利用資源5.當事人未察覺到自己的限制當發生以上之行為時,諮商員應在第一時間指出,並且糾正當事人矛盾,或者其逃避之處,以協助當事人了解真正的問題所在。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面質技術時,因談話過程就偏向於糾正,會使得當事人是以為被責罵或者批判,因此常會引起當事人對於諮商員的反彈,而在此部分,諮商員就必須搭配使用同理心技術以及情感反應技術來相互配合。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E9%9D%A2%E8%B3%AA%E6%8A%80%E8%A1%93

【評論主題】27. 所謂的課程 CIPP 評鑑模式,不包括下列何者?(A)內容評鑑(Content Evaluation) (B)輸入評鑑(Input Evaluation)(C)過程評鑑(Process Eva

【評論內容】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CIPP%E8%A9%95%E9%91%91%E6%A8%A1%E5%BC%8F&search=CIPP%E8%A9%95%E9%91%91%E6%A8%A1%E5%BC%8F

【評論主題】16. 使教學目標保持明確清晰的三要素中,下列說法何者正確?(A)主體、行為、歷程 (B)行為、情境、標準 (C)客體、行為、情境 (D)情境、標準、歷程

【評論內容】行為目標的敘寫應包含五個要素,即行為主體、行為本身、行為情境或條件、行為結果及行為標準

【評論主題】1. 根據達爾頓(M.Dalton)對非正式組織的分類,如果校長因為某老師為當地民意代表的子女而晉升他/她為主任,此種形成的小團體最有可能是:(A)縱的寄生團體(B)橫的內部團體(C)縱的共生團體(D

【評論內容】道爾頓(M. Dalton)對非正式組織的分類●垂直團體(同部門不同層級)一、垂直共棲:主管、部屬相互維護。二、垂直寄生:部屬寄生在主管之下。●水平團體(跨部門同層級)一、水平攻擊:改變正式組織中不合理的情況。二、水平防守:為維護既得利益而消極抵抗。●混合團體不同層級、部門,因為相同興趣、友誼、社會滿足感而產生。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9D%9E%E6%AD%A3%E5%BC%8F%E7%B5%84%E7%B9%94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等比級數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wrh8Zq7DU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拋物線弓形面積公式等於:以割線為底,以平行於底的切線的切點為頂點的內接三角形的4/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拋物線弓形面積公式等於:以割線為底,以平行於底的切線的切點為頂點的內接三角形的4/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等比級數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wrh8Zq7DU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拋物線弓形面積公式等於:以割線為底,以平行於底的切線的切點為頂點的內接三角形的4/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等比級數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wrh8Zq7DU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等比級數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wrh8Zq7DU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拋物線弓形面積公式等於:以割線為底,以平行於底的切線的切點為頂點的內接三角形的4/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拋物線弓形面積公式等於:以割線為底,以平行於底的切線的切點為頂點的內接三角形的4/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等比級數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wrh8Zq7DU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等比級數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wrh8Zq7DU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拋物線弓形面積公式等於:以割線為底,以平行於底的切線的切點為頂點的內接三角形的4/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eZyYdVS0I資料來源:皇甫數學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等比級數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wrh8Zq7DU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oyf2b_CbUsin是影高cos是影長tan是斜率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sin高度cos長度tan斜率https://www.junyiacademy.org/course-compare/math-high/math-11/high-school-triangle/high-school-triangle1-2/v/RKuqew1VCVc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拋物線弓形面積公式等於:以割線為底,以平行於底的切線的切點為頂點的內接三角形的4/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eZyYdVS0I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參考影片

https://www.junyiacademy.org/course-compare/math-high/math-11/high-school-triangle/high-school-triangle1-2/v/avyoEYOvZ98?v=avyoEYOvZ98

【評論主題】24.近年來,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受到教育界的關注,針對美國 CASEL(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

【評論內容】SEL會關注以下五方面的成長:自我認知的能力(Self-Awareness)自我管理的能力(Self-Management)認知他人的能力(Social Awareness)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Relationship Skills)自我決策的能力(Responsible Decision Making)。https://medium.com/%E9%AD%9A%E6%B0%B4%E6%95%99%E8%82%B2%E5%82%AC%E5%8C%96%E5%8A%91-to-be-educational-catalyst/%E7%82%BA%E4%BB%80%E9%BA%BC%E6%95%99%E8%82%B2%E5%89%B5%E6%96%B0%E5%B3%B0%E6%9C%83%E9%83%BD%E5%9C%A8%E8%AB%87sel-%E6%89%80%E6%9C%89%E7%9A%84%E5%AD%B8%E7%BF%92%E9%83%BD%E5%92%8C%E7%A4%BE%E6%9C%83%E6%83%85%E7%B7%92%E7%9B%B8%E9%97%9C-dcd213fb575...

【評論主題】25.小依是班上的轉學生,她內心渴望能與班上同學保持著良好與親密的關係,但與同儕互動時也經常表現出不安與沮喪,甚至是逃避同儕的示好與遊戲邀請。基於依附與兒童的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身為教師的您,您覺得小依

【評論內容】https://fairiesheart.com/2021/08/14/%E4%BD%A0%E7%9A%84%E7%AB%A5%E5%B9%B4%EF%BC%8C%E7%9C%9F%E7%9A%84%E5%BF%AB%E6%A8%82%E5%97%8E%EF%BC%9F%E8%AB%87%E5%8E%9F%E7%94%9F%E5%AE%B6%E5%BA%AD%E5%8F%8A%E4%BE%9D%E9%99%84%E9%A2%A8%E6%A0%BC%E5%B0%8D/

【評論主題】12.根據 John W. Kingdon 的主張,下列三股潮流的力量匯合時,政策機會之窗(policy window)才會開啟,重要的教育政策也才能夠順利推動?(A)管理、政治、法律 (B)行政、立

【評論內容】政策窗之意涵:Kingdon 以垃圾桶模式為基礎,而發展其決策模式,包含三種與垃圾桶模式相似的特質:問題(problems)、政策(policies)、政治(politics);即人們認知到問題的存在、對政策變遷提出方案、及利用競選活動或壓力團體遊說活動等從事政治活動。https://blog.xuite.net/andwer1972/twblog/127794051垃圾桶模式:

1.決策行為是在一個裝有鬆散結構意見的垃圾桶中隨便抽取完成的。(1)一堆問題(2)一堆解決方法(3)成員流通大

2.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是一種非理性的決策模式,應用此一模式來探討我國的一些教育政策或是決策的過程。最先是由Michael Cohen, James March, Johan Olson等人於1972年《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

【評論主題】5.符號互動論強調人與人之間互動訊息符號之理解,此學派的學術論述起源自下列哪一個學術理樣論基礎?(A)結構人類學(structural anthropology) (B)社會學習論(social le

【評論內容】符號互動論又稱象徵互動論或形象互動論,指社會學及社會心理學中的一個理論派別。特別強調人類在符號層次(包括語言及其他符號姿勢)的互動過程,認為語言在人類心智、自我及社會的形成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並主張人類只有透過個人與社會間的符號互動才能成為完全的個人。主要源於一九三○年代時的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當時一批社會學者與心理學者包括米德(G.H. Mead, 1863~1931)、顧里(Ch. Cooley, 1864~1929)、湯瑪斯(W. Thomas, 1863~1947)、派克(R. Park, 1864~1944)等人開始由「互動」的觀點研究社會行為,由於符號互動論早期代表人物多出於芝加哥大學,因此有時亦稱為芝加哥社會心理學派(Chicago School of Social Psyc...

【評論主題】4.人類的發展牽涉到個人的身心發展與社會人際互動的薰陶,雙向的交互影響才能發展出符合社張會期許、心理健全的個體。人類最重要的第一個社會化階段會在下列哪一個階段進行,也是將社會化的對象從生物人轉變為社會

【評論內容】(A) 再社會化(re-socialization)當個體所擁有的某些社會經驗會妨礙他扮演新的社會角色,或是對社會適應造成負面影響時,個體就需要接受再社會化。再社會化(resocialization)係指「學習新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模組的歷程」。所謂「新模組」是指「不同於個體既有經驗之新的態度和行為模式」(B) 主要社會化    (基礎社會化)(primary socialization)基礎社會化(primary socialization)係指兒童於幼年期間在家庭中所經歷的社會化歷程,亦即「透過基本價值、行為能力、規範和語言的教導,以協助幼童從生物人(biological human beings)逐步轉變為社會人(social human beings)的過程」(C) 繼續社會化(continuing socialization)X(D) 預期社會化...

【評論主題】13.依〈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關於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織及運作之敘述,何者有誤?(A)每學期至少開會二次 (B)以校長為主任委員(C)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D)調查處理時,

【評論內容】第 9 條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67

【評論主題】14.依據現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規定,學校接獲檢舉或知悉教師疑似有體罰學生,造成其身心嚴重侵害情形,學校應於幾日內召開校園事件處理會議審議之。(A)一日 (B)三日 (C

【評論內容】第 4 條學校接獲檢舉或知悉教師疑似有第二條第四款情形,應於五日內召開校園事件處理會議(以下簡稱校事會議)審議。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60087

【評論主題】55關於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對於人類發展的看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Bandura提出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類可以透過對他人的行為模仿而學習到具體的行為(B) Skinner提出了增強的理論,認為人類

【評論內容】約翰·布羅德斯·華生(英語:John B.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通過動物行為研究而創立了心理學行為主義學派,強調心理學是以客觀的態度去研究外在可觀察的行為。華生認為,人的所有行為性格都是後天習得,他以宣稱能將任意一打健全的嬰兒用適當的行為技術創造成想要的任何類型的人而著稱。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A%A6%E7%BF%B0%C2%B7%E5%B8%83%E7%BD%97%E5%BE%B7%E6%96%AF%C2%B7%E5%8D%8E%E7%94%9F

【評論主題】47以美國學者杜納(R.Turner)對教育與社會流動的看法而言,因參加國家公職考試錄取而提高了自己的社會階層,應該屬於何種社會流動?(A)地域性流動 (B)贊助性流動 (C)競爭性流動 (D)代間流

【評論內容】杜納將社會流動分為贊助式流動(sponsored mobility)和競爭式流動(contest mobility)。贊助式流動:存在於傳統社會,認為未來的菁英份子選擇該由現在的菁英份子認定,只有菁英份子能視才擇賢,故菁英團體是固定的,且有早期的淘汰機制篩選菁英份子加以做特殊的教育訓練。競爭式流動:存在於現代社會,認為每個人獲取菁英地位的起跑點都相同,競爭的規則是大眾皆知,沒有人會受到特殊的差別待遇。且菁英團體之間是相互競爭、可被取代的。

【評論主題】41治療者提倡對他人不帶任何評價的接納、欣賞、尊重的治療觀點,稱之為?(A) 人本學派 (B) 行為學派 (C) 心理動力學派 (D) 完形學派

【評論內容】心理學擁有許多個學派,最有影響的學派有:行為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機能主義、人本主義、格式塔學派(完形學派)和認知主義。https://347.com.tw/files/attachfile/handouts/7163/%E6%95%99%E8%82%B2%E5%BF%83%E7%90%86%E5%AD%B8_%E8%80%83%E8%A1%9D_%E9%AB%98%E7%BE%A9%E5%B1%95_%E6%95%99%E6%9D%90%E9%A0%90%E8%A6%BD.pdf

【評論主題】17十二年國教第一學習階段的生活課程不包括以下哪個領域?(A) 藝術 (B) 健體 (C) 綜合活動 (D) 自然科學

【評論內容】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363

【評論主題】14以下關於墨子、孟子、荀子、康德(I.Kant)、彌爾(J.S.Mill)的道德論,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A)彌爾和康德都是動機論者 (B)孟子和荀子都是動機論者(C)墨子和荀子都是結果論者 (D)

【評論內容】

規範倫理學規範倫理學主要分為三種理論,分別為目的論、義務論、德性倫理學。目的論(主外派):根據該行為的結果,或該行為所達成的目的。又稱「結果論」或「後果論」。義務論(主外派):根據該行為的自身,也就是說,行為的善與惡,是該行為本身的一種性質,而與該行為的結果無關。又稱「動機論」。德行倫理學:重視的是人所具有的美德(virtues)、或道德性格(moral character)。*美德:亞里斯多德將美德區分為智力上的美德(virtues of intellect)與性格上的美德(倫理學上的美德)(virtues of character; ethical virtues)兩大類。例如:誠實、慷慨、勇氣等都是倫理學上的美德。------墨子 - 結果論 (墨子以快樂、功利衡量道德,屬主外派)孟子 - 動...

【評論主題】5R.B. Cattell 對於智力的觀點,以下何者為是?(A) 智力分為一般智力、廣泛智力和特殊性智力(B) 智力包含G factor 及S factor(C) 智力包含結晶智力和流體智力(D) 智

【評論內容】(A) 智力分為一般智力、廣泛智力和特殊性智力 (B) 智力包含G factor 及S factor斯皮爾曼(Spearman):二因論(C) 智力包含結晶智力和流體智力卡特爾(Cattell):智力型態論(D) 智力包含語文理解、數字技能和記憶力賽斯通(Thurstone):群因論↓↓↓↓心理計量取向整理↓↓↓↓斯皮爾曼(Spearman)二因論皮爾曼主張心製的運作由兩大因素左右:普通因素(G因素):為個人的普通能力。特殊因素(S因素):為個人的特殊能力。桑代克(Thorndike)三因論桑代克將智力分成三種能力:抽象智力:運用符號表徵進行抽象思考的能力。機械智力:運用肢體感官進行操作的能力。社會智力:人際互動的能力。卡特爾(Cattell)智力型態論卡特爾主張智力...

【評論主題】31. 趙老師以「認識我們的社區」為課程主題,設計了一系列的相關教學活動。社會領域教導社區的歷史背景與地理環境,本國語文領域分析當地作家作品的特色,人文藝術領域實施社區寫生和環境布置,自然科學領域考察

【評論內容】

學科→相關→融合→廣域→核心→活動●相關課程:兩個以上的科目透過聯絡教學,進行內容整合,使學生學習經驗較完整,但不打破科目界線,科目間仍必壘分明。●融合課程:又稱合科課程,將相關科目併為新科目,例公民、歷史、地理→社會科。●廣域課程:將人類實際文化活動分為若干大範圍,將有關知識重組,但不細分科目,似九年一貫的七大領域。●核心課程:問題中心,通常以社會科為核心。●活動課程:又稱經驗課程或兒童心中課程,兒童生活為內容,不分科。https://blog.xuite.net/st868221/twblog/126831350

【評論主題】13. 某導師在處理學生頂撞校內師長的問題時說:「我知道你心裡仍不服氣,至少要學會看場合吧!不尊重長輩在道理上就很難站得住腳,縱使有不同想法或意見,要學會用恰當且符合自己角色的方式來表達。」針對上述事

【評論內容】戲劇論●自我的概念高夫曼認為自我受社會約束,因此產生了客我的概念,面對他人所期望的要求,必須按照社會角色的規範來行為,才能獲得好印象。而為了保持穩定的自我形象,人們必須為他的社會觀眾而表演,就是所謂的戲劇論,他認為生活只是一系列類似於舞台演出的戲劇表演。●前台與後台高夫曼認為,前台(fronts stage)即是面對那些觀眾的演出部分,包括了佈景及個人門面,個人門面又可進一步區分為外表和行為舉止。後台(back stage)是前台所隱藏的事實,或是非正式的行為舉止。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E6%88%B2%E5%8A%87%E8%AB%96&search=%E6%88%B2%E5%8A%87%E8%AB%96#.E5.89.8D.E5.8F.B0.E8.88.87.E5.BE.8C.E5.8F.B0

【評論主題】4. 下列何種態度可彰顯「吾─汝」的師生關係?(A)教師與學生應以社會期待來相互對待;應忽略師生是由人來佔有而履行的事實。(B)教師應協助學生排除欲望、情緒或極端想法(C)師生之間能力的差別是暫時的,

【評論內容】布柏這種「吾-汝」關係的對話原則,對於教育理論與實踐有極重要的啟示。因為在教育的動態歷程中,師生之間一直存在某種程度的互動與對話關係,布柏擴大這種對話關係,主張教育的基礎主要建立在師生之間的對話關係,因此強調「吾-汝」之間的真誠對話原則,希望師生雙方都能秉持「吾-汝」(而非我-它)之間的原則,相互尊重、互信互愛,此原則不僅提醒教師不要因為自視為知識的權威、專業的代表,而將學生當做學習的機器(It);同時也提醒學生要尊重師道,不要抱持以金錢換取知識的心態,而將老師視為知識販賣機。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90%BE%EF%BC%8D%E6%B1%9D%E5%8E%9F%E5%89%87